砰─砰─砰,人們抬起頭仰望天空,眼中倒映著夏夜絢爛的煙花,閃耀而炫目,漫天花火稍縱即逝,卻在大家心中刻下永恆記憶。
古代煙火的誕生:煉丹意外成煙火
煙火的誕生,可追溯7世紀中國的煉丹術,煉丹師混合了硫磺、木炭和硝酸鉀,想煉製長生不老藥。結果混合物著火了,黑火藥由此誕生。當火藥被填充到竹筒或紙管中點燃時,歷史上出現了第一批煙火。
一場盛大的煙火秀,是現代狂歡節慶中不能缺少的表演環節。很難想像,繽紛的現代煙火直至1830年代才出現。在此之前,煙火僅有一種顏色─「橙色」。甚至在17世紀以前,煙火沒有複雜的造型繁花,只不過是天空中幾聲華麗的爆炸。
中國作為最早運用火藥作娛樂的國家之一,從宋代周密(1232–1298)《武林舊事》,可一窺12世紀中國宮廷元宵節施放煙火的情景:「宮漏既深,始宣放煙火百餘架,於是樂聲四起,燭影縱橫。」那時的煙火表演並未發射到空中,而是小巧、嘈雜的爆破火花,需要放在高架上,夜間點燃百架閃爍的煙火,宮樂悠揚四起,想必十分壯觀。
「煙火架」又是怎樣的形象?明代《金瓶梅》第四十二回〈豪客攔斗玩煙火 貴家高樓醉賞燈〉中,敘述西門慶大戶人家過元宵節時玩煙火,「分付四架煙火,拿一架那裡去;晚夕堂客根前放兩架。」從明崇禎刊本的插圖版畫可見,各式煙火、花燈、蠟燭被高高掛在竹架或木架上點燃,圍觀眾者眾,人群中還有一人手持長竿點火,場面熱鬧歡慶。
經過了幾百年,火藥和煙火傳向歐洲與日本,夜晚璀璨的煙火表演也成了藝術家創作的靈感素材。到了17世紀,藝術家們開始試圖在視覺上捕捉這些短暫且美麗的火花,煙火分別成為歐洲雕版印刷節慶書(Fete Book),以及日本木板印刷浮世繪(うきよえ)「兩國花火」不朽的經典主題。
歐洲煙火舞台劇登場──節慶書(Fete Book)
14世紀中國火藥傳入歐洲,並於16世紀中期德國紐倫堡發展出基礎的煙火技術,夜間施放煙火成為當地長達數日傳統狂歡節慶(Schembart Carnival)的高潮。(註1)16世紀歐洲人成功將煙火施放到了空中,以慶祝軍事勝利、宗教活動或皇室慶典等活動。這些重要的公眾活動在17至18世紀,經常被描述記錄在由官方出版的「節慶書」中,如宗教節慶、國事訪問、貴族婚禮、軍事勝利、加冕典禮和皇室生日等,並透過版畫留下了許多慶典或紀念時刻施放煙火的盛況。
一場精采的煙火秀主要由「火藥師」負責施放,設計煙火表演的大師們,不但身負營造節慶高潮的重任,同時也受人尊重景仰。因此,他們的肖像不時與煙火盛會同時記錄於節慶書中。慶典中協助施放煙火的助手「綠人」(Green Man),以頭上戴著樹葉保護自己不受火花傷害而得名。在表演開始之前,綠人會負責活絡現場氣氛,為觀眾講笑話,同時準備慶典。然而,綠人是一個高危險職業,許多人會因煙火故障而受傷或喪命。(註2)1654年約翰.貝特所(John Bate)所著《自然與藝術的奧秘》(The Mysteries of Nature and Art)書中扉頁上印有「綠人」拿著一根噴火棍。綠人在當時的人們眼中形象為「穿著綠色常春藤,外袍裝飾精緻,黑色頭髮和黑色鬍子,相貌十分醜陋。他們頭上戴著花環,手中持有大棒,並點燃煙花四散飄揚,為整個遊行維持道路通暢。」(註3)
此外,多才多藝的藝術家也會參與煙火準備工作。巴洛克天才畫家彼得.保羅.魯本斯(Peter Paul Rubens, 1577–1640)就曾在書信中向巴黎的朋友抱怨:「今天,我因為準備樞機主教的隆重入城儀式,而感到不堪重負。我既沒有時間生活,也沒有時間寫作…這個城市的法官們,把整個節慶的重擔放在我的肩上。」(註4)最終,魯本斯精心策劃一場盛大的入城儀式,以連續兩晚的煙火表演迎接主教,而整場活動幾乎動員了所有安特衛普的藝術社群。
