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在臺灣公共藝術政策迎來推行三十餘年之前,去年文化部遭監察院提案糾正,指出公共藝術產業鍊遭少數代辦標案公司壟斷,而政府機關承辦在缺乏專業知識與美學素養累積的情況下,往往只能「依法行政」、爲辦理而辦理,偶有經費龐大、過於浪費的問題。而去年底文化部也隨之開始啟動修法的諮詢會議,並於今年八月正式發布修訂全新版《公共藝術設置辦法》。
社團法人台灣視覺藝術協會(簡稱「視盟」)在十月啟動的「公共藝術—藝術家研習營」系列課程,則率先從有志於公共藝術的藝術家們開始建立公共藝術執行與規劃的知識與視野。包含「公共藝術招標文件」、「實質製作及執行」、「製作過程與驗收標準」、「教育推廣」、「公共性」、「藝術與社會」等面向。在這個課程迎來階段性尾聲之後,典藏 ARTouch 進一步邀請台灣電力公司公共藝術課課長侯力瑋與策展人胡永芬,兩人從此次的研習營的執行狀況,以及各自對於公共藝術在台灣的現況與未來進行對談。
為什麼當代藝術家不做公共藝術?
「有不少當代藝術家,在做過一次公共藝術計畫案之後,便不再做了。」
幾十年來,胡永芬看著公共藝術在臺灣誕生,看著它遍地開花,也看見它的美意被扭曲、僵化。她曾擔任不少公共藝術案的審查委員,也曾推薦欣賞的當代藝術家去投件。但只有極少數的當代藝術家,能熬過公共藝術案的繁文縟節,以及公部門對待乙方的態度。藝術家在獎補助機制與商業市場所扮演的角色、所受的尊重、生存方法,以及思考創作脈絡的方式,面對公共藝術時,似乎完全要換成另一種思維。
難道,公共藝術要的,當代藝術家們給不起嗎?
回過頭來看今年甫揭曉的第九屆公共藝術獎,評審們最終在民國 110-111 年間完成的161 件公共藝術計畫中,分別在 11 個獎項中頒給了 32 件作品。這些公共藝術的創作者與企劃者,除了有公共藝術界已有相當成績的林舜龍、豪華朗機工與黃彥穎之外,還有平常大多出現在白盒子空間裡的林育正、李明道、林介文、丁建中、張永達…等當代藝術家。公共藝術要的,藝術家們絕對給得起,但這些執行眉角,藝術學院裡並沒有相應的課程,建立藝術家面對公共藝術的基礎知識。
在學校裡,沒有人告訴年輕的藝術家:公共藝術不只是一種藝術家作為乙方的生存選擇,它具有將你的創作語言和創作脈絡,開展出另一種視野的可能性。
「優秀的藝術家,長期以來是在一個線性的方式去發展自己的創作脈絡。」胡永芬觀察,當代藝術家以往並不太考慮公共藝術,因為在過去的養成經驗裡,並不太考慮這個選項。然而,從藝術環境的現實面來看,公共藝術很可能會是支持中生代藝術家繼續創作的重要動力。
胡永芬分析到,目前的獎補助機制,較以支持年輕創作者為主,而美術館收藏機制,又是以資深、前輩藝術家為大宗。「40 至 60 歲的中生代藝術家,他們有更多現實情況要面對,包含家庭責任,也包括在創作上如何持續下去。」她認為,如果藝術環境將公共藝術視為一個對優秀藝術家的社會支持系統之一,支持在這個生涯階段的藝術家們。
「越是專注於自身創作的藝術家,越少看到他們參與公共藝術計畫。而曾經參加過的,往往都對制度有點『水土不服』,因為在公共藝術計畫執行過程中,有很多甲方的具體需求,對藝術家來說是難以理解的。」除了甲方之外,黃銘哲那曾「被棄養」的《飛越東區》也歷歷在目。有心人士以「有礙環境風水」之名,要撤除作品,這樣的事情可不只發生在黃銘哲身上。
