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專題|李明維:如夢之隙,以一為眾

專題|李明維:如夢之隙,以一為眾

無常的缺憾造就了作品的生命力,「一期一會」造就了靈光乍現的質地。李明維在機械複製的時代,用古老的語言賦予靈光一種當代意義,對班雅明(Walter Benjamin)的擔憂做了個巧妙的回應。或許漫遊者(Flâneur)尋尋覓覓的異質空間,就凝縮在你與李明維相遇那一刻。
李明維的新作《不期之美》,如其一貫擅長的手法,將震懾經驗鑲嵌於日常情境裡,讓人進入「像是醒著,但又像做夢」的時刻。在這一刻,參與者進入一種純然專注自身當下的時間結界,常常為了營造能召喚記憶的內在空間,人數限制成了不可或缺的條件。這似乎有違21世紀美術館對公眾性的追求,但什麼是「公眾性」呢?對於「眾」的理解,能不能有除了觀展人數以外,更豐富的向度?
對於如何評估一件藝術作品的效益,我們很少關注經驗的質地或是歷程的延續性。李明維的作品以低限的物質性,提醒觀眾原先沒有意識到的空(void),在此藝術家噤聲如《4分33秒》的無聲鋼琴,但比起約翰.凱吉(John Cage)的衝擊,他選擇在觀眾通往震驚經驗的途中,用時間拉出一條曲徑,讓人做心理準備,由參與者決定何時與這件作品發生什麼樣的關係。如此強調「此人、此刻、此地」的機緣偶遇,造就了兩者之間深刻的連結。
李明維,《不期之美》,參與式表演裝置,2017;於第57屆威尼斯雙年展主展館展出現場,圖為遊走於展場尋覓有緣之人的花園主人。(李工作室提供,攝影/王世邦)
「收到信的參與者可能隔天就打開,也可能十年之後才打開,他在這個時空裡面一直尋找著『什麼是美』,不只如此,還要決定『哪一刻』……」當他打開信,會看到由另一個人「美的經驗」改寫成的故事,是李明維花了一年時間向親友蒐集而來。於是,對美的詮釋從個人獨白,轉變為跨越時空的多角共振。藝術家不僅將話語權讓渡予參與者,還讓話語權轉變為對話關係。對話要能發生,全仰賴陌生人間情感的共感交會。作品創造的時空結界並未完美地將你與世隔離,而是留了一個缺口,從這裡與他者產生千絲萬縷的交纏。是故,「一即是眾」從有限到無限的複數狀態透過關係的編織而成立。
把作品完成的時間邊界交給觀眾決定,觀眾跟作品的關係便不是一踏出美術館就結束,而是從相遇那一刻的振動,輻射展開一連串經驗質變的歷程。其中關鍵為意識的覺醒,包含對自身、對時間流逝、對自身與他者關聯的覺察。著名的例子是《石頭誌》,藏家必須在兩個一模一樣,一個是冰河時期的石頭,另一個是藝術家複製的石頭中,做出拋掉其中一顆的決定,作品才算完成。至今仍無人做出這個艱難的決定。
專題|李明維:如夢之隙,以一為眾
「公眾性」在此的意涵是對每個人個體性的珍視,當中透露的是創作者對「微塵眾」(註1)的關心,不過倒也無關救贖,而是捕捉一種同生為人的共感,透過細細描繪與編織賦予「關係」的多重可能。何謂「公眾性」?李明維開拓了一個不可數的思考面向。
為了容納生命變化,藝術家的規則退位了。當看到《魚雁計畫》(1998至今)在台北市立美術館展出,一群小男孩趴在地上專注寫信時,雖不符合原先人數跟參與規則上的設定(註2),李明維反倒覺得很感動。「我不想用任何固著的限制扼殺機緣發生的可能性。」沒有固定場次或腳本,即便同一件作品,也常隨著在不同美術館展出流變成不同的樣貌,李明維用減退美學保留了作品親切溫厚的質地,也涵納了時間本質上不可預測性的無限狀態。
李明維,《聲之綻》,參與式表演裝置,2013;圖為2015 年於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展出現場,表演者與參與者的「一期一會」。(李工作室提供,攝影/Anita Kan)
李明維,《石頭誌》,複合媒材裝置,11組、各10.5×50 x15.5cm,2012;圖為2015年於台北市立美術館展出現場。(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無常的缺憾造就了作品的生命力,「一期一會」造就了靈光乍現的質地。李明維在機械複製的時代,用古老的語言賦予靈光一種當代意義,對班雅明(Walter Benjamin)的擔憂做了個巧妙的回應。或許漫遊者(Flâneur)尋尋覓覓的異質空間,就凝縮在你與李明維相遇那一刻。
李明維,《魚雁計畫》,複合媒材互動裝置,1998;圖為2015年於台北市立美術館展出現場。(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註1  引自《金剛經》:「以三千大千世界碎為微塵;於意云何?是微塵眾,寧為多不?」
註2 《魚雁計畫》(1998至今)邀請觀眾進入驛亭中,寫下一封一直牽掛著要寫,卻從未提筆完成的信。三座驛亭分別收納「感謝」、「悔悟」與「原諒」的信。原則上一次一位參與者進入。
「京都高台寺大堂內只有一個『夢』 字。」對於李明維這個已經享譽國際的藝術家來說,創作仍舊不可捉摸的像作夢,不知靈感從何而來,哪一天它又從何消失。或許更精確的描述是,作品是創造一個讓觀者也能夠進入夢境的入口。
夢,自然是不講道理的。當時我遠赴威尼斯雙年展(Venice Biennale)這個藝術界奧林匹克盛會,走進展館,手中拿著長長的名單,邊對照手冊邊做筆記。此時響起一陣規律的鈴聲,一名身著長袍的女子走來,邀請我入花園一坐,進到花園後,忽然感覺鼎沸人聲消失了,映入眼簾的是一座靜謐的花園,她邀我放鬆休息,說會再回來,旋即轉身離去。雖然不知道她為何選擇了我,但是可以坐下蠻好的!感受著微風,滿牆的長春藤隨風起舞,四周是蟋蟀與青蛙的低鳴,水池中也振著三角鐵般的音階,循著聲源,一列金魚自荷葉下流游而出。望向被頂棚劃分成圓弧狀的天空,一隻海鷗飛過,這一幕想不起來但卻又似曾相識。這時表演者回來了,交給我一封信,在遇見下一個美的時刻,才能打開它。但什麼是「美的時刻」呢?混雜著感動與不安,我決定慢下來,給喜歡的作品多一點時間。
李明維,《不期之美》,參與式表演裝置,2017;第57屆威尼斯雙年展斯卡帕花園展出現場。(李工作室提供,攝影/王世邦)
翁伊珊( 1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