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敞開生態系的流動想像:2023台灣藝術進駐聯盟年會「閱讀藝術生態系-創造未來和反思當下」側記

敞開生態系的流動想像:2023台灣藝術進駐聯盟年會「閱讀藝術生態系-創造未來和反思當下」側記

Notes from Taiwan Art Space Alliance Annual Meeting, “Realizing the Ecosystem of the Arts - Creating the Future & Reflecting the Past”

延續去年討論藝術產業、工作者及藝術進駐機構/計畫,在全球疫情衝擊下所面臨的挑戰與策略思考,今年「2023台灣藝術進駐聯盟年會」以「閱讀藝術生態系-創造未來和反思當下」為題,邀請來自海內外的講者群,分別從藝術生態系中所處的創作端、商業端,甚至斜槓其間的角度進行分享,同時也借鏡藝術季、藝術組織與媒體等案例,從組織機構營運的面向,重新思索藝術進駐的重要性和關聯性,試圖建構一套屬於藝術進駐的方法。

「2023台灣藝術進駐聯盟年會」(簡稱TASA年會)於9月16日、17日在臺南蕭壠文化園區展開。延續去年討論藝術產業、工作者及藝術進駐機構/計畫,在全球疫情衝擊下所面臨的挑戰與策略思考,今年以「閱讀藝術生態系-創造未來和反思當下」為題,邀請來自海內外的講者群,分別從藝術生態系中所處的創作端、商業端,甚至斜槓其間的角度進行分享,同時也借鏡藝術季、藝術組織與媒體等案例,從組織機構營運的面向,重新思索藝術進駐的重要性和關聯性,試圖建構一套屬於藝術進駐的方法。

延伸閱讀|集「眾」之力打造未來想像生態系:台灣藝術進駐聯盟年會「眾裝上陣」探討後疫情時代藝術新視野

「2023台灣藝術進駐聯盟年會」開幕現場合照,由左至右依序為講者Qenji Yoshida、林浿安、Chongtham Jayanta Meetei 江譚佳彥、龔卓軍、陳明惠、謝仕淵、李曉雯、黃星達、Jongsuwat Angsuvarnsiri、彭奕軒。(台灣藝文空間連線提供)

蕭壠國際藝術村的國際交流與在地扎根

首日活動由臺南市文化局長謝仕淵的演講揭開序幕。提及蕭壠的場域特殊性,謝仕淵指出蕭壠在千百年前就是臺灣原住民重要的生活場域,也是荷蘭統治時期,臺灣面對外部世界很重要的舞台;如今的園區更保留了日據時期用作糖廠空間的館舍建築。蕭壠所擁有的文化底蘊,不僅足以向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們,訴說臺灣文化的獨特性,也提供了駐村藝術家透過創作,與在地歷史、空間產生互動交流的養分,未來也將持續致力尋找藝術家跟在地學生的交會可能。最後,謝仕淵更透露臺南市政府預計將擴大「蕭壠十四倉」(園區前身是由14棟倉庫所組成的臺南佳里糖廠倉庫群)的園區範圍,繼續從硬體跟軟體兩個面向,支持蕭壠國際藝術村的發展。

蕭壠文化園區地圖。(© 蕭壠文化園區)

延續謝仕淵對蕭壠文化園區的歷史背景介紹,現為蕭壠國際藝術村策展人暨國立成功大學創意產業設計研究所副教授的陳明惠,深入梳理蕭壠國際藝術村成立至今的發展。蕭壠國際藝術村於2013年成立,駐村計畫透過每年的公開徵選(Open Call)、友好機構選薦,以及不定期與臺南新藝獎合作,提供駐村保障名額等方式進行,迄今已累積來自世界各地26個國家、約150位藝術家參與。蕭壠國際藝術村成立不久,便積極尋求與國際機構的交流可能,期間陸續與奧地利薩爾斯堡文化廳(2014-)、美國紐約「COPE NYC」(2017-)以及南韓光州市立美術館(2018-)等機構建立合作關係,每年互相薦送藝術家前往當地駐村創作,逐漸搭建起多元的國際交流網絡。

蕭壟國際藝術村與國內、外單位的國際交流網絡與起始年代。(截圖自陳明惠演講簡報)