這或許是如今不少公共藝術案為人詬病的原因之一。許多真正優秀的藝術家,不願意碰觸看起來「水很深」的公共藝術案,取而代之的,是懂得鑽漏洞、便宜行事的公共藝術代辦公司。「公共藝術將近三十年,但作品狀況參差不齊,這讓人不禁開始問:我們需要什麼樣的公共藝術?」
學校沒教的公共藝術課:視盟公共藝術—藝術家研習營
視盟的「公共藝術—藝術家研習營」,是試著從藝術生產端培訓基礎概念,擴大公共藝術創作者與提案者基數的一種嘗試。研習營一年兩次,每次十堂課,包含了幾個面向:公共藝術招標文件、實質製作及執行、製作過程與驗收標準、教育推廣、公共性、藝術與社會等。今年第一次舉辦,有 28 位藝術家參與,從 20 多歲的年輕藝術家,到 50 多歲的中生代藝術家,涵蓋的年齡層之廣、創作媒材之多元,似乎顯示出一種公共藝術實作知識與技術上的需求。
在公共藝術—藝術家研習營中擔任前期顧問與研習營師資的侯力瑋,是藝術圈公認能兼顧藝術家權益、公共藝術的社會性與藝術性,與公共藝術案品質的規劃者之一。他目前任職的台電公共藝術課,自 2015 年成立以來,不只在數屆公共藝術獎中屢獲獎項青睞,更在公共藝術以外的其他獎項競賽中,為台電斬獲許多以往意想不到的獎項成績。
從首個公共藝術案——豪華朗機工在台電大樓製作的《日光域》,到今年的「夢十夜:2024 黃金盛典藝術祭」,侯力瑋都是關鍵推手。在他眼中,其實許多當代藝術家早就具備執行公共藝術的技術能力,藝術家只需要願意認識熟悉程序跟方法。
「今年公共藝術修法,規定每個公共藝術案都要公佈評審名單,藝術家們可以先從評審名單,去評估自己參與該項公共藝術投件的適宜性。」侯力瑋說,先從對的機構、對的案子出手提案,是藝術家們保護自己的首要方法。公共藝術的專家資料庫仍有待更新,務實層面即是「危邦不入、亂邦不居」。
目前台灣有非常多的公共藝術案,50-100 萬元、250 萬元以下、250 萬元以上…不同金額級距族繁不及備載。侯力瑋建議,藝術家們可以量力而為,評估自己需要花多少力氣去做一個什麼樣的案子,除此之外,也可以在研習營的學習過程中,建立自己對專家資料庫的辨識能力,來評估評審組成是否具有公正性。
除此之外,則是公共藝術計畫面臨突發狀況時的公文智慧。侯力瑋認為,在台電諸多的公共藝術案例中,好作品絕對是優先考量,公共安全的問題與相關隱患,都可以仰賴結構技師、電氣技師等技術人員或同仁來協助。但是一但有突發狀況,藝術家們必須要懂的及時發公文反應。
他以歷經疫情期間的公共藝術策劃案「奧拉之城」為例,面對到類似的狀況,藝術家或策展人首先要處理的,是從何時開始不計算工期,並且在不計算工期的期間內,衍生出的倉儲管理費用…等,都需要發文請承辦機關協助。
種種眉角,都是許多藝術家與機構承辦方,身為公共藝術「前浪」的創傷經驗累積而得。在研習營的頭一堂課中,視盟便邀請了曾經參與公共藝術計畫的藝術家們,分享自己的經驗。「諷刺的是,這些藝術家幾乎都已經不願意再去淌渾水、碰公共藝術了。但這對研習營的藝術家學員來說,也是很重要的震撼教育。知道現實面的問題,才能在研習營中思考如何克服它。」
不過,藝術家面對公共藝術,並不總是頓挫的。胡永芬以黃彥穎策劃「奧拉之城」為例,認為公共藝術計畫可以為藝術創作者提供另一種職涯視野。另一個案例,則是藝術家涂維政近年來參與的幾次公共藝術實踐,也讓自身對於公共性的想像與思考,進一步使創作脈絡和創作語彙開枝散葉。例如他在「給平凡人的萬華散策」製作的《百工多寶閣》、在「藝居—家的進行式」製作的《移動博物館》,讓他的創作從過往的博物館物件收藏,藉由公眾參與的進入,推衍出「關係雕塑」的概念。在研習營當中,涂維政也以此作為課堂主軸,以藝術家的視角談論當代公共藝術如何呼應 1982 年德國行動藝術家波伊斯(Joseph Beuys)在《七千棵橡樹》中的社會雕塑概念,以及法國藝術評論家尼可拉.布西歐(Nicolas Bourriaud)的「關係美學」(relationalaesthetics)。
