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與他者的對話:侯俊明創作中的個體性歷程

與他者的對話:侯俊明創作中的個體性歷程

本文寫作焦點關注著藝術家侯俊明在整個創作之路中呈現出的個體化發展歷程。而侯俊明創作的身體探索,恰好跟米歇爾.傅柯(Michel Foucault)對於現代個體的提問,有著階段性的呼應關係,同時也將探討「亞洲人的父親」系列和「身體圖」系列中,侯俊明透過與他者對話,實則更是一種與內在他者的對話。
侯俊明自解嚴前後創作迄今的發展,已經成為一種以創作為出發、連結數位網絡與展覽現場的參與性創作型態。他自身的創作歷程(註1)無疑成為此種跨越當代虛實場域之非線性網絡世界的貫穿軸線。而這樣的創作內核也是在30年的藝術歷程中呈現為多線交織的創作推衍軌跡。本文將探討「亞洲人的父親」系列和「身體圖」系列中,侯俊明透過與他者對話,實則更是一種與內在他者的對話。
至今未曾於台灣曝光,侯俊明於2018年香港藝博所展出的《男洞》9件大型金箔雕版,10月26日起於台南水色藝術工坊展出。(水色藝術工坊提供)
創作探索作為一種自我技術
本文寫作焦點關注著藝術家侯俊明在整個創作之路中呈現出的個體化發展歷程。而侯俊明創作的身體探索,恰好跟米歇爾.傅柯(Michel Foucault)對於現代個體的提問,有著階段性的呼應關係。他在解嚴前後的「搜神記——萬善祠侯式新搜神記1993」系列作品,藉由威權體制所銘刻的身體進行拮抗,徹底挑釁著戒嚴時期的身體規訓和慾望禁忌,其間包含著對於身體規訓的倫理制度、權力管訓和性論述的對峙。到了「刑天」開始罪咎感的「自我觀看」,直到曼陀羅繪畫系列才真正在圓形的受保護空間中「關心自己」。後者無疑與傅柯晚期哲學「自我技術」(Technology of self)觀點相互呼應。傅柯因希臘廟堂上刻寫的銘文,而回歸了西方哲學源頭進行溯源,提出「自我技術」——自己面對自己的工作。(註2)「關心自己、關心他人」,則是自我技術必然涉及的連續性提問。在此,本文關注著台灣藝術家與歐洲解構哲學之間的呼應關係,似乎都源自於西方現代主體的獨立性道路,亦即,面對現代性經驗衝擊之後,個體如何面對自我意識獨立的挑戰。而差異之處,就在於侯俊明藝術之路更藉由回返在地文化的價值與倫理向度,體現出更複雜曲折的路徑。這也是在接下來的侯俊明創作中所要探討的課題。
2008至2014年「亞洲人的父親」訪談計畫與2014年迄今「身體圖」訪談計畫。前後兩個系列,無疑都體現出從「關心自己」,轉而「關心他人」的向度。當然起始點,還是在侯俊明面臨生命的衝突與挑戰,意圖在創作計畫中藉由他人經驗更深刻的探究生命課題。侯俊明曾在訪談中提到,50歲前後自己曾經歷敗血性休克,當時的他甚至想要尋死,內心感受是往前看的未來有如未知的死亡黑洞。
國立臺灣美術館2016年臺灣雙年展侯俊明《身體圖》展覽現場。(水色藝術工坊提供)
侯俊明創作的「亞洲人的父親」系列,以父親之名進行的訪談、參與性敘事創作,皆透露出台灣當代文化的深層衝突和重新建構個體敘事的必要性。而此階段藝術歷程的獨特取向,將更進一步的論辯出藝術家創作的精神內核。
「亞洲人的父親」是陸續在日本橫濱、泰國曼谷、台灣等地展開的訪談計畫,他邀請自願者參與,準備了一份問卷給受訪者填寫,繼而進行藝術家與參與者之間一對一的訪談。問卷中包含了受訪者本人的星座、家族排列(家庭親屬關係),以及對於父親的記憶、印象(意象)繪畫、情感關係的訪談過程。在關於對父親的意象繪畫中,運用了動植物的圖像比擬方法。這個方法讓受訪者的圖像生動,更具傳達力。在受訪者以語言訪談建立出圖像意象之後,不僅有受訪者自己畫出的父親形象,也加上了侯俊明在訪談後所畫的父親想像圖產生對照。這些圖文表達的敘事脈絡,對觀者而言都不陌生,跟侯俊明一向的創作手法有近似的再現邏輯。
