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士得上海拍賣「二十及二十一世紀」晚拍斬獲1.5億人民幣成交額
迎來11周年的佳士得上海拍賣,是首個亦是唯一獲許可在中國內地舉行現場拍賣的國際拍賣行。在11月7日舉辦「二十及二十一世紀」晚間拍賣,共有28件上拍、25件易主,成交率近90%、成交總額逾1億5,000萬人民幣(約合2,100萬美元),相較去年增長達30%。本場有30%買家為千禧新世代,拍賣直播共吸引200萬觀眾觀看,凸顯中國市場的韌性。當晚最高價成交之作是趙無極的《30.09.65》,以6,457萬人民幣(約合911萬美元)易主,同時也刷新了佳士得在中國內地亞洲藝術家作品的拍賣紀錄。奈良美智創作於2007年的《無題》以3,055萬人民幣(約合431.1萬美元)成交、草間彌生的《藍色南瓜[TOWHT]》拍出逾高預估價的1,542.5萬人民幣(約合217.6萬美元),分占第二、三名。
其他亮點如:作品初次在佳士得上海拍場亮相的尼古拉斯.帕蒂(Nicolas Party),經典粉彩《靜物》以816.5萬人民幣(約合115.2萬美元)成交,位居本場第四高價。而安排在最後上拍的常玉《紅帽女士》水彩紙本,亦是首度在上海登場,以低預估價五倍之多的415.8萬人民幣(約合58.6萬美元)強勁易主,將競價熱度持續到尾聲。此外,呼應中國嫦娥六號在今年實現世界首次在月球背面自動採樣返回的成就,本場也順勢推出地球上第二大的經拋光月球隕石切片,最終以176.4萬人民幣(約合24.8萬美元)成交。
延伸閱讀 ︳趙無極買氣銳不可擋,2023佳士得上海拍賣十週年「二十及二十一世紀藝術晚拍」戰報
上海ART021與西岸藝博:中國秋季市場指標
中國秋季藝術市場的兩個指標性藝博會,於上週同期在上海舉辦。本屆ART021上海廿一當代藝術博覽會參展商中過半為中國本土畫廊,據統計也維持了每年約20%左右的首次入場新面孔,現場作品價格區間從幾萬至幾百萬人民幣不等。臺灣有大未來林舍畫廊、亞洲藝術中心、谷公館、索卡藝術、秋刀魚藝術中心參展,而卓納畫廊、阿爾敏·萊希、白立方、白石畫廊等國際畫廊也依舊是ART021的常客。除主畫廊單元和主推年輕畫廊的「Approach」單元外,「Detour繞行」單元也時隔兩年後以「亞洲及其僑民」為策展主題回歸ART021。
進入第11屆的西岸設計與藝術博覽會今年拓展為五個場館的規模,有來自24個國家和地區具達標線的170多加展商、機構等參與。其中,臺灣參展畫廊包括采泥藝術和PTT Space;而豪瑟沃斯、大田秀則畫廊、佩斯畫廊、香格納畫廊、白立方、空白空間等畫廊已連續11年參展;以貝浩登、高古軒、阿爾敏·萊希、德薩畫廊、常青畫廊、施博爾畫廊(Esther Schipper)、立木畫廊、里森畫廊、維伍德畫廊、墨齋、白石畫廊為代表的國際重要畫廊也有超過80%回到西岸;連續多年參展的中國畫廊也達近70%的比例。明年的西岸藝博也將入駐即將落成的由SOM事務所設計的西岸國際會展中心。
中國低迷的經濟景況下,兩場指標性藝博會依舊人頭攢動,但整體市場明顯表現保守態勢,現場展品主要以繪畫為主,偶見少數錄像、雕塑和裝置作品。銷售方面,出生於1980年代的中國藝術家已穩定成為最受本地市場歡迎的族群,幾萬至數十萬人民幣售價的作品仍是市場主力。許多畫廊都表示大環境的蕭條與來自觀眾的踴躍參與是並存的現況,藏家出手則較以往來得謹慎,藝術家的長期穩定表現愈發受人關注。
延伸閱讀 ︳【卞卡專欄】空無時刻、自我觀看、療癒
