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2022思辨之夜」:疫情下普世人權的在地「動態編譯」,以及公民社會的集體重建

「2022思辨之夜」:疫情下普世人權的在地「動態編譯」,以及公民社會的集體重建

2022 La Nuit des Idées: Universal Citizens’ Rights and Civil Society “Rebuilding Together” Under the Pandemic

從去年的主題「後疫情時代生活指南」推進至今年的「動態編譯」,「思辨之夜」致力即時回應疫情劇變下的社會關係,共商公民社會的「集體重建」,並在面對疫情的瞬息萬變之際,更細緻地區辨台法兩地之於治理與實踐差異,彰顯其愈發從抽象的國際普世人權概念落地生根,務實地開展在地辯證。

法國外交部自2016年起,發起年度的國際性活動「思辨之夜」(La Nuit des Idées),旨在「以國家、文化、世代議題為主軸,匯集各領域的知識、文化與藝術內容進行對話與思辨。」台灣文化部與法國在台協會自2018年始合作加入串聯,近兩年並由台灣藝文空間連線(TASA)策辦;隨著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肺炎疫情重創全球已逾兩年,為「思辨之夜」命題的法國藝文推廣總署,從去年的主題「後疫情時代生活指南」(Proches)推進至今年的「動態編譯」((Re)construire ensemble),亦致力即時回應疫情劇變下的社會關係,共商公民社會的「集體重建」。

從去年的主題「近身」推進至今年的「動態編譯」,「思辨之夜」致力即時回應疫情劇變下的社會關係,共商公民社會的「集體重建」。左起:講者梅豪方、朱家安、古哲星、文化部長李永得、法國在台協會公孫孟、主持人耿一偉、講者敏迪、翁佳驥、何重誼。(台灣藝文空間連線TASA協會提供)

主辦單位針對此一命題說明道:「在高壓且瞬習多變的社會氛圍中,公民有責任在社會的復原和重建之際隨時注意政府制度的建立的狀況是否合理,並適時的表達意見進行溝通,進行一場場公民與國家之間的『動態編譯』。」但因疫情不同階段與程度的衝擊,各國皆有不同的危機應對與社會管控方式,其中公共衛生與人權自由間的權衡取捨,自然成了不斷熱議的話題,且難再有絕對的標準一以貫之,牽涉更為複雜的價值判斷與技術問題。邁入第五屆的「思辨之夜」因而更細緻地區辨台法兩地之於治理與實踐差異,亦彰顯其愈發從抽象的國際普世人權概念落地生根,務實地開展在地辯證。

今年的「思辨之夜」甫於1月27日盛大舉行,照例在公民自由報名參與的六組小組討論前,以三場專題討論引路。(台灣藝文空間連線TASA協會提供)

今年的「思辨之夜」甫於1月27日盛大舉行,照例在公民自由報名參與的六組小組討論前,以三場專題討論引路。其中,由「敏迪選讀」的敏迪與輔大法文系副教授何重誼(Jean-Yves HEURTEBISE)主講的「邊境與限制」率先登場,思考邊境如何作為保護和交流的空間。主持人耿一偉在引言中指出,疫情下的邊境阻礙,除了係地理上的進出移動限制,亦牽涉心理上的排他機制,而若欲指認集體重建的方向,我們或許得首先省思邊境與限制如何定義與框限出「集體」的疆界範疇。

敏迪接續在開場中闡釋,政府進行邊境管控已成既定事實,故本場次並不意在回溯爭辯其合法性或正當性,而更重於探究疫情「固態化」流動的邊境限制後的關係變化,以及邊境定義如何應隨之更新;兩位講者並進一步對照中世紀護城河的邊境想像,指認邊境在現當代社會下的多孔特質,宛若有機體的皮膚一般,把持著內外交流,雖難再適用「坐困愁城」等一刀兩斷的內外聯動,卻也在封閉之際,開啟更為複雜難料的內部變化。

尤其,在疫情下人流雖遭中斷,物流卻持續運作,心智的流動亦隨著網路科技的進步別開生面;惟,後者卻也可能惡化現實社會的人際交流,愈發從集體連結走向個人封閉。何重誼強調,疫情除了是肇因病毒引發的疾病,卻也映照著社會更深層的症狀。耿一偉也以「新冠的隱喻」對此呼應,提醒當前對科學或公共衛生之語言與現象的擴張挪用,是否可能深植人心,成為未來防範「外來者」的深層記憶。亦即,當精神與社會的病徵為疫情突顯之際,亟需公民社會超前部署,防範思想病毒的後續席捲。

第一場專題討論由「敏迪選讀」的敏迪(左一)與輔大法文系副教授何重誼(Jean-Yves HEURTEBISE,右一)主講「邊境與限制」,思考邊境如何作為保護和交流的空間。(台灣藝文空間連線TASA協會提供)

