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嘉義市立美術館「2022申請展」評選公布,聚焦計劃型、地方性當代藝術提案

嘉義市立美術館「2022申請展」評選公布,聚焦計劃型、地方性當代藝術提案

Chiayi Art Museum Announces Results for “2020 Application Exhibition” with Focus Placed on Project-Based, Local Contemporary Art Proposals

嘉義市立美術館開放二樓特展廳,作為申請展展區使用。2021年有6組藝術家獲選並排定於此區展出。2022年選出5組計畫提案。

嘉義市立美術館(以下稱嘉美館)為推動視覺藝術創作之發展,鼓勵實驗性的創作與策展提案,增進藝術家與市民大眾互動交流,開放嘉美館二樓特展廳,作為申請展展區使用。2021年已有6組藝術家獲選並排定於此區展出。申請展除提供機會,作為國內外藝術發表之平台外,並期許嘉義成為台灣當代藝術重要的生產場域。

嘉美館「2022申請展」為期一個月的公開徵件,共計38組展覽計畫完成投件。徵件採不限類別、內容、形式、媒材的方式鼓勵藝術家展現創作的多元性。2022年度的審查小組由嘉美館館長賴依欣,東海大學美術系教授林平,藝術新媒體「典藏ARTouch」總編輯張玉音組成,遴選出5組優異的計畫提案,依姓氏筆畫、藝術家、展覽名稱、策展人順序分別是:李奎壁、蔡宗勳、蔡秉儒「木.林.森:三個計畫」、吳東龍「他─我(Another Ego)─吳東龍個展」、許遠達、許家禎「公共訂製─許家禎個展」、華建強「這不是藍色的世界」以及廖昭豪「貯木池水面計畫─物件採集」。

李奎壁、蔡宗勳、蔡秉儒《木.林.森:三個計畫》。(嘉義市立美術館提供)

《木.林.森:三個計畫》乃是李奎壁、蔡宗勳、蔡秉儒,與大吉嶺難民自助中心共同合作的計畫。「茶」的意義,不只是阿里山名產,在計畫中與印度發生關係,除了延續李奎壁過去的駐村經歷,也成為探討殖民、跨國貿易與全球化的起點,由嘉義做為出發點,投注關懷的範圍卻不限於嘉義本身。

吳東龍「他─我(Another Ego)─吳東龍個展」。(嘉義市立美術館提供)

由許遠達擔任策展人,與創作者吳東龍的提案「他─我(Another Ego)─吳東龍個展」,創作形式上採用傳統的油畫結合現代抽象元素,將嘉美館新舊交融的建築作為想像的容器,更新卻不去舊的特質,承載歷史與現代的多元樣貌,因此作品具新舊融合特色,展覽規劃兼具時間感與當代性。而吳東龍曾擔任嘉義鐵道藝術村駐村藝術家,對於嘉義的認識,將有更多累積的記憶和觀點可以在展覽中轉化呈現。

許家禎「公共訂製─許家禎個展」。(嘉義市立美術館提供)

許家禎「公共訂製─許家禎個展」的發想,起始於2017年,曾在嘉義公園,對紀念碑基座進行翻模的作品。此次計畫交錯著雕塑品的美學辯證,與紀念碑疊合公共性與歷史性的意義,試圖表達公共治理之於風景和地景,相互為用的關係,進而從中叩問著台灣自身,複雜的政體遞嬗與現代性變遷的問題。

華建強《春天的風09》,91 x 116.5公分,2020。(嘉義市立美術館提供)

華建強以微軟作業軟體當機的藍白畫面,對照中國東方青花瓷的設色,類比當前文明、文化與科技,因疫情共同遭遇到的當機情境,藉此構思欲發表的新作品「這不是藍色的世界」,該系列繪畫不單是因疫情嚴峻而做出的回應,畫作本身也彰顯了華建強創作至今不輟,並力求風格轉向的勇氣。

廖昭豪「貯木池水面計畫─物件採集」。(嘉義市立美術館提供)

廖昭豪「貯木池水面計畫─物件採集」計畫型提案,呼應了嘉義曾經身為「木都」的光輝榮景,以如今不復存在的杉池為對象,做出歷史的再想像,表現出消失的地景與共同記憶,並透過考掘歷史記憶和流傳至今的痕跡,該計畫奠基著對嘉義的考現,以藝術之姿,重塑對嘉義的理解。

上述5組展覽計畫,部分雖然與嘉義在地的人文風貌、歷史檔案與社群精神有所關聯,但如何延伸與拓展,表現出更具思辨性與概念性的計畫型創作,更為此申請展的核心精神。

ARTouch編輯部( 1565篇 )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