實際上,早期歐洲的煙火表演比起現代高空煙火秀,更像是一場驚心動魄的舞台演出。表演通常以寓言敘事的方式呈現,或者布置象徵性故事的場景。在當時的煙火論著描述煙火表演時,認為舉辦煙火表演就如同舉辦一場戰役一樣。而演出的敘事內容往往以善與惡之間的碰撞與衝突為基本形式,並以力量強大且善良的一方獲得勝利。1635年約翰.巴賓頓 (John Babington)的著作《人造煙火論》(Pyrotechnia),是英國第一本專門論述煙火的書籍。書中介紹如何製作不同類型的煙火,以及如何使用車輪、水球等設備以最佳方式展示煙火。清楚揭露了煙火藝術的基礎,各種裝置如何在火的幫助下進行直線和圓形運動。這些裝置甚至包括了騎馬的聖喬治與噴火惡龍在兩座城堡間激戰的場景,顯示早期歐洲煙火表演的戲劇特質。(註5)
卡洛(Jacques Callot, 1592–1635)的扇形銅版畫,也記錄了一場1619年佛羅倫薩的聖雅各伯慶典。此次演出由染匠和絲織工公會,各派出50位公會成員舉辦了一場模擬戰爭。戰爭場地位在阿爾諾河上的小島上,過程中染匠佔據了巨大岩石,將織布者扔進河裡,並偷走了為火神赫淮斯托斯準備的祭品,奉獻給女王。最終,火神生氣地引起了一場煙火表演,照亮了河岸,在震撼的煙火聲中結束了節慶。煙火製造出來的巨大火光,精彩地為整個戲劇演出增添衝擊性的視覺效果。
此次演出前,為了給在場的觀眾帶來更多啟示,主辦方提前印製了1000份說明故事內容的印刷品發給觀眾,這種發遞介紹文宣的做法隨後流行起來。到了18世紀中葉,一位法國煙火論著的作者甚至斷言:「必須努力通過在觀眾中分發的印刷說明來教育公眾;否則,智慧將完全失於大多數觀眾。」因此,每一場煙火的演繹,不僅僅只是捕捉一種愉快但稍縱即逝的視覺體驗,而是以百變的煙火奇觀紀念群眾生活中的重大時刻,深具影響力。
延伸閱讀|歐洲風情與東方情調的迷航:大航海時代的圖像傳播與製作
日本的煙火祭祀傳統:浮世繪「兩國花火」盛會
相較於歐洲煙火表演的戲劇性與紀念性質,日本最初施放煙火的淵源以難考證,只知道江戶時代由幕府首次舉辦的大型煙火活動,帶著明確的祭祀性質。直到現在,日本的煙火大會的傳統仍蘊藏著希望與祈福的意涵。
1613年一位在長崎建立商館的英國人與明朝商人,一同拜見德川家康。在這次會面中,德川三家的初代藩主尾張、紀伊、水戸與家康一同觀賞了明人施放的煙花,這是日本最早觀賞煙火的確切記錄。(註6)當時觀賞的煙火,根據文獻記載為「豎立煙火」,推測是一種固定筒內噴出火花的「噴出型煙火」。這種煙火是將筒直立,填入黑色火藥,然後點火,火花就會噴出。(註7)
1659年著名的百年煙火鋪的創始人——初代鍵屋彌兵衛來到江戶開設店鋪。據說在此之前,日本的煙火多是由中國進口。而鍵屋所製造的煙火,是將火藥製成小球,放進蘆葦管內,然後以「火の花」、「花の火」、「花火」等名稱推出販售。結果,這些煙火迅速地風靡起來,成為庶民熱銷商品。當夏夜降臨,隨著白天的酷熱漸漸消散,涼爽的風開始吹拂,可以聽到遠處傳來煙火的聲音。煙火是江戶時代夜間河畔不可或缺的景色,在17世紀中葉,深受人們喜愛。