延伸閱讀 ︳雙面城市:11月的上海藝術
英國藝術家莎拉.康寧漢驟逝,享年31歲
以迷幻且抽象風景畫著稱的英國藝術家莎拉.康寧漢(Sarah Cunningham),上週於倫敦失蹤後,被人發現在鐵軌附近離世,享年31歲。康寧漢1993年出生於英格蘭諾丁漢,自幼展現對藝術的熱愛,並且不顧家人的反對堅定地完成藝術學業。畢業後,在經濟壓力之下,她同時兼職三份工作來支撐自己的創作,包括在全英各地駕駛貨車運送商品。她曾在接受《Cultured》採訪時表示:「無論身處何地,我腦中想的只有畫畫。」
康寧漢的創作以探索自然與人類之間的直覺聯繫為核心,透過其想像中的森林景觀,展現萬花筒般的環境與層次分明的空間結構。她運用多層次的光線、線條和色彩,不斷覆蓋與重繪,讓隱藏的世界在畫布上逐漸浮現。這些作品既是抽象的藝術實驗,也是精神旅程,表達自然與人類共存的深層關係,向古老的共生理解致敬。她的作品曾在紐約、洛杉磯、柏林等地展出,合作畫廊包括阿爾敏. 萊希(Almine Rech) 和 Max Hetzler 等。她也於2022年獲皇家藝術學院繪畫碩士學位,並榮獲 Ali H. Alkazzi 獎學金與 Djanogly 藝術獎。
隨後,她加入里森畫廊(Lisson Gallery),並於2023年在倫敦舉辦了個展,成功擴大她的國際聲譽。2024年初,她的最新個展「飛行路徑」(Sarah Cunningham: Flight Paths)於洛杉磯里森畫廊展出,呈現近期的創作成果。這些作品以鮮明的色彩和流動的構圖,進一步展示她在抽象與自然的交融的研究探索,也成為她藝術生涯的重要里程碑。
董陽孜巨幅書法將於紐約大都會博物館亮相
知名書法家董陽孜(1942-)受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之邀,為博物館大廳創作二件巨幅書法,高掛於大廳入口,成為千萬遊客進場後的第一印象。展覽緣起2023年秋季,館方委託三位當代藝術家創作,計畫展示於第五大道大廳、建築外側以及屋頂花園。經大都會博物館當代藝術部亞洲藝術副策展人馬唯中牽線,董陽孜成為受邀藝術家之一,此次展出也標誌著她在美國的首次大型公開展覽。
延伸閱讀│當代藝術與博物館新對話:董陽孜攜手佩特里特.哈利來與李昢,受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2024年委託創作
二件作品尺幅達360×725.6公分,其中一件書寫「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為董陽孜的座右銘。此句的傳統解釋是他國的賢才可以有助於本國治理,馬唯中認為在當代的語境下,可反思人們如何接受差異,以便帶來助益。另一件作品為「行於其所當行,止於其不得不止」,語出蘇軾《與謝民師推官書》,指創作起於所當起之處,停於所不可不停之處,正契合董陽孜自身的創作體悟。作品將於11月21日正式公開,展期至明年4月8日。
延伸閱讀│書中有畫──董陽孜的現代書法
「琳派」代表人物,尾形光琳二件屏風傑作同場展出
睽違39年,尾形光琳(1658-1716)的二件重要屏風──國寶《紅白梅圖屏風》及重要文化財《風神雷神圖屏風》在日本MOA美術館同場展出,展期自11月1日至11月26日。
尾形光琳是日本江戶時代畫家,琳派祖師之一。所謂「琳派」是以大和繪為基礎的裝飾畫派,常見以金箔為底、色彩鮮艷的大型屏風。琳派奠基於本阿彌光悅、俵屋宗達,其後尾形光琳將之發揚光大,「琳派」之名也由此而來。
