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後)疫情時代新的近身關係,從「思辨之夜」看向全球未來

(後)疫情時代新的近身關係,從「思辨之夜」看向全球未來

New Close Relationship in the (Post) Pandemic Era, From “La Nuit des Idées” to Global Future

2021年,法國思辨之夜以「Proches 」(近身)為題,同時延續前幾屆思辨之夜的主題——2018年「讓想像力奪權」、2019年「面向數位浪潮」、2020年「與自然共生」,探討於全球社會劇烈變化,所產生的驟變浪潮。

自2016年起,每年由法國發起的全球性活動「思辨之夜」(La Nuit des Idées),邀請不同領域代表性人物探討未來趨勢和思潮,並帶領社會大眾同聚一堂辯論思考。思辨之夜的核心概念源自法國悠久的人文脈絡,法國在台協會主任公孫孟(Jean-François Casabonne-Masonnave)表示:「法國熱愛人文與哲學思辨,藉此在公眾自由的表達中尋找社會共識,因而思想的交流與辯論,以及各種想法的交換,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發起全球性的24小時不間斷活動,擴及各國於各面向的議題討論,期待透過思辨,推進人們與社會創新,開啟多元面向的知識交流。

2021年,法國思辨之夜以「Proches 」(近身)為題,同時延續前幾屆思辨之夜的主題——2018年「讓想像力奪權」、2019年「面向數位浪潮」、2020年「與自然共生」,探討於全球社會劇烈變化,所產生的驟變浪潮。(文化部提供)

回應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COVID-19)大流行、黑命攸關(Black Live Matter) 維權抗爭運動、白俄羅斯(Belarus)民眾反抗運動,以及黎巴嫩貝魯特地區大爆炸、各地街頭反抗疫情限制等,各式社會事件重燃社會張力,改變了人與人彼此間的關係,如:1.5公尺社交距離成為新生活模式、親密關係的侷限、全球化逐漸緩慢等,無疑在「重新洗牌」的一年,且面對難以預測的未來,2021年,法國思辨之夜以「Proches 」(近身)為題,同時延續前幾屆思辨之夜的主題——2018年「讓想像力奪權」、2019年「面向數位浪潮」、2020年「與自然共生」,探討於全球社會劇烈變化,所產生的驟變浪潮,使得人們生活模式與關係抵抗衝突中持續被掏洗、演化成不同的樣貌,邀請大眾一同思辨當代社會模式中個體與集體關係的轉變、全球經濟與社會在危機之中需要的新團結模式,乃至討論藉由數位科技加速生物控制的進程。

2021 思辨之夜 La Nuit des Idées 後疫情時代生活指南全程影片連結>>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ArtSpaceAlliance/videos/231914241855820

有一說疫情造成停滯的一年,也有另一說2020年是世界重新建構的一年。這場疫情大流行改變了全球經濟、政治與交通,且個人於工作、人際交往與中長程的未來規劃重新調整。然而,無疑因劇烈的加速轉變,促使現今社會虛擬世界於實體世界再次強化,甚至逐漸取代實體世界,因為疫情當前唯有保持社交距離才是安全。雖說科技讓人們彼此能夠接近交換意見,卻也需再次反思疫情所產生的劇烈轉變對日常生活產生何種影響,基於此我們又能「近身」到什麼程度、科技又能協助我們接近到什麼程度?我們與他人之間的關係比以往更為重要,當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因著科技與疾病重新改寫,人們的生活習慣、工作模式亦勢必做出調整。因此,2021年在台灣,如公孫孟所言,今年在疫情大流行的當下,唯獨台灣能夠實際、親身聚集討論,更呼應主題「近身」,故映照當前社會以「後疫情時代生活指南」為題,環繞「疫情下的資訊倫理隱憂」、「後疫情的新常態:受危機驅動的文化、創新及創意」、「社會參與及社會距離」、「生活零距離:數位線上與實體距離」及「在地與國際」幾大主題,透過這些關於人類身、心、靈狀態息息相關的議題,一同探討疫情時代對於現實日常生活所帶來的影響。

法國在台協會主任公孫孟(M._Jean-François_Casabonne-Masonnave)於2021「思辨之夜」致詞。(文化部提供)