日本歷史最悠久的隅田川花火大會,是一年一度的夏季盛事,起源自1733年的一場祭祀煙火儀式。當時霍亂在江戶城(東京)肆虐,奪走了大約90萬條生命。為了祈求疫情平息,德川吉宗將軍 (1684–1751) 下令在兩國川上施放20發煙火作為開河祭(川引)儀式,以驅散當時席捲日本的瘟疫和飢荒的邪靈,並悼念因疾病而喪生的人們。
當時負責這場煙火活動的花火師,正是煙火鋪「鍵屋彌兵衛」的第六代傳人,鍵屋因此名聲大噪,成為兩國川煙火表演最知名的煙火製造商。(註8)不過,因煙火所導致的火災頻頻發生,當局便頒布法令,限制煙火只能在隅田川(古稱墨田川)上施放。在日本,煙火逐漸演變成一項獨特的文化活動,與夏季慶典緊密相連。橫跨隅田川的「兩國橋」,因位於武藏國和下總國交界而得名。兩國橋作為江戶時代最繁華之地,該地區日夜熱鬧非凡,街道兩旁擺滿了小吃、表演等攤位。
每到夏季煙火大會時,人們蜂擁而至,導致交通堵塞。兩國橋上人流如織,每次煙火燃放時,人們都會高喊「玉屋ぁ(Tamayaaa)~」和「鍵屋ぁ(Kagiyaaaa)~」兩大煙火商的名字。(註9)盛大的兩國煙火秀,也成為浮世繪風俗版畫中的重要主題──「兩國花火」。這些版畫通常以各種角度描繪在兩國橋上綻放的夏季花火,展現壯觀的煙火表演和繁華的節慶場面。
浮世繪大師歌川廣重曾形容兩國橋為「東都最熱鬧的地方,有雜耍、有劇場、有說書、有夏日煙火,晝夜不停,娛樂不絕」。河上也有各種貨船和客船,河邊邊一整排的茶攤,人們可以在那裡放鬆身心,欣賞煙火,就像現代的河畔咖啡館一樣。歌川廣重在描繪兩國花火主題時,畫面多帶有一種適度的熱鬧,不擁擠也不吵雜,完美的傳達夏夜微涼的天氣與節慶歡樂的放鬆氛圍。
在這些浮世繪中,你可以看到煙火在夜空中綻放,散發出耀眼繽紛的光芒,照亮了周圍的景觀。人們在岸邊或船上聚集,觀賞這一壯觀的景象,他們穿著傳統的和服或其他夏季服裝。浮世繪繪師以精湛的技巧捕捉了瞬息萬變的煙火,使觀眾彷彿置身於繽紛的花火之中。
歌川廣重《江戶名勝百景》這組江戶時代名勝畫,因大膽、獨特的構圖,受莫內、梵谷等印象派大師臨摹而聞名於世。該系列作品描繪了江戶四季風景名勝,在「秋之部」中也將兩國花火一景收入江戶百景中,繪師以深色夜空對比明亮的澄紅色煙火,畫面構圖聚焦於煙火,令人過目難忘,是後世兩國花火主題的代表作品之一。
隅田川上總是飄滿大大小小的遊船,歌川廣重另一系列《東都名所》中描繪兩國花火圖,展示了隅田川上的遊船。研究指出當時位於兩國橋北的高級餐廳,會聯合附近的船屋一起合作主辦大型煙火表演。(註10)畫面中央船尾掛著「歌川」紅燈籠的大船是「宮船」(palace-boat),這些大型遊船長達15公尺,可容納多達20張榻榻米,多由富商僱用。此處尺寸略小,且數量最多的是「屋形船」(roof boats),而未覆蓋頂的猪牙船(chokibune)則在遊船之間徘徊,販賣食物和飲料。
江戶時代最理想的賞煙花地點,不是在橋頭擁擠的攤位上,而是在附近的餐廳或單獨包租的遊船上。在當時划船是只有富有的武士和城鎮居民才能享受的奢侈。但無論是平民還是富人,任何地方都可以免費觀看兩國花火。今日,人們還是可以體驗在船屋上觀看隅田川煙火,其作為東京的夏季傳統盛會,每年都吸引破百萬人參與。
近日(2023年6月),福島縣磐城市在四倉海岸舉行了一場白日煙花表演。這場煙火活動由當代藝術家蔡國強打造「櫻花滿天的日子」,發射近4萬發煙花,場地橫跨400公尺、高達130公尺,將天空染上櫻花色。當櫻花樹在白晝逐漸綻放,絢爛的視覺畫面極為震撼。這場煙火承載著讓在311東日本大地震中受災的遇難者安息、平息福島第一核電廠事故等希望。可以說,今日的日本煙火活動仍延續了江戶時代以煙火祭祀與祈福的傳統習俗。