「亞洲人的父親」侯俊明訪談者合照,左上:首爾、左下:嘉義、右上:曼谷、右下:香港訪談。(水色藝術工坊提供)
《亞洲人的父親》的訪談過程,透露著許多侯俊明自己在過往參與過的各種心理學臨床療癒工作坊的方法;同時此計畫的起點,也是侯俊明自身成為父親之後的挫折感,他察覺到要成為父親必須先經歷「自我的死亡」。才能如他所說,從一個情感的「掠奪者」轉變為「給予者」。就在藝術家這樣的「面向自己的工作」之後,轉向了邀請他人參與訪談的面向他人的「工作」。
2014年陸續展開的「身體圖」訪談計畫,從邀請社群網站facebook中,侯俊明個人社群中的志願參與者開始。也藉由一份關於身體經驗、意象描繪、性經驗史的問卷,以及一對一的數小時訪談和第二日藝術家為受訪者按摩、受訪者趴在地上裸身繪畫自己的身體圖,侯俊明則在訪談完成後也描繪一張受訪者身體圖與之對應,作為兩日訪談計畫的實施方法。在藝術家與參與者直接對話、甚至身體按摩的近身關係中,仿如追溯著受訪者個人的身體創傷烙印與私密性史,從性啟蒙、創傷、情慾、性別與情感意象等深層生命體驗切入,不僅揭開種種成長的挫折、衝突,也讓人察覺社會底層早已存在著某些人際倫理的闇黑層面。整個訪談調查,像是持續展開某些不為人知的社會光譜。個體的身體圖,實則如同其存在歷史的倫理世界的關係系譜。在這些創傷結痂處揭開的透光處,透露著解嚴以來的台灣民主社會表象下極端差異、隱秘幽微之個體存在的真實境遇。
侯俊明《身體圖-女島系列》。(水色藝術工坊提供)
從「亞洲人的父親」到「身體圖」,顯現出他在創作中的自我形象追尋,已經成為一種跟觀者直面時的包容空間,他自身所體驗的衝突矛盾創傷、自我對話和療癒,都成為他能以寬容、被信任的陪伴者身分,開啟參與者回看自己生命最不堪回首、隱匿的保護性場域。
圖文創作:作為現代性自我梳理的方法
他的創作歷程,呈現出現代個體自我梳理的脈絡。從創作的獨特屬性來說,也是過去研究者較少分析的層面,亦即他的圖像一直伴隨著大量的文字書寫,這些書寫不僅扮演著創作上重要的表達角色,也是他的創作與多數當代藝術家純以視覺媒介為主的模式極為不同的一種特徵。這些文字在創作歷程中,呈現著階段性的轉折與差異,透露出自我梳理與書寫的內在軸線。
從最早《極樂圖懺》(1992)的圖文關係,藝術家刻意對於宗教傳統的木刻經文形式進行諧擬(mimicry),俚俗化的情色話語是挑釁勸善經文的關鍵。《極樂圖懺》的圖文形式,可以說是從更早1987年水墨《山月無盡(手卷)》中諧擬捲軸書畫的題文落款形式,和1988年《小女人》裝置中心情描寫般的隨筆整合出的進階版,將文字運用的形式作為挑釁意涵的創作手法。也因此更奠定了侯俊明創作的重要特徵。
《亞洲人的父親:嘉義篇 》於2017「現實秘境」展覽現場。(水色藝術工坊提供)
1993年的《搜神記》則是邀請文學家、劇場工作者和藝術專業工作者等,一同針對山海經的神話人物,書寫夾雜現代話語的新版神話。筆者認為這已經呈現出圖文形式的第二種手法:傳說敘事的再建構。換句話說,開放性的神話主題和文學想像寫作,已經帶有社會文化心理的再敘說意涵。此種手法,也成為他開始曼陀羅繪畫和自動性書寫時的基礎,在混雜著情緒、潛意識意象之語言運用的,各種語言造境素材。而此階段的書寫,已經受到他參加藝術治療工作坊方法的影響,成為他圖文創作中的第三種語言模式:自動書寫為主的語言意象表達。而此種帶有自我對話性質的圖文模式,更經典的體現於《侯式八傳》的自我造像上。
他創作的圖文模式,當然成為他發展「亞洲人的父親」和「身體圖」的訪談計畫手法。他邀請受訪者進行的訪談,從問卷、訪談過程,就淬煉著將情感經驗意象化的過程,最後呈現為受訪者的主觀繪畫和訪談者侯俊明的旁觀者繪畫相互對照時,就呈現出具有對話關係的互文結構。從文字屬性的變化,筆者將此階段稱為第四種:帶有敘事治療性質的圖文體現。
 