「俯瞰整個藝術環境的現狀,我最關心的,是讓藝術家有斜槓的能力。」胡永芬說,用公共藝術系統支持藝術家接軌自己的創作軌跡,這樣的可能性被建立起來的話,就是公共藝術對於藝術發展最大的價值。 「對大眾來說,他們也能在認識藝術的過程中,潛在拓展藝術美學品味。」
公共藝術可以是機構與民眾發生連結的媒介
不過,或許優秀的公共藝術案更不可或缺的,是為機構站在執行第一線的承辦。文化部藝發司公共藝術科有限的公務員員額難以消化每年各地的公共藝術案的行政程序,已是業界周知,儘管新版的公共藝術設置辦法第八條地第二點明定鼓勵成立輔導團「提供興辦機關(構)諮詢或示範辦理公共藝術設置計畫」 ,但新法上路至今,輔導團的進展仍然牛步。
基層公務員有「病」——這個近年來在社會學科普 YouTuber「壽司坦丁」的知名影片之下,被大眾近一步認識、拆解的公務員因環境造成的職業倦怠、被侵蝕的道德能力之現象,同樣也發生在許多公共藝術案件當中。監察院去年糾正文化部的公共藝術災難,有不少原因都發生在公務機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官僚文化。
許多承辦都很怕負責承接公共藝術案,往往就丟給代辦公司處理。談到這裡,侯力瑋卻是的奇特的例子。他比不少藝術人更主動親近藝術,同一檔展覽,會聽不同導覽員的現場導覽,許多展演現場也總能看見他的身影。他擁抱藝術,也讓他任職的機構知道擁抱藝術的好。這幾年下來,公共藝術計畫確實為台電這家國營企業的公司形象加分不少。
「做好公共藝術,真的能增加許多企業形象,也能增加公司內部對於機構的認同感。」侯力瑋說,台電是關乎全台灣人的國營企業,電價也是國人最有感的民生議題,公共藝術開啟了民眾對於台電的不同印象,甚至,是電力文化在台灣的想像。公共藝術不是機構的燙手山芋,這樣的經驗與成功案例,非常值得其他機構借鑑。
在研習營的後半段,是邀請藝術家學員們嘗試自行設計提案,模擬提案是以當下正在公開招標的公共藝術案件進行模擬演練。「你會看到藝術家們有很多很棒的點子,這是很令人振奮的成果。」有些提案可能不見得真的會送件,但藝術家們透過研習營打開的公共藝術想像,讓侯力瑋對公共藝術的未來感到樂觀。
「藝術家進入公共藝術領域的最好方法,就是基於自己的創作脈絡去想像。」侯力瑋認為,有些藝術家可能一看到「公共」二字,就為了自己能給民眾什麼東西而感到困擾,但其實民眾參與的方法如今也很多元,去了解民眾想透過參與得到什麼,是藝術家跟機構可以一起合作的部分。「身為機構的角度,最希望看到的就是藝術家在既有的發展脈絡下,舒適地想像如何在預算內發展自己的篇章。
藝評書寫與研究者,現為典藏雜誌社(《今藝術&投資》、《典藏ARTouch》)社群暨企劃主編、國際藝評人協會台灣分會(AICA Taiwan)理事。目前關注異質性的創作與勞動,長期研究繪畫性與敘事性等命題,對於另類文化和視覺語言的迷因混種亦深感興趣。文章散見於《典藏ARTouch》、《CLABO實驗波》、《端傳媒》、《非池中藝術網》、《Fliper》、《ARTSPIRE》、《500輯》、《藝術認證》、《歷史文物》、《新北美誌》等。
sid@artouc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