疫情下的資訊倫理隱憂

隨著科技的進步,卻沒有為人類帶來緩慢的生活,則帶領人類走向了永無止盡的忙碌,所感受到的壓力與緊張感加劇。如茱蒂・威吉曼(Judy Wajcman)所撰寫的《縮時社會:奪回遭科技控制的快轉人生》(Pressed for Time: The Acceleration of Life in Digital Capitalism)一書中所提及,人類成為新興溝通裝置的人質,科技體驗加速了人類生活,對於時間的自主權被剝奪,難以覺察對於間的流逝,社會快轉不斷的快轉、失速狂奔,這樣的生活型態完全打破經濟學家凱因斯(John Maynard Keynes)於100年前對於科技將為人類帶來更多時間的說法。數位科技已經於人類生活與人際關係中舉足輕重。然而,現代化的科技社會支配著人類社會,不僅於時間上,更控制著生物特徵,各類設備對於「人」的分類與監視,人成為一種資料與數據的累積。回顧2010年左右,資料訊息與量化生活等概念成為現實時,社會開始透過各類監控生理數據的裝置搜集生物特徵,以及使用科技產品而產生的各類數位足跡,堆疊成為「個體」的行為與樣貌,人類從設計者轉變為被收集的資料數據,而這樣的情況有可能導致如凱西・歐尼爾(Cathy O’Nell)曾於《大數據的傲慢與偏見》(Weapons of Math Destruction: How Big Data Increases Inequality and Threatens Democracy)中提到:「一體兩面的大數據一不小心就可能成為毀滅性的武器」。

2020年起,疫情爆發,各國政府因爲求控制疫情擴散,進行實施的生理監控,也成為人類生活的雙面刃,因為了國家與絕大多數人的利益著想,隱私已不再存在,這樣的情況於許多國家都可見一般,台灣也不例外。此次講者法國數位科學科技倫理反思委員會(CCNE) 主席克勞德・齊許奈(Claude Kirchner)與g0V零時政府共同創辦人王向榮提到,多數國家為有效控制與追蹤潛在染病人員,一抵達國界時,透過資料填寫、手機號碼訊號位置的三角定位與GPS追蹤、每日的電話監控、大規模的城市監視器,以及識別與區域中其他智慧型手機接近程度等,甚至將人藉由二維碼進行分類,網絡般的數據收集所造成的是「資料隱私權」與「身體健康權」被強制剝奪。然而,面對如此強硬、侵入式的資料搜集,相對的法律保障卻難以跟上腳步,造成眾多數位倫理議題(註1)。

主持與談人耿一偉及李慕約公司共同創辦人王向榮在專題講座「在防疫與資安之間」進行綜合討論。(文化部提供)

在生物訊息收集與隱私權剝奪一事,反觀如英國等國,雖政府鼓勵大眾下載使用非官方私人開發的APP,英國國家醫療保健服務(National Health Service,NHS),並沒有強制人民使用。如此兩樣情的生活樣貌,取決於民族文化脈絡的差異、對於政府的信心程度,以及對於個資與隱私的追蹤認知觀點等面向上的不同。然而,也正因為沒有強制的束縛,而導致疫情快速的升溫。另一個案例則是「配戴口罩」一事,在思辨之夜的小組討論中,有位長年於英國定居的成員分享,英國人因為文化及對自由的堅持,對於台灣人被規定於公共場所必須要配戴口罩感到惋惜。在此討論中,可觀察到英國人並非將公衛利益擺在其優先順序,而延伸產生群體價值與個人價值的矛盾衝突。

由此可知,因疫情延伸之行為監控,考驗著各國在個人反思與政府衛生政治決策的能力,又如齊許奈在演講中提到,如何讓社會大眾理解並自願遵守這些協議的重要性,如何有效的溝通,如何提升對於數位科技的素養,以達到私人生活與尊重他人生活的平衡點。這些都凸顯常設性思辨機構的重要性,以盡可能地將專業知識和公民社會連結一起。

(後)疫情的新常態:數位虛擬與實體距離

如前段所觀察,因為控制疫情的擴散,數位科技成為距離的管理、行動的管理的最佳應用,同時,因為隔離與諸多限制加速的數位化的應用,產生了社交環境的數位變革,人與距離重新被地位,交流與隔離媒介的關係也產生了變化,數位虛擬不僅逐漸取代現實生活,零接觸的數位生活儼然成為一種文化。然而,當虛擬世界取代現實日常時,原有的社會網絡與人際關係是否也被重新定位,進而導致人與人的親密關係產生改變?法國UTC大學開放政府研究學者克萊蒙・馬畢(Clément Mabi)於演講中提到數位生活取代現實日常,於社群領域的實踐面向上,人們能否遠距經營友好關係?在建立默契及更廣泛同理心面向上,共在(co-presence)又佔有何種地位。

「思辨之夜」工作坊分享討論。(台灣藝文空間連線提供)

