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臺灣再製-常民構築 第15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

臺灣再製-常民構築 第15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

來自常民的建築原型 除了策展團隊成員,此次台灣館的規畫過程也自去年9月開始對外公開徵求日常建築的攝影作品,最後…
來自常民的建築原型
除了策展團隊成員,此次台灣館的規畫過程也自去年9月開始對外公開徵求日常建築的攝影作品,最後選出44位民眾作品製成明信片於現場展出、供觀眾自行拿取。同時,也將台灣的日常建築以建築師的方法進行系統化,以模型的方式組裝出一道環繞普里奇歐尼宮展場的台灣都市風景。另一方面,策展團隊也主動邀請15位素人建築師,討論這些因地制宜的設計者對於家的想像。曾成德談到,「其實,我們對於家的想像都是一樣的,也就是關於居住的最基本要求:無毒、自然通風,同時也希望在建築的生產過程當中保持對環境的友善。我們藉由這個計畫去瞭解素人建築師的生產方法,並找出新的材料、回到建築原型、與素人討論建築是什麼。」展場一側,展出了這批在前線運用再生資源,塑造合宜居住空間的素人建築師作品模型與訪談內容,其中包括自力造屋、報紙屋、廢棄貨櫃活化利用與雨水回收系統等,同時也藉由這些討論,再次引導出本屆台灣館的重要議題:再製。
「臺灣再製-常民構築」展出現場一隅。(國立台灣美術館提供)
Re: Made
此次構成展場空間動線最主要的材料為回收紙管,另外也有主要來自與永豐餘的合作研發,將原本多做為包裝緩衝材料的nPulp(農業秸稈綜合利用技術)進一步製成以稻草、麥桿分解壓製成的磚材與板材。同時,本屆策展團隊也與元太科技合作,將E Ink Prism(可變色電子紙)這項可以弱電系統控制、調整墨水顯示結果的材料,運用於建築外觀與壁紙,藉此打造更多樣性的建築皮層。曾聖凱談到,交大團隊對於材料的研究及產業合作,自2014年「蘭花屋」便有所著墨,他們主要以:便宜、容易取得、可回收或再回收的材料為主要研發方向,紙、玻璃、塑膠都是可用材料。「台灣是目前全世界回收比例最高的,我們希望把回收、再製的概念向上提升,而非讓材料的價值在回收再製後愈來愈低,若再生材料只能應用在包裝上,也無法引起社會共鳴,我們希望可以在建築這個最大的產業中,找材料的新價值。」
曾成德談到:「希望從大家所知的台灣,也就是這40、50年來『Made in Taiwan』這個角度把台灣帶出去,今年我們提出Re:Made的概念,希望以台灣的技術去重製可用的資源。『再製』不僅是回收(recover),我們可以利用設計去提升再製的價值。」他以1851年水晶宮(The Crystal Palace)的鋼鐵、玻璃,以及柯比意(Le Corbusier)的多米諾系統(Dom-ino System)為例,認為「有新的材料才有新的建築」,而材料的創新研發,也是台灣走向國際舞台的方式之一。
台灣館自2000年開始由國立台灣美術館策畫主辦、參與威尼斯建築雙年展(Mostra di Architettura di Venezia),今年延續往年的公開徵選、評審過程後,由交大跨領域設計科學研究中心(Transdisciplinary Design Innovation Shop,簡稱TIDS),以及策展人曾成德、莊熙平、曾瑋、曾聖凱所組團隊代表參展。本屆台灣館以「臺灣再製-常民構築」為題,回應今年大會總策展人阿拉維納提出的「來自前線的報導」,策展人曾成德表示,過去的建築設計,大多僅將關注面向投往專業族群,以僅占2%的明星建築師、地標式建築做為城市代表,但這樣的方式卻無法代表民間第一線的在地建築,以及人民生活其中的真實樣貌。本屆的台灣館以:地標與日常、日常建築的價值、群體與個體、建築前線的人們、涵構與構築、發掘創新建築的原型、本體與適應,七個專欄(Column)說明台灣常民構築的概念,希望透過台灣的當代環境、建築與人三個層面,以展覽方式向世界傳達台灣的特色。
「臺灣再製-常民構築」展出現場一隅。(攝影/林怡秀)
林怡秀( 132篇 )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