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後花蓮八景:從藝術之眼看見不一樣的花蓮

後花蓮八景:從藝術之眼看見不一樣的花蓮

New Perspectives of Hualien’s Landscape: Seeing a Different Hualien through the Lens of Art

第一屆「Palafang花蓮跳浪藝術節」,希望藉由在地藝術家的眼光,重新看待花蓮的大山大水,建立花蓮獨有的山水美學,並反思當代社會在文明發展、環境破壞等議題。

想到花蓮,通常第一印象不外乎台灣東部高聳的山脈與壯闊的太平洋海景,以及當地原住民的節慶活動。但主辦第一屆「Palafang花蓮跳浪藝術節」(簡稱Palafang)的策展人Nakaw Putun並不想僅止於此,她希望透過藝術節的舉辦,藉由在地藝術家的眼光,重新看待花蓮的大山大水,建立花蓮獨有的山水美學,並反思當代社會在文明發展、環境破壞等議題。更希望透過發展花蓮當地美學,深耕花蓮的藝術人口,讓當地民眾與外來的遊客,都能夠沉浸在花蓮特有的藝術風貌當中。透過藝術之眼,花蓮不再只是單純的觀光遊憩之地,更是能夠重新發掘土地情感、感受自然與文明的互動,獨一無二的花蓮。

以太平洋為主視覺的展場大廳宣告即將來臨的藝術浪潮。(Palafang花蓮跳浪藝術節提供)

《花蓮八景圖》:70年後的延伸

1951年,溥心畬應當時的花蓮縣志編撰委員會主委駱香林之邀,到花蓮舉辦畫展並四處遊歷。之後溥心畬根據駱香林1949年所訂的「花蓮八景」,畫出《花蓮八景圖》,成為戰後初期花蓮藝術史的重要作品。歷經70年後,Nakaw Putun以此為出發,提出「後花蓮八景」,不僅從美術史的角度連結溥心畬《花蓮八景圖》,更試圖從中提出反思的觀點。

過去的「花蓮八景」可以說從統治當局的漢人思維主導下,以「八景」概念政治建置的風景視野。這些景色多是原住民的傳統領域,卻成為文人吟詠風月,乃至於之後開發、破壞,收歸為政府所有的國家風景區或遊憩場所。世代居住於此的原住民族群,被迫遷徙、限制,失去跟土地的連結與文化傳統的傳承。雖然花蓮山水美景令人陶醉,但長期的環境破壞與原住民文化的流失,卻是一般遊客或外來者難以碰觸到的議題。Nakaw Putun希望能夠以花蓮在地的視角,透過當代藝術的詮釋,重新看待花蓮的山水之美、大自然與人類的關聯,重新思考人、自然、萬物之間的關係,甚而希望進一步以原住民的傳統智慧,藉由當代藝術的詮釋,開啟修復的契機。在此概念下,Nakaw Putun邀請了10組花蓮出身或居住在花蓮的藝術家,希望透過他們的創作,讓花蓮特殊的山水地貌與人文積澱,能夠呈現出有別於台灣其他地方的獨特風格。

離開與回返,花蓮人的宿命

「跳浪」既是地名,也是一種花蓮的生活方式,過去當地的人需要算好浪的節奏,在礁岩之間跳躍朝著目的前進,既代表著花蓮人與當地環境的緊密關係,也訴說著花蓮人為了生計出外謀生的宿命。Nakaw Putun提到,花蓮人在生長過程中都需要離開家鄉一段時間,無論是外出求學或工作,因而邀請這些花蓮藝術家參與藝術節,帶有「回返」的意義。而在參展的藝術家當中,更有出身於《花蓮八景圖》中所描繪地點的部落,像是出身紅葉部落的宜德思.盧信跟林介文,還有出身港口部落的伊祐.噶照。此外,像是居住紐約19年的葉子奇,以及長期投入台灣當代藝術的潘小雪等,透過他們的創作,一方面可以看到花蓮山水景色的描寫與詮釋,但同時也引伸出當代社會的反思,如不當開發對環境的破壞,原住民族的文化傳承,乃至於當下疫情對人類生活的提問與反思。

潘小雪《不安的風景》系列凸顯美好風景背後隱藏著對世界的擔憂。(Palafang花蓮跳浪藝術節提供)
葉子奇展出之作品。(Palafang花蓮跳浪藝術節提供)

像是宜德思.盧信參與的作品《我看見》中,人物肖像帶著墨鏡,從墨鏡中反射出的土石流、國家公園等景色,看似尋常的人物畫像,卻隱含著環境遭到開發破壞的控訴。伊祐.噶照的《如果海只剩下風景》,則反映出一般人於海面上看到優美的自然景致之外,讓觀眾看到海面下的另一種面貌。伊祐.噶照自小生活海邊,熟習水性並對海有緊密的關係,當人離開海平面上美麗的景色,深潛到海中時,可以看到過度撈捕下急遽減少的魚群,以及漁業廢物對環境造成的破壞。在他的地景藝術中,反映出的不僅僅是一般人眼中的看到的景觀,更是透過五感的放大所呈現出來的對於風、海的感觸,帶出人類要如何對環境、生物共存的反思。