10月26日於水色藝術工坊開幕「侯俊明個展——身體祭」展覽。(水色藝術工坊提供)
整體來說,侯俊明創作體現出的當代人個體化難題極具表徵性。由於解嚴後台灣社會的深層文化撕裂狀態,他個人成為在此精神板塊重整過程的被擠壓者。此面向正是後殖民論述與跨文化研究的陰性論述所關注的課題,諸種考驗個體的困境,實則是當代文化發展過程中的地方倫理轉向難題。他的創作脈絡,也體現出台灣在1980年代所經歷的西方現代藝術與後現代思潮、歐洲超前衛創作間的爭論。他的創作在深究個體深層矛盾和文化衝突的過程中,像是對於西方現代藝術衝擊的一種在地回歸。換句話說,令他感到困頓的個體形象,從在地文化的角度來說,就像是一種空缺的主體模式,台灣的後殖民處境與多重文化混雜的屬性,使得此種主體樣態必然懸缺,而他的精神主體找尋歷程—失去精神父親的裸命者——也就必須在創作和現代個體構造的關係間持續流動,創作中的圖文表現,有如伴隨著文化斷裂和自身倫理重構的書寫再造。潛藏於在地文化的非西方主體樣態,必須在社會幽暗的陰性歷史空間中破土而出,從受創肉身的子宮中重新誕生。
藝術家在創作中發掘出這些課題,這才讓觀者有了與自身文化的深層課題,直接面對與「遭遇」的機會。從研究文獻的基礎來看,侯俊明的藝術歷程已經成為台灣現當代藝術發展歷史的一部分,而事實上他的創作仍是現在進行式。
水色藝術工坊「侯俊明個展——身體祭」展覽現場。(水色藝術工坊提供)
水色藝術工坊「侯俊明個展——身體祭」展覽開幕現場。(水色藝術工坊提供)

註1 本文出自「推拿——侯俊明《身體圖》訪談計畫」專輯〈失去精神父親的裸命者——侯俊明創作中的現代性個體歷程〉一文的摘錄稿,此展覽由策展人蔡明君策劃,東海大學美術系主辦,2017.11.10至12.09展出於東海大學藝術中心。
 
註2 米歇爾.傅柯(Michel Foucault)著,佘碧平譯,《性經驗史》,上海: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2。

侯俊明個展——身體祭

展期:2019.10.26-11.24,13:30-19:00
地點:水色藝術工坊當代藝術館、本館
地址:臺南市中西區環河街129巷31號

 

王品驊( 1篇 )

展覽策展人、評論人,現任彰化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專任助理教授。近作有《相遇場所:當代策展與藝術實踐的潛在療癒初探》。獨立策展:《當空間成為事件——台灣,1980年代現代性部署》(高雄市立美術館,2012)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