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藝術駐村在疫情中的轉身回眸: 工藝中心「轉身之藝—從駐村看當代工藝」

藝術駐村在疫情中的轉身回眸: 工藝中心「轉身之藝—從駐村看當代工藝」

當駐村成為藝術家履歷,從移動和駐留中而開啟的文化觀察和互動連結,或選用當地特殊媒材,或以作品反映當地駐居所感等等,由工藝角度和駐村思考出發的展覽「轉身之藝—從駐村看當代工藝」,對於當今的藝術生態,有什麼樣的反思推動潛力?
陳宜艷作品《模糊之境》局部。(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提供)
創立於1954年的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簡稱工藝中心),是文化部位於南投縣草屯鎮的所屬機關,由草創初期的工藝研究班以保存和傳承台灣特有工藝技術、辦理工藝競賽與展覽、加強工藝文化研究,乃至擴大規模推動傑出工藝家認證機制:「臺灣工藝之家」、辦理周末的手作市集等,讓台灣的傳統工藝與設計、品牌化等行銷相關通路串聯,一步一步地積極推廣台灣工藝的發展,開發當代工藝與時下生活和產業文化的各種連結。  
致力於串連台灣與國際藝術村網絡和開發藝術駐村想像的台灣藝文空間連線(Taiwan Art Space Alliance,TASA),此次受工藝中心之邀,聯手推出「轉身之藝—從駐村看當代工藝」大展。讓我們站在南投草屯這個台灣特殊的地理位置,看看當代藝術和國際工藝藝術家來到這裡,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而因為疫情未能前來的藝術家,又對於草屯有怎樣的認識和想像?以及台灣各媒材領域的藝術家,由多元駐村經驗而積累出怎樣的創作能量?
cepo’者播藝術中心的作品《起爐》和《在海邊的生活》展覽現場。(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提供)
展覽分為四大主題,一樓以「連結在地」貫穿全棟和全展核心主旨,一如墨西哥藝術家路瓦.里維拉(Lua Rivera)本次駐村,與搭檔李蕢至兩人於2月份便先到南投進行前置作業:到竹山尋找鮮綠的桂竹、用鞋布料廠的廢料等,結合在地素材並在創作過程中與工藝師們共同討論,邀請工藝中心志工協力共築此件從鳥巢概念發展出的大型編織作品《庇護所》,而此挑高、可互動並穿透工藝中心建築玻璃內外的大型裝置,猶如打破白盒子巨塔的高牆,象徵工藝參與並生根於在地民間生活的跨越性。
路瓦.里維拉作品《庇護所》外觀局部。(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提供)
日籍藝術家中村綾花(Ayaka Nakamura)與搭檔杉原信幸(Nobuyuki Sugihara)則是4月份才抵達南投。對南投在地文化非常感興趣的他們,四處找尋關於在地自然素材、原住民傳統文化與各種歷史的連結而創作《霑舞帽》(Waterdrop Dancing Hat – kilakil -)以帽子為原型的紙織編紐,並以凹凸變化如陀螺、蝸牛殼、田螺、葫蘆、土鍋般的造型,製成如大型長串吊飾,從四樓的樓中樓空間垂掛而下,自然天光伴隨樓層的拾級而上,可見綴飾有飛舞的紙片和竹子等細節。此作命名一如賽夏語kilakil舞帽,為賽夏族矮靈祭中重要的神聖物,讓作品帶有結繩記事的時節感,和天降甘霖般的禪意之美。   
中村綾花作品《霑舞帽》局部。(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提供)
由上述可知藝術駐村中,來到人生地不熟的陌生地,必須在有限時間內認識在地的人事物和文化,現地考察與尋找創作靈感和素材,是駐村藝術家與在地文化連結的重要組成。但因為新冠疫情無法如期前來台灣駐村的日籍藝術家秋山清(Sayaka Akiyama)該如何是好?他一改以往以雙腳認識地方的創作方式,將大家寄往日本給他的創作靈感物件,化為互動式而來的想像創作,讓觀者實際地感受到移動中不同的對話方式,也令人反思到如今在新冠疫情下,藝術駐村會否有其他方式的生成和因應的可能。 
左為曾淑玲的陶藝作品系列,右為秋山清的作品《Yokosuka》。(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提供)
一路從二樓的主題「觀照自身」、三樓「衍生對話」至四樓「重新演繹」。展出包含有王筱璦遊牧行藏和藝術家Tsultrim Norbu Duo所學的掐絲沙畫技法的系列作品,反映出駐村期間因為每個藝術村提供的工具有限,所以藝術家很多時候得就地取材,利用有限的工具製作、挑戰使用新的媒材、學習新的技藝等的相互交流。還有以少見的傳統佛教雕塑所使用的「活脫乾漆」為主要創作手法的夏愛華,帶來天然生漆與麻布層層堆疊出動物乾漆形體的「甦生」系列,以材質與技法的時間性和細膩性,表達集體潛意識的生命狀態。李朝倉《一本書書店  草屯店》創作計畫,以竹子、檜木屑、麻繩與坐椅等,營造一個輕巧幽靜的角落,讓創作回歸與人的連結,邀請觀者參與其中進而細品對於生活體會的凝煉瞬間。
王筱璦以金屬線、金屬板和砂製作的「初」系列作品之一。(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提供)