在即將迎來「臺南400」之際,蕭壠國際藝術村也推出「當海洋相遇─臺荷跨海交流藝術特展」,邀請觀眾透過當代藝術創作,審視與再現臺南過去400年的轉變,探討在政治、經濟因素下自願或被迫的人類全球移動,及其所導致的文化、美學與空間景觀變遷。

看見差異與需求,找尋一起工作的方法

寶藏巖國際藝術村前任總監李曉雯分享今年9月參加國際藝術組織「Res Artis」(RA,註1)年會的交流經驗。2023年適逢英國重要藝文機構「ACME」成立50週年,RA年會不僅首次移師英國東倫敦舉辦,年會主題也呼應ACME推展藝術駐村計畫時的核心關懷——如何「跟藝術家一起工作」——定為「Mind the Gap: Designing residency for everyone」(留心差距:為每個人設計的藝術進駐計劃),試圖探討藝術村、藝術家等不同角色彼此之間的gap為何?又該如何讓這些gap縮小,甚至消除?

世界各地已經有許多藝術進駐組織正為此努力,如「ARTISTS at RISK」(AR)會因應各地戰事或天災的發生,彈性調整駐村申請門檻,以期協助流亡藝術家在新環境繼續創作,找到可相互支持的社群;「MOTHRA」為了滿足創作者兼顧子女照護與藝術創作的需求,致力為育有兒女的藝術家提供能安心創作的駐村環境;「ActionSpace」則藉由與大英博物館(The British Museum)等國際藝術機構合作,為患有學習障礙但仍擁有強大創作能量的藝術家提供舞台。最後,李曉雯指出藝術村應該先意識到每個人的個體差異、乃至認知差異,再針對駐村藝術家各自的需求,提供相應的資源協助,以實踐「equity」(立足點平等),真正朝向「文化平權」邁進。

為了延續對這些議題的討論與關注,李曉雯透露目前已經爭取到在2024年於臺北舉辦RA年會,屆時,RA年會將與TASA年會一同舉行。

李曉雯指出藝術村應該先意識到每個人的個體差異、乃至認知差異,再針對駐村藝術家各自的需求,提供相應的資源協助,以實踐「equity」(立足點平等),而非「equality」齊頭式平等)。圖片來源:Robert Wood Johnson Foundation/International Women’s Day。(截圖自李曉雯演講簡報)

藝術進駐如何為商業畫廊帶來可能

以家族收藏起步的商業畫廊,為何會選擇發展藝術進駐計劃?泰國SAC Gallery總經理Jongsuwat Angsuvarnsiri表示,駐村藝術計畫有助於SAC Gallery結交來自各地的藝術家,除了前來駐村的藝術家,畫廊也會因應需求,協助媒合在地的工作室、藝文空間或藝術家,與他們建立合作關係,這使得畫廊的社交網絡日益茁壯,更能從中尋找適合長期合作的潛力對象。

SAC Gallery的駐村計畫從2017年開始舉行,每年的駐村計畫都會設定不同主題並舉辦展覽,而這也為畫廊帶來了許多國際交流與合作機會,像是第四檔駐村展覽「AIR POLLYTION PM2.5」與法國大使館合作舉辦;第六檔展覽「GHOST & SPIRITS」則促成他們與澳洲藝術委員會合作的契機,並獲得資金支持,得以持續與來自澳洲的藝術家進行交流。未來,Jongsuwat期待能為藝術家的作品賦予更多的市場性,並提供更多元的駐村計畫,開放策展人、藝術評論家、藝術研究者等對象前來駐村。

延伸閱讀|【曼谷藝術空間春季連線】從SAC gallery的兩個展覽看泰國藝術現象

SAC Gallery執行藝術家駐村計畫時的活動紀錄。(截圖自Jongsuwat Angsuvarnsiri演講簡報)

游移在角色光譜間,多元樣態的空間經營

2019年,彭奕軒以成員制的形式集結一群藝術創作者,在臺南成立「節點」。節點以全自營的方式,至今已累積舉辦47個不同的展演活動,包含與香港藝術工作者一同推動「過海的」駐村藝術計劃,與海內外創作者合作的「節點臨時考」等等。如今,即將邁入成立五週年,彭奕軒透露可能會有新的轉型方向產生,但不希望朝向商業路線。他認為「節點」不一定要依附著空間,它可以移動或成為機構,也可能成為一種方法。

