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超狂黑科技修復術:故宮破損陶瓷搶救修復特展

超狂黑科技修復術:故宮破損陶瓷搶救修復特展

故宮去年10月底爆出破損情形的3件文物,耗時三個月修復完成。即日(3/31)起於「文物檢測與修復在故宮」特展公開展示。故宮副院長余佩瑾表示,去年破損事件爆發,引起社會各界軒然大波,也讓許多人對故宮表達不滿與不信任,「我要代表同仁,跟大家鄭重道歉,這件事情讓我們得到很大教訓。」

故宮摔破的青花瓷修好了!

國立故宮博物院(以下簡稱故宮)去年(2022)10月底爆出破損情形的3件文物,包含因人員持拿疏失摔碎的一件〈清乾隆青花花卉盤〉,以及兩件開箱檢視時發現破損的清康熙〈明弘治款 嬌黃釉綠彩雙龍小碗〉、〈清康熙款 暗龍白裏小黃瓷碗〉,皆由故宮登錄保存處資深助理研究員陳澄波,耗時三個月修復完成。

去年三件破損瓷器,修復前、修復後對比照。(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攝影/朱佑霖)

故宮副院長余佩瑾表示,去年破損事件爆發,引起社會各界軒然大波,也讓許多人對故宮表達不滿與不信任,「我要代表同仁,跟大家鄭重道歉,這件事情讓我們得到很大教訓。」關於文物保存方面,故宮前院長吳密察在事件發生後,曾提出後續改善措施,例如老舊庫房空間改善、建立文物整理SOP、加強人員持拿教育訓練、文物包裝改箱為櫃等改善進度,余副院長回應,為避免相同事件發生,故宮已調整工作流程,且持續辦理文物持拿訓練課程。故宮會記取教訓,未來持續改善進步,並陸續向大眾展示成果。即日(3/31)起於「文物檢測與修復在故宮」特展,公開展示去年打破碗事件中修復完整的三件瓷器,便是故宮「走出修復的第一步」。

延伸閱讀|故宮驚傳文物破損,院長親上火線說明

首次舉辦「文物檢測與修復在故宮」特展

故宮作為世界級的大博物館,擁有近70萬件的典藏文物,紙張類占62萬左右,其他器物類型如銅、瓷、玉、珍玩等琳瑯滿目,年代跨度數千年。登錄保存處處長岩素芬介紹,為了守護這些珍貴的人類文明資產,故宮於民國59年(1970)成立科技室,發展至今日由登錄保存處負責文物保存與修復工作,是全國唯一獨立文物保存修復部門,設置有書畫、古籍檔案、器物與織品四大類型修復室。本次展覽中也將書畫及器物修復室搬到展廳內,讓民眾有機會近距離了解隱身在文物背後的功臣「修復師」日常的工作環境。

本次「文物檢測與修復在故宮」特展,是故宮開館以來,首度以文物修復與檢測作為主題,共三單元:「科技檢測」、「陶瓷修復」、「書畫修復」。故宮藉此機會,公開分享作為一座現代博物館,修復人員要如何利用科學研析與修復技術,因應不同材質與文物類型提出修復方案,來延長文物的生命。

故宮「文物檢測與修復在故宮」特展,展廳內的書畫、器物修復室。(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故宮「文物檢測與修復在故宮」特展,書畫修復室。(攝影/朱佑霖)

一、科技檢測:文物手術修復前先照X光

第一單元主要展出4件不同材質的文物:象牙球(有機材質)、亞醜方簋(銅)、游魚轉心瓶(瓷)及夾紵菩薩像(漆),及它們的X光透視或斷層掃描影像,讓觀眾一窺肉眼無法看到、隱藏於文物內部的秘密。

象牙球、亞醜方簋、游魚轉心瓶及夾紵菩薩像,及其X光影像成像圖。(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透過現代科技掃描技術,可以了解文物的內部結構、材料與製作技術等,進一步修正過去的研究結果。例如,清十九〈鏤雕象牙雲龍套球〉,直徑約12公分,依過去紀錄,此象牙球共24層,但經過最新的X光CT影像拍攝結果,重新確認共有23層。不僅如此,經過X光CT影像拍攝後,可再進行3D影像重建與處理,可將象牙球數位拆解開來,有助於人員研究象牙球的內部的雕刻工藝。

清十九〈鏤雕象牙雲龍套球〉,球徑12.0公分,座高44.9公分。(攝影/朱佑霖)

象牙球的製作,是將象牙先用車床鏇成球體,在圓心處開十四個錐形孔,用直角鈎刀在錐形孔中,由內而外一層一層刻出活動的套球後,再雕以各種紋樣裝飾,因此每層皆可靈活轉動。

清晚期〈雕象牙透花人物套球〉,球徑10.1公分,3D影像重建,共18層。(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二、陶瓷修復:文物中最穩定,也最脆弱的存在

「陶瓷」號稱是博物館中最穩定的材質,同時也因為最怕「物理性損傷(重摔、敲打等)」而最脆弱。策展人兼器物修復師陳澄波說明,此單元所展示5件修復過的陶瓷文物,包含去年不慎破損之3件瓷器,皆以審美為考量。偏向以肉眼無法辨識的方法進行修復,以符合博物館展示文物的基本功能之一。相較考古學或人類學相關文物,多選擇保存其歷史痕跡為優先。故宮典藏瓷器多為清宮傳世之作,非出土文物。在歷史價值之外,多蘊含高水準的審美價值,因此需要考量實際情況,適度還原受損表面。