本次展出的《風神雷神圖屏風》(東京國立博物館藏)為尾形光琳臨摹俵屋宗達之作;《紅白梅圖屏風》(MOA美術館藏)則為尾形光琳晚年代表作,研究認為紅、白梅樹相對而立的構圖是受《風神雷神圖屏風》所啟發。除二件重點展品,展覽也蒐羅其他琳派作品及近現代藝術家創作的「風神雷神」主題作品。
延伸閱讀│色繪的京燒與絢麗的琳派
搶佔中東藝術市場版圖!蘇富比獲ADQ10億美元投資、明年2月舉行沙烏地阿拉伯首場拍賣會
蘇富比終於在10月底與阿布達比主權財富基金(ADQ)完成交易,獲得10億美元的資金挹注。早在今年8月,ADQ即與蘇富比簽訂「最終協議」,以10億美元收購其部分股權;如今這筆資金猶如一場及時雨,不僅有助於緩解蘇富比自今年以來便狀況頻仍、日益加重的財務負擔,也將用於由蘇富比執行長查爾斯.F.史都華(Charles F. Stewart)所致力推進的拍賣行轉型任務——使蘇富比成為超越藝術界的全球奢侈品牌。
與此同時,繼去年年底蘇富比於沙烏地阿拉伯正式註冊成立後,11月7日,蘇富比也宣布明(2025)年2月將在該國舉行首次拍賣會「起源」(Origins),這也是沙特王國歷史上首次的國際拍賣會。此外,蘇富比預計選在以該國第一座摩天大樓著稱、位於首都利雅德的阿法沙利亞大廈(Al Faisaliah Tower)內正式成立辦公室,進一步開展當地的實體業務,也標誌著蘇富比對該地區長期承諾的下一步。綜觀蘇富比近來與阿拉伯各國、當地組織機構的頻繁交涉,以及各種經營策略上的布局和轉向,皆顯示出該拍賣行欲深入拓展中東藝術市場的決心。
ADQ成立於2018年,為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布達比著名的主權財富基金、投資與控股公司,其投資領域涵蓋能源、公用事業、食品、農業、醫療保健、旅遊觀光與文化建設等等,以促進阿聯酋「多元化經濟」的發展目標。其中包括傾注270億美元投資,現已躍居成為當地文化和觀光重鎮的薩迪亞特島(Saadiyat Island)和2017年啟動、耗資6.5億美元打造的羅浮宮阿布達比分館(Louvre Abu Dhabi),以及預計在2026年開幕的阿布達比古根漢美術館(Guggenheim Abu Dhabi)等指標性的文化建設項目。
「阿布達比藝術博覽會」(Abu Dhabi Art Fair)也是該國文化推廣計劃的一部分,但近年該博覽會的經營發展並未如預期般樂觀。據《ARTnews》報導,近期傳聞巴塞爾藝術展(Art Basel)正在與阿布達比洽談合作,有可能接管阿布達比藝術博覽會的營運。該協議若達成,巴塞爾藝術展將獲得2000萬美元的支持,以推動阿布達比藝術博覽會的營運;但該報導也提及,巴塞爾藝術展母公司MCH集團(MCH Group)自身同樣面臨財務狀況下滑的困境,隨著後疫情時代的高利率和全球物流運輸成本的急劇上升,全球的藝術博覽會正面臨著與畫廊和拍賣行相似且高漲的經濟壓力。
過去幾年來,阿布達比地區吸引了大量為避免高稅務負擔的西方高淨值人士和億萬富翁移入,而來自中東的富人則將阿聯酋視為政治不穩定區域中的避風港。對此,一位歐洲的藝術顧問告訴《ARTnews》,巴塞爾藝術展也可能正在向資金充裕的市場進軍。「英國人和歐洲人對消費或多元化投資持保留態度,俄羅斯人無法消費,而中國人則面臨資金外流的困難。大品牌必須追隨資金,而現實是富人已經因為稅收原因搬到阿聯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