「土星」則是2014年由彭奕軒與陶藝創作者黃虹毓夫妻二人共同成立的品牌,希望最終能發展成專業的駐村機構。2019年他們成立「土星工作室」並推出「協作計劃」,運用土星成立以來蒐集土壤特性、陶瓷燒製等數據所建構的資料庫,協助藝術家創作。至於今年2月甫成立、具商業性質的「應力空間」,則代表著土星下一個階段的發展——展現過往合作的成果,更全面推廣陶瓷藝術。

延伸閱讀|創作者/經營者/協作者:彭奕軒與節點、土星,及其作品

今年2月甫成立、具商業性質的「應力空間」,代表著土星下一個階段的發展——展現過往合作的成果,更全面推廣陶瓷藝術。(截圖自彭奕軒演講簡報)

面對兩個空間的差異性,與談人劉星佑指出,即便是由藝術家組成的團體,終須面臨怎麼跟機構對話的挑戰;而面向市場的商業畫廊,也還是需要藉由駐村等方式,與藝術家建立密切的交流。正如本次年會主題,因為這些角色都是藝術生態系的一環,不論生態系怎麼發展,藝術家與機構之間的對話仍然是重要且必需的。

延伸閱讀|創造下個時代的新集結

「2023台灣藝術進駐聯盟年會」第一天活動現場,在專題演講過後,與談人劉星佑(右一)與講者彭奕軒(右二)以及講者Jongsuwat Angsuvarnsiri(左二)進行交流對談。(台灣藝文空間連線提供)

在串聯與合作之上,打開流動想像的藝術進駐

除了提供實體空間的藝術進駐機構之外,第一天的年會也邀請到兩位來自非典型藝術組織的講者,分享他們的組織如何在流動、不特定的場域中持續運作,為藝術家提供協助。

湄公河文化中心(MCH)最初是以東南亞各國與臺灣作為主要服務範疇的藝術交流組織。成立6年多來,MCH透過國際串聯合作的方式,推動社區合作實驗計畫等,以回應夥伴們在專業發展上的需求,逐漸形成遍及14個國家的藝術交流網絡,累積超過180位固定參與的夥伴。MCH總經理暨國際生活藝術組織常務董事Frances Rudgard表示,MCH希望能支持網絡內的夥伴,用藝術改變社會與世界,朝向更多元永續的方向前進。

在社區合作的實驗計畫中,來自各區域網絡的夥伴在加入時須提出明確的目標計畫,初期透過工作坊、線上分享等方式交流、精進彼此的藝術工作方法;中期邀請資深藝術社區工作者擔任輔導角色,確保參與者跟上各自的計畫進度;後期則提供資源,讓夥伴進入社區實踐計畫,並相互交流寶貴的經驗。Frances強調,雖然每個夥伴都有藝術方面的專業背景,但MCH關注的是藝術與社區的交集,也期待創造不同社區網絡之間的合作可能。

在湄公河流域的國家,因為缺乏官方支持,相關制度的建置也不完善,因此有很多獨立藝術工作者。據MCH的調查有70-80%的受訪者,在生存、資源取得甚至社群網絡建立上都面臨困難,因此MCH希望扮演為他們搭建起交流網絡,提供支持的角色。(截圖自Frances Rudgard演講簡報)

來自日本大阪的藝術家Qenji Yoshida曾於2018年到臺北寶藏巖國際藝術村駐村,並參與了當年的TASA年會,回到日本後也參加了京都的RA年會。Qenji表示,這兩場活動分享的許多藝術進駐組織與實踐案例,啟發了他創立藝術交流組織「TRA-TRAVEL」(簡稱TRA),並決定採取不需要擁有實體空間,而是透過與不同單位建立友好關係、借用空間的運作模式。

與TRA合作的單位,除了藝術駐村中常見的藝術機構、藝術家自營空間外,也不乏旅館、酒吧等商業空間,甚至還有近年盛行的共享空間。Qenji認為,透過與不同類型的場地方合作,反而能讓活動變得有趣,創造外部社群與當代藝術社群之間的連結。或許也因為這樣不設限的駐村形式,TRA每次公開招募駐村都有將近200人報名,連日本的馬尼拉基金會都找上他們,主動提供經費,只希望TRA開放一個駐村名額給菲律賓藝術家。

