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文化政策研究學會今日進行第三屆理監事改選,推舉出常務理事吳介祥、王俐容、劉俊裕,以及常務監事彭俊亨,最後由擔任兩屆的學會理事長的劉俊裕交棒予新任理事長吳介祥。而理監事改選會後,台灣文化政策研究學會成員也共同討論「學會未來發展及角色定位」以及台灣的文化政策研究、政策倡議行動及學術積累的下一步。
而劉俊裕也特別在卸任前宣布,他在幾經與青平台董事長鄭麗君遊說倡議後,得到鄭麗君首肯,將以年度贊助方式,協助學會設立台灣文化政策研究中心,籌辦文化政策學術期刊及智庫。期刊相關的編輯辦法以及籌劃事宜、中心章程等,將待新任理監事團隊會議提出討論。他也提及爭取學術期刊和智庫的成立,為的就是讓文化政策在台灣有更深刻的扎根,方向上會聚焦在文化政策、政策管理、新創和第一、二、三部門實務的政策面,實際的將知識與學術的匯聚,累積在學會當中。
鄭麗君也與會台灣文化政策研究學會會員大會現場,她個人非常認可學會啟動期刊與智庫的方向。她提到雖然常被問到「下一步為何?」但她認為更重要的是台灣文化政策研究累積的「下一步」。她很感謝在文化部長任內台灣文化政策研究學會對於她政策的監督,以及她在體制內無法突破的,民間單位也以其獨立與能動性裡外來協助。所以當她知道自己有機會可以見證、協助學會的未來,她感到非常榮幸。她在過去的文化治理裡,也發現台灣民主治理的困境,對她而言治理需要願景,這也是她過去召開全國文化會議形成文化政策白皮書的用意。有了願景,更是要更新治理體系、實質形成法系才可能讓文化的力量深根。「文化發展需要長期的灌溉,我可以卸任,但學會要繼續往前。」無論是學術期刊、研究中心和智庫等,都是在建立社會的文化觀,擴大文化對社會的影響力。
鄭麗君提及今年恰好是台灣文化協會成立百年,她認為文化代表的是人民最高的自由和主體性,政府應該讓每個人有自由實現自我的自由,文化治理也應該回到以人為本的視野,並思考社會軟實力與暖實力的永續發展,這也是青平台成立「民主治理學院」跟「永續民主研究中心」的用意,希望能持續為台灣思辨願景。最後她再以文協作為結尾,百年前人們如此追尋文化,而處於此刻的台灣文化政策研究學會當然也要永續發展下去,「有需要我的地方,我也會持續當大家的朋友。」
現為恆成紙業內容品牌野点(nodate)總監,從藝文網路媒體再度回返紙質與內容生產的實驗。熟悉台灣藝文生態產業結構,並關注跨文化圈的共通困境,致力編輯感官內容的閱讀體驗。近期埋首爬梳台灣刺青產業歷史,企劃主編《刺花 Tshiah-hue》、製作《調皮 The Skin Surfing》卡帶專輯,前中年的興趣是步行、茶道和花藝。
策畫專題〈為何我們逃不出過勞?藝術行政職災自救手冊〉曾獲金鼎獎專題報導獎,曾任「典藏ARTouch」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