在社交隔離時代,雖實際人際間的互動減少,然而為維繫社群網絡關係,轉而於社群媒體上大量互動。據eMarketer於2020年針對疫情間於美國使用社群軟體的調查報告US Social Media Usage Report(註2),美國成年人使用社群軟體的時間比2019年平均增加7分鐘,且使用會議軟體如Zoom及視訊通話的時間更長。且據金賽性、性別與生殖研究中心( Kinsey Institute for Research in Sex, Gender, and Reproduction) 針對COVID-19下性與關係的報告(註3)指出,疫情導致人們逐漸寂寞,面對寂寞狀態,相較於穩定的交往關係,對於短期約會與訊息互動需求的人數上升。這些情況也能於交友軟體Tinder的使用率觀察到,抑或在社群軟體中的新趨勢——新冠式取暖(Corona Cuffing)(註4),這股「補償式交友」的需求反應了在社交距離限制增強人們怯弱與孤獨感,對於當前社會人們對於親密關係的極度渴望以及情感依賴。

實體距離無預期的不斷擴增,在人際交往上,也扭轉了原本社會因網路時代而盛行的勾搭文化 (Hookup Culture),現在人們更願意花時間聊天,與人交往的時間緩了下來,發展有意義的對話,對一個人深入了解,「慢約會」(Slow Dating)的相處更能與人建立默契與分享時光。這波疫情新常態,也不禁讓人反思如電影《雲端情人》(Her)的模擬/虛擬的代理情感,真能取代真實關係?這樣的虛擬「共在」(co-présence)能夠填補身體感官的直接接觸與真實情感交流,數位虛擬是否真能拉近現實中的實體距離?然而,僅止於文字與視訊上的相互慰藉使得當代親密關係走向「工具化」,這種因虛擬拉開的距離,也使得許多人際關係,如情侶、夫妻、家人、朋友等關係,逐漸「陌生化」,看似依舊透過虛擬仍舊可持續互動,卻僅只停留在表面,既熟悉又陌生的人際關係,實體距離與近身關係逐漸碎片化。

與會者針對思辨之夜探討之議題進行分組討論,啟發出更多思考及想像。(文化部提供)

新溝通模式:受危機驅動的文化、創新及創意的社會參與

疫情期間,除了因為隔離引發社會動盪、親密關係轉變、職場生活失序與實體教育中斷外,也有許多公共空間關閉,如劇院、電影院、音樂廳與酒吧等,現實生活實踐逐漸趨緩,甚至停滯。然而,如馬畢於演講中提到疫情期間的文化實踐,反映數位虛擬空間,如影片的消費行為爆炸性成長,數位模式取代了劇院和電影院;於政治實踐面向上,則該省思在不在場與非近身情況下,人們如何實踐公共辯論與落實集體交換意見。新型態的「近身」又將如何被實踐?在這波「新常態」中於工作、教育、生活休閒娛樂面向上發展何種新可能?

「思辨之夜」工作坊分享討論。(台灣藝文空間連線提供)

疫情確實衝擊全球經濟,各產業無非要於此疫情下持續運作,為了實踐/仿擬日常現實生活的實體交流、生活零距離,借重數位科技重新省視生活價值與合作參與模式,成為創新和加速的驅力。如致力於新創社會服務的法國自由生活實驗室(Liberté Living-lab)育成中心共同負責人盧迪・龔彼耶(Rudy Cambier)於演講中提到人與人的實際交往變得困難,且許多個人、產業與國家面臨經濟危機,需要迅速轉型,透過創新設計開發將減輕全球災害的負面影響。因此台灣工研院產科國際所提出之「0接觸經濟」(0-Touch Economy)與「0距零創新」(0-Distance Innovation)推進當前各產業主要思考,並進行業務轉型與轉化工作流程,遠距協作的數位科技如何保有「以人為本」的溫度,體現人與人在現實空間中的實際互動,且仍保留即時性,亦可追蹤與管理。這些挑戰使各產業聚焦於(後)疫情時代生活型態的改變,重新開發與應用使用者介面與服務模式,創造更具「體驗式」與「身歷其境」的參與——如工研院產科國際所提倡「遠在雲邊,盡在眼前」(Physically Separated But Virtually Connected)的概念,在空間、產業、作業與市場等面向上進行創新,如整合虛實科技(AR/VR/XR)開發虛擬旅遊(Virtual Tourism)、線上會議軟體的開發(Zoom、Cisco Webex、Teams、Breakroom等)、Netflix發起的Netflix Party即時共同欣賞並討論電影、醫療需求的創新(口罩地圖、群組即時遠距健康照護平台Group realtime telehealth care platform,GRTCP)等。這樣的虛擬模式也影響了如藝術參與,在思辨之夜工作坊的參與成員提到雖數位科技提供更好的觀賞品質,卻少了許多互動性與即時性,以及藝術的在場感受,身體感受是分離的。因此,此現象也加速開啟新型態的創作模式,與各產業異業合作的可能性,如藝術家周書毅影武者系列作品《留給未來的殘影》、舊金山現代藝術博物館(SFMOMA)虛擬博物館的應用「#MuseumFromHome」等計劃,這類新型態的數位參與,也將培養新的觀眾與發展新的產業鍊。