Qenji觀察到多數與藝術家對談的活動,都帶有嚴肅、緊湊的氛圍,反倒是會後才能跟藝術家自在地交流,於是TRA與當地的文青酒吧合作舉辦「BEER WITH ARTIST」活動,透過直接舉辦「會後會」形式的活動,打造令人放鬆舒適的交流環境。(截圖自Qenji Yoshida演講簡報)

藝術轉動社區:倡議型藝術季的行動實踐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教授龔卓軍,以「2022Mattauw大地藝術季」的策展工作方法進行分享。他提出面對危機的時候,機構常常是無力的,需要聽從國家的命令,因此大地藝術季的團隊,以非機構式的「meshwork」(團絡)與「slime mold」(黏菌體)兩大關鍵所組成。

2022Mattauw大地藝術季的過程設計。(截圖自龔卓軍演講簡報)

2019年至2021年,策展團隊如活性黏菌組織一般,自主發起「獵人帶路」展開全流域的行走,同時尋找被遺忘的古老地名、域名,這也是「曾文溪的一千個名字」之起源。期間,還與上中下游小學串聯,帶孩童走入森林、共同製作「小事報」;邀請不同背景的人扮演多元物種角色,發表對溪流、河川治理想法的「萬物議會」等等。這些團絡活動皆以自主、共伴的方式來確保策展團的成長,不急著投入創作,而是在途中逐漸醞釀、形成最終的作品。對於未來的大地藝術季,龔卓軍期待在黏菌體跟團絡的運動之中共行共做,朝向流域共同體的藝術發展。

延伸閱讀|策展的生態存有:兼論「曾文溪的一千個名字」

「2023台灣藝術進駐聯盟年會」第二天活動現場,由左至右依序為講者龔卓軍、與談人陳明惠,以及講者吳瑪悧。(台灣藝文空間連線提供)

藝術家吳瑪悧借用法國哲學家傅柯(Michel Foucault,1926-1984)所提出的「異托邦」(Heterotopia)概念,詮釋近年對藝術村的思考轉向——應該是介於真實跟虛幻之間,帶來擾動跟質問知識的可能所在。(註2)吳瑪悧提出,藝術進入「社區」通常是進入資源缺乏或發展前景不明的社區,試著帶來擾動、產生更多可能性,不一定是地方上所期待的實質效益,也因此在各地廣辦藝術節的同時,對於藝術/藝術家何以為繼;地方藝術節如何與既有在地資源串接,並持續發展,都值得更多的關注與思考。

2006年吳瑪悧策劃「嘉義縣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起因於她認為藝術應該進到社區,讓藝術家去面對臺灣社會真實的問題。當時陶藝家蔡江隆的進駐,影響了梅山鄉太和村發展出獨特的茶席文化。2009年的八八風災,更促使太和居民主動思索茶產業與自然的關係,決定改用野放茶的友善自然農法。雖然藝術行動早在2007年結束,但太和村的案例充分展現出藝術帶來擾動、轉動社區的可能性。

為藝術除魅、面向大眾的多聲部藝術推廣

作家朱家安自2021年起受兩廳院委託製作Podcast節目《好哲凳》,向大眾推廣藝術與哲學。節目的選題可以分成兩個面向,第一種是與藝術和哲學相關、基礎且通用的命題;第二種則是跟具體特定的藝術類型/議題有關,朱家安以「近視也是一種身心障礙嗎?」單集為例,提出眼鏡明顯是人類的輔具,但現代社會不會把近視當作一種身心障礙,這背後可能與人類天生的本質能力,以及現代社會的面貌有關。不過現代人忙於生活,可能沒有餘裕去思考這樣的議題,因此《好哲凳》試圖透過選題去激發聽眾思考,並從中發現哲學與藝術之間的共通點——引導人們看向社會不鼓勵你去看的地方,鼓勵人們去思考、嘗試各種未知的事,看見生活中更多的可能性。

朱家安認為《好哲凳》計畫最重要的面向可以歸結為「藝術溝通」。哲學命題跟藝術作品都常被認為難懂,很多時候是因為一般人沒有感受到它們與自身的關聯性,因此在規劃上,他會讓藝術家在節目中扮演藝術溝通的角色,藉由訪談的過程展現出藝術家思考的方式,以此彰顯藝術背後可貴的洞見和反思,拉近藝術與觀眾的距離。