緊接著第二場則由作家朱家安與中央大學法文系副教授梅豪方(M. Frank MUYARD)主講「公民社會的角色」,聚焦公民投票在議會民主制度中的定位。梅豪方首先從公民社會的角色、治理的權力、民主的定義等概念提問出發,闡述憲法保障的民主制度如何可能為菁英與財閥把持,而待由直接式民主改善。不過,法國至今僅有下議會針對體制、歐盟、殖民等議題,或政府針對地方性議題,進行提案的途徑,尚缺乏人民發起倡議的公投制度,而這也成了黃背心運動的訴求之一;台灣在直接民權上雖看似有相對更多的保障與深化經驗,卻也持續面臨民粹與公共討論環境的挑戰。

尤其當公共討論之陣地愈發轉向社群網站,不同意見在面目模糊下的激烈攻訐,乃至背後不可見的勢力控制,常不禁讓人對民主的理想產生存疑:究竟人民與大環境是否有相應的判斷力與素質實行民權?朱家安坦言「民主很困難」,在先賢爭取到民主制度後,更考驗著後人如何在付出相應的義務或代價後持續維繫;梅豪方則呼籲,唯有提高眾人言論表達的自由,鼓勵異議的存在,甚至舉辦更多公民投票,方能在一次次的試煉中,訓練人民對民主的實踐。

第二場專題討論由作家朱家安(左一)與中央大學法文系副教授梅豪方(M. Frank MUYARD,右一)主講的「公民社會的角色」,接著聚焦公民投票在議會民主制度中的定位。(台灣藝文空間連線TASA協會提供)

最後一場專題討論「人權的保障」,由中華民國軟體自由協會理事長翁佳驥與法國在台協會政治新聞處長古哲星(Pierre Goulange)主講,關注個人隱私在大數據追蹤下的人權保障。相較於前兩場的哲學思辨,本場可說更著重在技術與法規等的實際應用。古哲星從疫情蔓延下數位生活的強化,以及政府管理疫情的監控手段出發,闡釋「個資保護」為何與如何被視為一項基本人權。除了法國政府針對個資保護與資訊自由等立法保障外,《世界人權宣言》、非營利組織如全球隱私高峰會(Global Privacy Summit)等,亦對此做出相應規範。

翁佳驥則進一步引用進步通信協會(Association for Progressive Communications)在《網路權利憲章》(Internet Rights Charter)中對「數位人權」的定義,接續探討全球治理對此的保障,並進一步從「疫情下」擴張至「疫情外」的數位人權探討,比如台灣政府對「eID數位身分證」等政策的研擬與執行。他總結道,若要有效監督政府不濫用權力,重在開放與透明,比如確保數位的應用,不會暗藏未知的「功能」,進而取得公眾信任;以及透過開放原始碼,提升軟體品質,不為特定廠商與人士掌握等。

第三場專題討論「人權的保障」由中華民國軟體自由協會理事長翁佳驥(右一)與法國在台協會政治新聞處長古哲星(Pierre Goulange,左一)主講,聚焦個人隱私在大數據追蹤下的人權保障。(台灣藝文空間連線TASA協會提供)

主持人耿一偉表示,三場專題討論實互有相關性。若從第三個主題往回推,數位人權的捍衛,象徵著從人民權利的角度出發監督或抵抗政府,即為公民社會的能力;而當公民社會有愈發成熟的民主素養與思辨能力時,邊境限制就不會只帶來負面的效應——因為在網路世界中,防火牆也有保障權利不為侵犯的功能。他最後總結到,三個主題也恰與法國大革命的追求有所呼應:數位人權關乎自由,公民社會關乎平等,而倘若能克服前二者的挑戰,邊境則觀乎博愛——開放與他者對話;回到本地脈絡,當台灣走過威權統治,得在軍事空間遺址所在之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中正堂連年舉辦「思辨之夜」之際,除是對民主制度的肯認,更需要透過此一活動所示範之,公共空間中的面對面討論與思辨,持續克服民主的缺陷與現實社會的難題。

👉「2022思辨之夜」線上直播影片連結

台灣走過威權統治,得在軍事空間遺址所在之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中正堂連年舉辦「思辨之夜」,除是對民主制度的肯認,更需要透過此一活動所示範之,公共空間中的面對面討論與思辨,持續克服民主的缺陷與現實社會的難題。(台灣藝文空間連線TASA協會提供)
「2022思辨之夜」小組討論現場。(台灣藝文空間連線TASA協會提供)
童詠瑋( 52篇 )

藝評人、獨立編輯。關注橫跨視覺、表演、影像與數位藝術等領域。曾任《典藏ARTouch》編輯、絕對空間展場經理,參與《Fa電影欣賞》、《藝術觀點ACT》執行編輯,書寫另也散見於《典藏.今藝術》、《臺灣數位藝術網》、《放映週報》等平台。紀錄片研究論文曾獲世安美學論文獎。現主要研究旨趣為影像理論、左翼文藝、媒介研究、媒體行動主義等。E-mail: tungyungwei@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