思辨之夜 : 台灣導演陳芯宜與舞者與編舞家周書毅的採訪。(©法國在台協會)

除此之外,新數位應用使人與人在疫情期間依然能維持社交聯繫,如法國數位團結(Solidarité Numérique)線上平台,提供大眾於疫情隔離期間、宵禁限制、遠距工作或被孤立時刻,能夠於此平台上尋找支持與彼此相互連結,包含:醫療資源、教育資源、建立社交聯繫與購物互助等,諸如此的許多合作內容與應用,皆很快速地被付諸實踐。再者,因當今生活型態轉變,如Clubhouse的新型社群媒體也如春筍般興起,Clubhouse彷如倫敦海德公園(Hyde Park) Speaker Corner 的線上版本,使用者可以自由加入任何房間(Room),參與各類議題討論,提供民眾公開演說發表與表達自身理念的空間,同時,藉此也可尋找社會網絡的心理支持,這類平台有幾項特性「體驗的新鮮感」、 「互動性」與「共同創造內容」,或許正因為這些特性,人們在虛擬世界有更大的動力接觸新知、創造新連結與新溝通模式的嘗試。

法國數位團結(Solidarité Numérique)線上平台。(©Solidarité Numérique)

然而,雖數位科技開展了新的生活樣態,然而又該如何落實數位平權?如龔彼耶接續提及這波數位爆炸的應用,使得偏遠地區、弱勢族群與數位科技資源較為缺乏的家庭受到影響,現在許多新創社會服務單位如自由生活實驗室(Liberté Living-lab)等,已著手開發新模式與科技運用,以弭平權利差異、改善社會孤立狀態,連結社會網絡,像是其於2021年發起ShiftLab計畫,集結多方合作聯盟來共同研究、創新與解決當今社會面臨公衛、交通、醫療、居住、創新教學等重大挑戰,特別是關於經濟模式與金融創新的議題。

Liberté Living-lab籌辦的 ShiftLab 網站。(©Liberté Living-lab)

現下,數位取代現實的孤立社會現象,如2019年思辨之夜主題,在這波數位浪潮,人們變得前所未有的開放,也前所未有的封閉與分化,面臨因疫情加速的數位繭居(Digital Cocooning),人們應該持續思考該如何在數位虛擬世界找回彼此的連結,如何透過創新應用提供人文思辨落實平台,同時維護人權價值,使得世界發展、個人關係才能在無法預知的未來,持續前進。

在地與國際的連結

如上所述,當代社會因疫情加速因趨勢所向的重大需求進行創新,合作方因數位科技的應用比以往擴大好幾百倍,隨之而來的是新型態的日常生活、工作模式與人際交往關係,機動性在這波創新下成為重要的核心概念,且新生活型態也將於疫情趨緩後延續。而台灣於疫情初始因有效的公衛危機,生活並未因疫情受到太多影響,成為如平行時空的存在,且因非如疫情嚴峻區域有許多生活上的創新需求,在這裡如同時間停止了一般,步調變得緩慢。同時,正因為生活依舊如往常,也正提供台灣向世界展現公衛、經濟、政治、民主等水平,進行各類的外交政策。然而,在面對整理大環境急速前進時,是否在疫情趨緩時期,在工作模式、生活型態等面向上仍舊能夠與世界接軌?參與工作坊成員分享到,我們應從重新省視在地與國際的角度,也如今年思辨之夜講者桃園市政府資訊科技局局長余宛如提到於(後)疫情時代,也需要積極思考在數位社會的當下,台灣於創新的數位戰略,以此緊密連結在地與國際。

最後,除了思考數位科技的劇烈轉變,引述MakeSense亞洲地區總監與菲律賓負責人蕾雅・克萊茵(Léa Klein)的分享,在這波未預料到的公共危機之下,也發現大規模的社會公益意識抬頭,許多單位與人們開始共同面對全球疫情中所遭遇的各種議題,除了經濟穩定、產業轉型等,在距離不斷被拉開、社會逐漸分化時,心理面向上的人與人之間傾聽、陪伴與關懷也是對於社會網絡與各種「近身」關係的建立相當關鍵,將為度過疫情危機注入不少能量。


註1 參考自BBC中文網《肺炎疫情:大數據監控公民留下的隱憂》。

註2 參考自Insider Intelligence”US Social Media Usage:How the Coronavirus Is Changing Consumer Behavior

註3 參考自金賽研究所(Kinsey Institute)”Sex and Relationships in the Time of COVID-19“。

註4 參考自BBC中文網《肺炎疫情下的愛情:該如何跟新歡一起度過隔離時光?》。

朱筱琪( 2篇 )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