去年不慎破損之3件瓷器展櫃。(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修復師在進行修復工作時,須先判別瞭解當初的燒造技術,以及釉藥與坯體間的構造和成份,再以專業修復技術與材料,重現其藝術價值與美學內涵。本次三件焦點破損瓷器,皆為高溫瓷器。因燒結程度高,溫度約落在 1250 至 1400 左右。胎土顆粒燒結互融較完整,破損時通常破片斷口的邊緣會較光滑平整。故用於黏合之媒材便可選擇強度較高的環氧樹脂,作為破片主要的黏著劑。陳澄波進一步說明,高溫瓷器容易受損的原因有二,最常因「持拿」與「輕忽」發生之物理性損傷;其次是運輸過程與不適當的包裝所形成之損害。這兩種受損原因,正好是去年打破碗風波發生的主因。修復過的文物,故宮也會為其建立完善的修復紀錄,讓未來提取文物的人員,了解文物破損脆弱處,持拿時可盡量避開。

故宮「文物檢測與修復在故宮」特展,器物修復室。陳澄波希望透過修復室的展示,讓觀眾對器物修復延伸出更多的想像。(攝影/朱佑霖)

器物修復師的養成至少需要十年才能獨當一面,只要是立體的文物就屬於器物修復的範圍,其修復材質非常廣泛,修復時也經常會有複合媒材器物。因此,每位修復師至少要掌握兩項以上的修復技術,如陶瓷、漆器、木質、金屬、油畫、絲織等等。

三、書畫修復:文物醫美,撫平皺紋回春術

清郎世寧〈畫交阯果然軸〉,109.8×84.7公分。(攝影/朱佑霖)

本區展示兩件絹本畫:傳宋劉松年〈十八學士圖卷〉與清郎世寧〈畫交阯果然軸〉。策展人登保處副研究員洪順興介紹,除因自然老化外,一部分受到繪畫材料處理與裝裱修復方法影響,因而造成劣化必須局部或全面揭裱修復。為保留最多的原始裝裱材質與歷史藝術訊息,修復師採用「最小干預」的方法與「可逆性」的材料,作為修復原則。

「最小干預」是指選擇適當的修護方式,並作最少的處理,以保留文物本身最多的藝術、歷史、科學等訊息。「可逆性」是指施加的修護材料需考量日後的「可移除性」,即可恢復到修復前的狀態,讓文物有下一次修復與選擇更好處理的機會。

傳宋劉松年〈十八學士圖卷〉,畫心44.5×182.3公分。(攝影/朱佑霖)

當我們回望古代,會發現古人對於書畫修復也有自己一套方法和標準。唐代張彥遠(活動於9世紀)在《歷代名畫記》提到修復書畫必須達到「厚薄均調,潤潔平穩」的審美境界,即裝裱後仍保持柔軟又平整。宋代的書法名家米芾(1051-1107),同時也是裝裱大師,他認為「古畫若得之不脫,不須裱褙」,意思是古畫若沒有壞掉,就不用裱褙,與今日的修復精神相同,洪順興笑著說要追隨米芾的腳步前進。

相較於古代,現代進行書畫修復時,畫面補色的顏料選擇性變高。因此為了讓修補處的辨識性提高,以免被誤會是原作的顏料,修復師多選擇使用不同的材料填色,例如原作的顏料使用礦物性顏料,補色時則可選擇植物性顏料。透過可辨識性的補洞、全色,在機器大面積掃描下便能很明顯區分出修補過的地方。此外,洪順興強調故宮的書畫修復從不「接筆」,意思是遇到作品缺損處,不會為其補全筆劃,而是參考旁邊的底色平刷來全補畫面,讓缺筆處留白。

驚喜揭密:義大利宮廷畫家郎世寧作品的背面

義大利畫家郎時寧作品清代〈交阯果然〉和〈錦春圖〉。(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展廳的書畫修復室內,擺放義大利畫家郎時寧作品〈交阯果然〉和〈錦春圖〉的背面輸出圖。由於兩件作品皆由洪順興負責修復,他揭開裝裱後,發現〈錦春圖〉畫絹背面二隻錦雞和部分花卉的位置,畫家有先在背面網目塗上白粉。因此,當正面彩繪時,即使用彩顏料輕薄不厚重,但顏色依舊鮮豔細膩。但同為郎世寧創作的〈交阯果然〉背面卻沒有敷白粉,顯示畫家在創作時想法多變,並沒有一定的規則或方法可循。比較兩者的保存情形,〈交阯果然〉的白色顏料脫落很多,由於清宮的絹較厚,因此也較容易脆化產生摺痕。

故宮「文物檢測與修復在故宮」特展,書畫修復室的郎世寧作品背面。(攝影/朱佑霖)

最後|展場互動科技

象牙球分層桌燈。(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科技檢測下的文物,數位互動設計。(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文物檢測與修復在故宮」特展

展期|112/03/31~112/06/10
地點|故宮北部院區 105陳列室

朱佑霖(Chu Yu-Lin)( 56篇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藝術史碩士,擅長東方藝術史研究,現任典藏ARTouch編輯。

歡迎來信投稿:yulin@artouch.com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