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壓不扁的藝術家 楊金池力抗環境殺手

壓不扁的藝術家 楊金池力抗環境殺手

4月15日午後,台北當代藝術館戶外廣場擠滿了屏息以待的觀眾,大家半帶擔憂、半帶好奇地看著藝術家楊金池近乎搏命演…
4月15日午後,台北當代藝術館戶外廣場擠滿了屏息以待的觀眾,大家半帶擔憂、半帶好奇地看著藝術家楊金池近乎搏命演出的行為藝術。在藝術家頭上,有一個懸吊60英呎高、象徵地球的巨大網狀裝置,裡面裝滿3萬個回收鋁罐(這是藝術家以人活到80歲、平均每天喝一罐飲料所累積的數量),由兩側的工作人員以繩索控制其開口,一旦開闔的程度稍有不慎,過量墜落的鋁罐恐怕會對藝術家造成嚴重的傷害;正如題目《殺了我或改變!台北》所指的,可能被人類不負責任的消費行為所殺。而為了進行這項高風險的行為藝術,楊金池甚至已先寫好遺書。
藝術家楊金池導覽《鋁磚塊》的創作發想,來自於將台北市民一天使用的飲料罐數據視覺化。攝影/楊椀茹
短短幾分鐘,這場工程浩大的行為藝術就將一個人一生會丟棄的鋁罐量悉數砸落在藝術家頭上、身上,儘管傾洩的鋁罐撞擊聲如雷貫耳,卻打不破現場一片靜默的緊張氛圍。身型瘦削的楊金池一度還因為衝擊力道太強而險些站不穩,旋即被掩沒在龐然的廢棄鋁罐堆中。楊金池表示,相較於2012年在美國紐約皇后區美術館(Queen Museum)的首度表演,他明顯感受到這次在台北所執行的衝擊力道更為強大,也希望能帶給台灣民眾更深刻的啟發。
藝術家楊金池於台北當代藝術館戶外廣場進行《殺了我或改變!台北》。攝影/楊椀茹
楊金池的創作一向以環保、生態,乃至於人權與政治為議題,以帶有幽默諷刺的手法、搶眼的視覺效果挑起人們視而不見在追求社會發展所衍生的各種問題。他尤其認為,儘管近年來人們心理普遍已具有環保觀念,但卻未曾做到同等程度的實踐,甚至在他有機會接觸「回收再製」的作業中,發現汙染在此過程中仍持續存在;眼下科技進步、生活便利的社會,其實是人們以破壞生態環境、耗費自然資源為代價。因此,楊金池願意以自己的身體取代資本,透過身體勞動甚至產生勞苦的結果,讓大家重新檢視─往常隨心所欲的消費行為是否有其必要,而這種漫不經心的過於浪費帶給地球環境的戕害又是如此難以修復。
同樣以鋁罐製作、半人半獸的《當代巨人家族》吸引民眾佇足討論。攝影/楊椀茹
「殺了我或改變─楊金池個展」共展出9件裝置與錄像作品,而楊金池還會在展覽期間陸續針對環保問題、地球暖化等議題進行5場行為藝術。豎立在當代館戶外廣場10件巨型磚塊所排列而成的《鋁磚塊》,其實只相當於台北市300萬人口一天喝一罐飲料所產生的垃圾,由此更可推想全球人類終其一生所製造的垃圾量是如此驚人。
《回春時尚服裝》為楊金池於2014年至芬蘭駐村的創作,以回收的零食包裝袋所製。攝影/楊椀茹
是日下午,3萬個鋁罐不僅確實地砸落在藝術家身上,轟隆隆的撞擊聲也在目睹此景的觀者耳中不斷迴響。一個人的力量或許微小,但是被喚醒而凝聚的大眾意識則具有足以改變世界的正向能量。面對藝術家不顧自身安危所拋出的嚴肅問題,觀者心中必然也產生了對自我的反省和回應,關於環保、生態以及世界的未來,身為地球一份子的我們又該如何盡一份心力?
楊椀茹 (Yang, Wan-Ju)( 160篇 )

典藏ARTouch資深採訪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