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傳承、蛻變、新生:高美館外觀改造國際競圖評選結果出爐

傳承、蛻變、新生:高美館外觀改造國際競圖評選結果出爐

高雄市立美術館於昨(27)日舉辦外觀改造規劃設計評選成果記者會,最終進入決選的團隊包含賴人碩建築師事務所+Oyler Wu Collaborative、趙建銘建築師事務所+ASIF KHAN、公羽山松建築師事務所+藤本壯介建築設計事務所、廖志桓建築師事務所,最後由賴人碩建築師事務所+Oyler Wu Collaborative團隊的作品「浮亭流影」獲選。
高雄市立美術館外觀改造國際競圖評選記者會現場。左起為高美館館長李玉玲、建築師賴人碩和合夥建築師吳建志,遠端連線Dwayne Oyler和Jenny Wu。(高雄市立美術館提供)
高雄市立美術館(簡稱高美館)於昨(27)日舉辦外觀改造規劃設計評選成果記者會,本次評鑑匯聚國內外建築團隊攜手合作,吸引了包含台灣、美國、英國及日本等地的新銳建築師提案,最終進入決選的團隊包含賴人碩建築師事務所+Oyler Wu Collaborative、趙建銘建築師事務所+ASIF KHAN、公羽山松建築師事務所+藤本壯介建築設計事務所、廖志桓建築師事務所,最後由賴人碩建築師事務所+Oyler Wu Collaborative團隊的作品「浮亭流影」獲選。
高雄市立美術館外觀改造國際競圖評選獲選團隊賴人碩建築師事務所+Oyler Wu Collaborative提案虛擬圖。(高雄市立美術館提供)
高美館本次外觀改造規劃設計評選委員會國際評審代表,同時也是日本森美術館榮譽館長的南條史生(Fumio Nanjo)表示,本次競圖最大的挑戰來自改造的兩個需求,其一為加強老舊屋頂,解決滲水問題;另一則是要透過外觀設計來賦予美術館嶄新的形象。各個團隊令人驚豔的的表現與回應,也提高了評選的難度。南條史生與高美館館長李玉玲均表示,最終獲選團隊可說是提出最好的解決方案。李玉玲館長並進一步指出,除了解決功能性的問題外,該團隊妥善地回應了美術館與周邊環境縫合、連結的主旨概念,並提出未來進一步開拓、展延的可能性,因此雀屏中選。此外,該團隊與國際夥伴間流暢的合作方式與善於溝通的特質,也讓此一結合國、內外團隊的組合在未來與美術館進行進一步的協調、修正、概念的如實施作上,奠定了信任的基礎。
高雄市立美術館外觀改造國際競圖評選獲選團隊賴人碩建築師事務所+Oyler Wu Collaborative提案虛擬圖。(高雄市立美術館提供)
高美館自2017年轉型為行政法人以來,在行政改革的同時也力求空間變革,以符合從地域型美術館之創立宗旨,迎向新型態美術館的轉型企圖。近年館方開啟一系列的展覽空間、戶外生態公園景觀重塑計畫,包含從美術館內部的展間、公共服務區域,再到美術館園區景觀、廣場群,提供觀眾嶄新的空間體驗,並重新定義美術館與城市的新關係。高美館外觀改造計畫「蛻變與新生」以高雄市政府所編列之1.95億元新臺幣的經費修繕建築外觀,徵件計畫除要求國際事務所需與國內建築事務所建立夥伴關係共同提案,徵件之初即邀請負責高美館原始規劃設計的陳柏森、盧友義建築師,及當時倡議建館的南部藝術家洪根深、陳水財老師,一同回顧高美館的過往、看向無限想像的新生未來之外,更要求外觀改造的提案均須與原建築物及其周邊景觀、環境地景、都市涵構維繫友善、對話的關係。
高雄市立美術館外觀改造國際競圖評選獲選團隊賴人碩建築師事務所+Oyler Wu Collaborative提案虛擬圖。(高雄市立美術館提供)
高美館館長李玉玲認為,與其說這是一個「改造」,應是如何在既有的本體上,提出一個新的品牌形象,迎接市民更接近美術館、創造美術館第二週期的生命。獲選團隊賴人碩與吳建志建築師也表示,此次與美國Oyler Wu Collaborative非常緊密地進行合作,期待透過此次所提出的嶄新形象來凝聚藝術注意力,讓高美館被國際看見。
高美館館長李玉玲與大家分享高美館近年之外觀改造計畫,期望讓美術館更加深化在地,接軌國際。(高雄市立美術館提供)
朱貽安(Yian Chu)( 133篇 )

大學學習西班牙文,後修讀中國藝術史,有感於前生應流有鬥牛士的血液,遂復研習拉丁美洲現代藝術。誤打誤撞進入藝術市場,從事當代藝術編輯工作。曾任《典藏投資》編輯、《典藏.今藝術&投資》企劃主編,現為典藏雜誌社(《典藏.今藝術&投資》、典藏ARTouch)副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