夏愛華以天然生漆與麻布層層堆疊出動物乾漆形體的「甦生」系列。(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提供)
曾淑玲有著多年、多地的豐富駐村經驗,長期製作生活陶,並致力於提升陶藝中的生活美感和藝術表達的創作趣味。而同為陶藝家的黃偉茜在日本滋賀縣信樂陶藝之森駐村而創作出「不可一世的孤獨」系列作品,而後至印尼加帝旺宜藝術工廠(Jatiwangi Art Factory)駐村,遇見來自世界各地的陶藝家和藝術家,並運用當地特有的露天窯燒創作,帶領在地學童的創作工作坊。主修陶瓷及首飾創作的吳淑麟,在文化交流中將形體和色彩、當代首飾和身體意識相連結,形成獨樹一格的飾品語言。吳竟銍帶來經典的代表作空窗琺瑯雕塑「萬孔集」系列,及駐村時的金屬穿戴雕塑作品。張皓涵「失序」系列延續對於化學物質和疾病等,將不可見的切身存在以分子式和染色病毒體等既抽象又具象化的方式,將生命體的寄生化為視線對象。任大賢帶來有別於以往以鐵條焊接勾勒的線條雕塑,反以減法的方式將石頭雕鑿至剩框限的空間「灰階」系列。
黃偉茜「不可一世的孤獨」系列作品。(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提供)
黃偉茜以陶土製的吉他和烏克麗麗作品《遠方的聲音》。(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提供)
吳竟銍經典的代表作空窗琺瑯雕塑「萬孔集」系列作品局部。(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提供)
此次以工藝和當代藝術的交織交融為核心的「轉身之藝—從駐村看當代工藝」展覽,包羅陶、金屬、竹、布、夯土、春仔花、藏區的掐絲沙畫、琺瑯、石雕、漆藝、編織等各式複合媒材雕塑和傳統工藝的創作,讓觀者看到在地媒材的通同和跨越溝通的潛力。不管是春仔花還是竹編等,在駐村創作中也創造出當代創作者和傳統工藝師相互學習合作的機會,以及工藝媒材一樣可以討論當代議題如性別或傳統等,實用和表達同出一路的可能。此展四層共展出三位國外藝術家,和19位台灣藝術家如陳宜艷、廖幸玲、Cepo'藝術中心、陳穎亭、鄧文貞、陳漢聲、施麗梅、彭譯毅、黃千倫、劉致宏等,一展多樣媒材與創作形式在駐村移動中的生成和勃發。
任大賢「灰階」系列作品之一。(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提供)
施麗梅作品《鳳凰福氣滿堂彩》作品局部。(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提供)
劉致宏作品《聲之形》雕塑系列作品和牆上的《聲音地誌桃園篇:素描》系列作品。(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提供)
展中有些藝術家是當代藝術領域的常客,也有些創作者是首次於白盒子(美術館空間)展出、首次被以藝術家的身分來表述。每層展牆除了主題引言外,還有展出該層創作者的「靈感牆」,諸如書籍、照片和手稿等等,一如對於駐村中創作思維的生長和回顧,讓觀者一窺創作的點滴萌芽過程。在此一展覽脈絡的思考下,讓人不禁思索到帶有強烈身體感的工藝創作經驗,不只是作為穿戴首飾、竹編器皿、草編帽子或乘涼空間,實用性和功能性的家具或日用品,在與全球化之下當代藝術展示脈絡的交疊中,物件在展示上更凸顯其本身的材質性,和作為雕塑和美學傳達物件的存在,如視為生活中的軟雕塑或架上呈現的視覺形式等等,一反過往觀者對於工藝展覽成排玻璃櫃的創作型態和展示,也由此開啟了工藝創作不同的視野與思考眼光。
張皓涵的當代金屬飾品設計「失序」系列作品之一。(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提供)
彭譯毅作品《兜》展覽現場。(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提供)
何謂當代工藝,在藝術家和雙年展的全球大移動中,新的刺激、新的體驗、新的交流等等不斷地在世界各處發生,展覽最末展出駐村藝術家的交換禮物,和精選全球工藝相關的駐村資訊和書刊等,讓觀者看到藝術駐村的龐大能量:實際的駐村結合城市文化觀光旅遊資源的串連,使其不只是匯聚全球藝術家的創作基地,也是參觀體驗藝術與生活密切不分的重要文化據點。位於工藝中心工藝文化館的「轉身之藝—從駐村看當代工藝」,自然光配合自然材質的親和力,以及層層長方形環繞式空間的舒適親人,漫步其中聽到每層展場中駐村藝術家訪談影片靜靜的說話聲,和館外鳥鳴蟬響的淡淡聲響,一如此次展覽策展人洪秉綺和台灣藝文空間連線團隊,及參展藝術家對於駐村創作談及的核心:思維的轉換/轉身。在疫情稍歇後的台灣,此展的亮相,也讓人將當代藝術的關注焦點南移至許久不見的工藝中心,並進一步讓觀者重思當代工藝、設計及文化之國際交流,於台灣的藝術駐村中有著怎樣的潛力資源和發展可能?工藝、文創、設計、文化等台灣品牌會有何長期發展的觸角?而此展會否帶有推動和影響國立臺灣工藝研究中心未來定位方向的助力?皆讓人拭目以待。  

「轉身之藝-從駐村看當代工藝」展

展期:2020.05.02-10.18
地點: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工藝文化館
地址:南投縣草屯鎮中正路573號

 

林雅綸( 2篇 )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