《好哲凳》節目選題的第二種方向,是跟具體特定的藝術類型/議題有關,例如「近視也是一種身心障礙嗎?」,期待以此引導人們看向社會不鼓勵你去看的地方,鼓勵人們去思考、嘗試各種未知的事,看見生活中更多的可能性。(截圖自朱家安演講簡報)

典藏雜誌社總編輯嚴瀟瀟首先簡述典藏雜誌社的發展歷程:《典藏藝術》自1992年創刊,歷經讀者分眾化,先是分刊為《典藏.古美術》《典藏.今藝術》,又因應時下藝文生態變化,接連發行瞄準特定受眾的數本刊物。2018年成立網路媒體《典藏ARTouch》,透過社群媒體與Podcast節目《ARTbience.藝術環境音》與讀者互動溝通,並於近兩年正式推出會員制功能與會員電子報。

藝術媒體要能走得長遠,營收也是重要的一環。媒體的營收模式也反映出當時代的社會與產業變遷,傳統的媒體營收以單頁廣告、廣告文章產製為主,當代則逐漸發展出講求使用者體驗的功能與服務;內容載體也從傳統的分眾演變為當代的多聲部。在不斷轉型的同時,嚴瀟瀟認為媒體人應持續思考作為媒體的責任與義務,為媒體「祛魅化」,跳脫既定的價值觀取向,以跨越差異性的傾聽,促進跨界的協作,減少對立。

嚴瀟瀟認為生態圈中的媒體不僅身兼記錄者、評析者的身份,也需要在工作過程中不斷以自我內心和輿論聲音交互衡量拉扯,來決定媒體報導的走向,以此為生態系創造更多的發展空間。(截圖自嚴瀟瀟演講簡報)

2016年「利澤國際偶戲藝術村」於宜蘭成立,為亞洲第一座「當代偶戲特色園區」,目前與「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以相互分工的模式共同經營。藝術村的營運可分為國際交流、社區藝術、藝術節慶與人才培育等向度。國際交流方面以藝術駐村計畫為主,至今已累積59位駐村藝術家;疫情期間因實體交流減少,藝術村轉而投入東南亞偶戲發展的研究,於2021年發起「東南亞偶朋友」線上藝術節;同時連結駐村藝術家舉辦線上交流會議,並持續參與世界偶戲聯盟(UNIMA)所籌組的線上會議。藝術村也透過常態性辦理社區共融藝術學習課程、社區劇場、推廣偶戲互動教育等活動深耕在地,最終將駐村、校園與社區藝術的交流成果匯集於品牌藝術節「利澤偶聚祭」中,一同向大眾呈現。

為了朝向國際級當代偶戲創發交流平台的目標邁進,執行長金崇慧透露,藝術村計畫在2025年將現有的「國際偶戲職人學校」擴大發展成「當代偶戲教育研究發展中心」,系統性地研究、整理偶戲相關理論與實務,並開辦各式相關的幕前、幕後課程,培育全方位的偶戲創作者。

年會最後在Jongsuwat的致詞下圓滿落幕。Jongsuwat表示,在參與兩天的活動後,使他感受到所有與會者都共處在同一個生態系之中,透過交流也讓他更深刻體會多元、平等,以及藝術共融這類在泰國比較少接觸到的概念,同時也看見每個人是如何透過不同身份角色,參與在藝術生態系之中。他相信藝術創作的過程跟結果是同樣重要的,特別是如何在結束後持續發揮影響力。如同藝術家雖然會在駐村結束後離去,但我們也可以去思考,如何在藝術家離開後,持續創造更多的交流關係。同時,他也期待透過本次TASA年會所促成的交流可以延續下去。

「2023台灣藝術進駐聯盟年會」活動主視覺。

註1 Res Artis(RA)成立至今已30年,會員皆為藝術村或是具有藝術進駐計劃的組織成員。為促進藝術村社群間的交流,提升藝術工作者的「文化行動力」(cultural mobility),每年都會舉行年會,匯集各式各樣的藝術家、策展人、藝術創作者一同參與,分享不同角色身份在藝術產業生態中的工作方法,以及對於藝術的觀點與理解。

註2 引用自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王志弘研究內容。

蔡昕縈(Tsai, Hsin-Ying)( 19篇 )

典藏ARTouch社群編輯(FBIGX),藝術世界潛水員,透過寫字滿足求知慾。信箱:singing@artouch.com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