如同蔡國強所說:「這場煙火是我為了在311地震和海嘯中逝去的生命做的安魂祈禱,表達對生命的敬畏,更象徵未來的希望。爆破可以是暴力的、摧毀性的,但我把它作為美麗的藝術,因為事情總會有兩面,沒有什麼永恆不變。」(註11)
註釋
註1 Schembart,源自民間習俗和齋戒前的狂歡,節慶在1449年至1539年之間在紐倫堡至少舉行了64次。之後由於太過喧鬧,被市議會禁止。Suzanne Boorsch, “Fireworks! Four Centuries of Pyrotechnics in Prints & Drawings”,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Bulletin, v. 58, no. 1 (Summer, 2000), p. 8.
註2 Alexis Stempien, “The Evolution of Fireworks“, 2015。(2023.10.05瀏覽)
註3 John Bate《自然與藝術的奧秘》(The Mysteryes of Nature and Art),倫敦:R. Bishop,1654,美國布朗大學圖書館。(2023.10.05瀏覽)
註4 Suzanne Boorsch, Fireworks! Four Centuries of Pyrotechnics in Prints & Drawings,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Bulletin, v. 58, no. 1 (Summer, 2000), p. 13.
註5 Katie Birkwood,‘Light the blue touchpaper …’: fireworks in 17th-century England, Royal College of Physicians.(2023.10.05瀏覽)
註6 引自〈花火の情景〉,第132回 常設展示,國立國會圖書館。「八月小〇三日花火精錬ノ大明商客長崎ヨリ参府シテ伊幾理須人トトモニ拝謁ヲ遂ル(中略)六日黄昏ニ二之丸ニ於テ神君并ニ公子三人大明人ノ花火ヲ見玉フ」木村高敦,《武德編年集成》,1976。(2023.10.05瀏覽)
註7 河野晴行,〈花火千夜一夜〉,《Consultant》,特輯243號,頁28-31。
註8 〈鍵屋的歷史〉,鍵屋官網。(2023.10.05瀏覽)
註9 玉屋是鍵屋的一個分支派系,當時玉屋負責兩國上游的煙火,鍵屋負責兩國橋的下游,兩家競相表演,煙火升空後民眾也會高呼自己支持的煙火團隊。然而,由於玉屋不幸釀成城市失火,最終被驅離江戶。鍵屋則一直存在至今,成為日本年代最悠久的煙火商舖。
註10 研究源自Brooklyn Museum, Curator’s Choice: Hiroshige, One Hundred Famous Views of Edo展覽說明。
註11 蔡國強自述,出自NICOLE LEE〈蔡國強與Saint Laurent的白日煙火「櫻花滿天的日子」,讓福島的天空染上絕美櫻花色〉,Vogue Taiwan。(2023.10.07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