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影像的勾縴與匯流 劉時棟的「影像燴」

影像的勾縴與匯流 劉時棟的「影像燴」

The thickening soup of image The solo exhibition of Liu Shih-Tung

我們或許都曾有過這樣的經驗,看到一幀喜愛、有感的圖像,於是用剪刀將其剪下留存。這樣的留存除了多半是單一件,當累積到一段時間後,很多時候就被我們整理、清空。於是,每當我們看見劉時棟以龐大撿(剪)拾拼貼甚至重複的圖像不斷團聚、累積成眼前的作品時,第一時間的衝擊往往會是:究竟該如何處理如此龐大的影像?對於劉時棟來說,這是一個「因為不求嚴謹正式,自然呈現出獨特風格」的直覺心理狀態,作為藝術家,總會知道何時該停。

現今最有名的雜燴菜,或許莫過於挾帶強烈影像放送,料理鼠王雷米的蔬菜雜燴了吧!在鋪上番茄紅椒醬的烤盤上放上新鮮切片的番茄、茄子、節瓜,再淋上一點橄欖油、輕灑一點鹽,最後放上一小枝迷迭香,加蓋送入烤箱,香味撲鼻又色彩斑斕的雜燴菜,成為剩食殘料最完美的歸屬。而當策展人游崴將劉時棟從2001年便發展出來的創作形式,其中令人無法忽略、頻繁出現、且往往被完整保留完整性,一盤盤彷彿花朵般綻放的菜餚提取出來,將其彷彿「雜燴」般的影像「繪」,以「影像燴—劉時棟個展」為題時,不禁令人會心一笑。這「雜燴」般的材料選擇與創作本質,正貼合著劉時棟多年來以龐大影像拼貼而成的視覺創作。而開幕座談與談人,研究者與藝評人沈伯丞則以「燴飯」的角度回應,言及劉時棟的作品其實一如燴菜,是多重材料、口感的拼貼與集結;除此之外,「燴」的「火」代表者溫度,而劉時棟創作中最有意思的地方,便在於他將原本沒有溫度的平面影像,在拼貼過程中透過個人的感性,帶入屬於人的情感溫度。

「影像燴—劉時棟個展」於高雄市立美術館展覽現場。(高雄市立美術館提供)

我們或許都曾有過這樣的經驗,看到一幀喜愛、有感的圖像,於是用剪刀將其剪下留存。這樣的留存除了多半是單一件,當累積到一段時間後,很多時候就被我們整理、清空。於是,每當我們看見劉時棟以龐大撿(剪)拾拼貼甚至重複的圖像不斷團聚、累積成眼前的作品時,第一時間的衝擊往往會是:究竟該如何處理如此龐大的影像?對於劉時棟來說,這是一個「因為不求嚴謹正式,自然呈現出獨特風格」的直覺心理狀態,作為藝術家,總會知道何時該停。而作為觀賞者,我們除了對現今社會無法停遏的資訊海嘯有了視覺化的感受,或許更有趣的,便在於劉時棟如何在單純的圖像資訊中,藉由不同質感的拼湊、畫筆的塗刷,乃至於似有若無間彷彿山水風林的畫面意境,營造出觸動人心的感受,無論是單純質感的趣味,圖像的衝突,抑或某種詩意的營造。然而劉時棟的「拼貼畫」實在讓人記憶太鮮明,以至我們可能常常遺忘其於1990年代末期,當台灣開始興起環境藝術時,所接連參與的幾個重要觀念行動,無論是為了展覽「河流—新亞洲藝術.台北對話」而進行的一場淡水河溯源行動,抑或「土地倫理」展中,帶著一隻名叫「小甘蔗」的烏龜遠登玉山,進行「放生」的紀錄。當我們有機會再次看到這些過往創作,並藉由觀念、思考而非時間軸串連起各個展間,觀看這帶有回顧、梳理性質的藝術家個展時,關於劉時棟這20年持續不墜的撿拾、剪貼,乃至於近來更形貼近人文、地域的創作,霎時有了一條明確的絲線串連起來。

2018年時,劉時棟於進駐空總臺灣當代文化試驗場時,發展了「Lands殘片文化實驗計畫」,其所拼貼的每一個元素,均是藝術家於空總周邊巷弄,日常散步時採集而成。這帶有地域性、身體性的創作,進一步擴展成2020年開始,其對淡水河口附近沙灘的研究與採集。沿著潮間帶收集的各個自然與非自然、被時間沖刷的物質殘片,透過沙畫與拼貼的手法,凝結於畫布上,於是關於城市的、象徵的、時間的片片段段,便在刻意與不經意間串連羅佈。此次高美館展出,劉時棟也特意在展出期間以現地製作的概念,結合西子灣的沙石、高美館周邊採集到的影像與現成物,製作《Lands殘片文化實驗計畫系列2—高雄美術館篇》,並將邀請當地民眾一同以影像殘片與撿拾物為畫筆,共同創造、感知個人與身邊環境的關係。


本文原刊載於《今藝術&投資》2021年11月號350期

朱貽安(Yian Chu)( 133篇 )

大學學習西班牙文,後修讀中國藝術史,有感於前生應流有鬥牛士的血液,遂復研習拉丁美洲現代藝術。誤打誤撞進入藝術市場,從事當代藝術編輯工作。曾任《典藏投資》編輯、《典藏.今藝術&投資》企劃主編,現為典藏雜誌社(《典藏.今藝術&投資》、典藏ARTouch)副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