宜德思・盧信《我看見》。(Palafang花蓮跳浪藝術節提供)
伊祐.噶照《如果海只剩下風景》。(Palafang花蓮跳浪藝術節提供)
林介文結合自身部落文化與礦業的關係呈現頗具爭議的土地議題。(Palafang花蓮跳浪藝術節提供)

而同樣放大五感,林介文以線繩編織而成的巨大作品,也是除了視覺以外,強調觸覺感官的創作;王煜松則是藉由空間裝置的方式,除了現有我們所能接觸到的物質世界外,還進一步去探索時間,過去、現在、未來的關係,在空間的感知外,去探索時間的縱深。而五感之外,原住民面對人類與自然環境之間的關係時,還會透過超自然的狀態進行溝通與連結,像是原住民傳統信仰中的祖靈,用來連結過去與現在,並將心念拓展到未來。成長於花蓮縣光復鄉的李俊陽,以他畫過電影看板、布袋戲舞台等根基於庶民生活的藝術表現,描繪超自然的信仰內容,藉由描繪靈或是超自然的圖案,張揚艷麗的構圖及色彩,探索超乎人類感官的精神意識。

王煜松將花蓮溪的考古經驗轉譯為動態的藝術軌跡。(Palafang花蓮跳浪藝術節提供)
參展藝術家李俊陽。(Palafang花蓮跳浪藝術節提供)
定居台中的李俊陽首次回到花蓮展出的《仙系列》。(Palafang花蓮跳浪藝術節提供)

立足本地,南島語族的國際視野

Palafang不僅著眼於花蓮,也希望能以花蓮為起點連接世界。廣袤的太平洋不是阻絕的屏壁,而是依循著「跳浪」向外連結的無限可能。Nakaw Putun在訪談時提到,當初進行此案時,便已經想要跟紐西蘭、澳洲等地的策展人聯繫,希望可以透過南島語族在泛太平洋區域進行跨國的連結。尋求連結不僅奠基於文化上的紐帶,Nakaw Putun也希望帶入深刻的社會議題。包含台灣在內的南島語族分布區域,多半是有著優美景色的海島國家,這些國家雖然在自然環境上得天獨厚,但也同樣面臨過度觀光化、環境超荷等問題,氣候變遷所造成的衝擊,對這些區域而言更是直接的存續危機,Nakaw Putun認為,都是可以透過藝術節進行對話與連結的重要議題。

開幕當天行為藝術家潘巴奈以動人肢體帶領大家歡迎藝術家回家揭開後花蓮八景序幕。(Palafang花蓮跳浪藝術節提供)

遺憾的是,囿於疫情影響,本次Palafang尚無法開展國際合作,但Nakaw Putun希望疫情過後,藝術節可以持續朝這個方向推動。她也長期關注東南亞的藝術發展,希望未來可以有更多合作的機會,讓花蓮成為面向國際發聲的另一個基地,透過Palafang這個平台,深化南島語族為核心的藝術交流,讓台灣呈現出有別於台北或台灣南部的藝術氛圍,形塑出獨樹一幟的當代藝術視野。

遍地開花,用藝術認識花蓮

此外,在花蓮石雕博物館10組花蓮藝術家的創作展示之外,在花蓮市區另外還有「8個浪展區」,這8個展區是由店家或展場自己規劃的展覽內容,展現出花蓮人生活的「日常風景」。本屆藝術節更進一步串聯花蓮縣境內30處藝文空間、展場與店家,希望讓來花蓮參加藝術節的民眾,不僅僅只是參觀石雕博物館或花蓮市區,更能遍遊花蓮境內的空間,對花蓮有個更深度且不同於一般觀光面向的認識。Nakaw Putun提到,她希望透過現有的資源與活動,能夠一起帶動花蓮的藝文空間與場館,在藝術與美學的注入下,提供不一樣的發展方向。

邱承宏《觀音》,皎潔的白鹿在黑暗中看著自己的前身,被雕刻成觀音的佛像。鹿的原料為雕刻時切割下的碎屑。(Palafang花蓮跳浪藝術節提供)

另一個對Nakaw Putun來說較為長遠的規劃,則是希望藉由藝術節的舉辦與串聯,讓當地的民眾可以有更多接觸藝術與機會。花蓮特有的水土與景色,是當代人得天獨厚的珍貴資產,但相應的美學教育,乃至於對當代藝術的接觸培養,才能夠誘發更多新的創意與可能性。她希望能夠貢獻一己之心力,透過藝術節的舉辦,激起成為花蓮藝術發展不斷奔湧的浪花,讓花蓮人從小就開始累積對美學藝術的認識。這樣的累積無法一蹴可及,而是需要從現在開始打下根基,將是對未來發展的長遠投資。

Palafang 花蓮跳浪藝術節

展期|即日起-2022.01.10日
主題展區|花蓮縣石雕博物館(花蓮市文復路6號)

李孟學(Li Meng-Hsueh)( 95篇 )

嘉義市立美術館專案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