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認識這位台灣文化界的先知:「未完成.黃華成」,以「設計」作為時代的評論

認識這位台灣文化界的先知:「未完成.黃華成」,以「設計」作為時代的評論

黃華成生前曾換過30幾次工作,活躍時期使用諸多化名發表作品並參與展覽活動。臺北市立美術館藝術家研究展「未完成.黃華成」今日正式開展,邀請客座策展人張世倫策畫,並徵得資深藝術家張照堂擔綱歷史諮詢與史料提供重任,重現黃華成生前重要展覽事件中的作品、行動與相關文獻。
好的封面設計是這本書的第一次書評。
——黃華成
臺北市立美術館藝術家研究展「未完成.黃華成」展覽,邀請客座策展人張世倫策畫,並徵得資深藝術家張照堂擔綱歷史諮詢與史料提供重任,重現黃華成生前重要展覽事件中的作品、行動與相關文獻。(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臺北市立美術館藝術家研究展「未完成.黃華成」今日正式開展,邀請客座策展人張世倫策畫,並徵得資深藝術家張照堂擔綱歷史諮詢與史料提供重任,重現黃華成生前重要展覽事件中的作品、行動與相關文獻。展品涵蓋其繪畫創作原作、百本書封設計、手稿、影片和舞台裝置,呈現黃華成跨領域藝術生命的多方面向。
臺北市立美術館藝術家研究展「未完成.黃華成」開幕記者會現場。右起:臺北市立美術館館長林平、客座策展人張世倫、資深藝術家張照堂。(攝影/張玉音)
黃華成一生的未解之謎
黃華成(1935-1996),生於中國南京,1949年舉家遷至台北定居,1954年進入台灣師範大學藝術系,在學期間展現獨樹一格的藝術觀念,1958年自師大藝術系畢業後,旋即踏入現代藝術創作,1960年代起實踐橫跨多種領域,舉凡繪畫、文學、廣告、設計、現成物、裝置、觀念藝術、劇場、實驗電影等等皆有涉獵,除了是《劇場》季刊核心份子,並曾創立成員僅有一人的「大台北畫派」,所展現的創新概念與不妥協態度,讓他成為台灣戰後前衛藝術的先鋒。1970年代黃華成專注書封設計,開創運用現成物拼貼、攝影手法表達書籍的意象與概念,以大膽新穎的風格為台灣書封設計開闢新方向。
黃華成(1935-1996),生於中國南京,1949年舉家遷至台北定居,1954年進入台灣師範大學藝術系,在學期間展現獨樹一格的藝術觀念,1960年代起實踐橫跨多種領域,舉凡繪畫、文學、廣告、設計、現成物、裝置、觀念藝術、劇場、實驗電影等等皆有涉獵。(攝影/張玉音)
黃華成生前曾換過30幾次工作,活躍時期使用諸多化名發表作品並參與展覽活動。誠如藝術家所示:「介入每一行業,替他們作改革計畫。」(節錄自《大台北畫派宣言》第三條)他超越當時創作的環境限制,於1960年代起不斷激盪、導引一股新的社會文化革新運動。然而隨著黃華成的早逝、壯志未酬,及缺乏後續研究,許多作品佚失不存,為台灣現代藝術史留下許多未解之謎。
張照堂《藝術家・黃華成・野柳》,雷射輸出銀鹽相紙,103 x 69 cm,1978,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未完成.黃華成」展覽現場。(攝影/張玉音)
缺乏真跡的展覽如何落實
臺北市立美術館館長林平表示,黃華成展覽此次是二度敲門,過去因機緣、社會觀念沒有到位等複雜因素,所以展覽一直沒有被落實呈現,對於他文化領域的成就一直處於一種懸而未決的狀態。林平作為黃華成師大美術系的學妹,對於這位傳奇學長的特殊成就一直理解,但也有感台灣一直沒有完整處理過黃華成公開化的展覽,黃華成雖然是個傳奇,但相關史料也在逐漸消逝,即便有這樣的意識,美術館要處理成實體展覽,還是要相關的物證到齊,以及書寫、口述歷史等材料能夠匯聚,才能條件備齊的順勢推出展示,這次因為黃華成生前好友張照堂的加入,提供其遺留的文獻與資料。張照堂認可北美館近年的發展,允諾與館方共同來處理這樣的藝術家研究展。
「未完成.黃華成」展覽中,展品涵蓋其繪畫創作原作、百本書封設計、手稿、影片和舞台裝置,呈現黃華成跨領域藝術生命的多方面向。(攝影/張玉音)
展覽以黃華成遺留手稿、工作文件與史料研究為主軸,試圖追尋其創作生涯中的重要軌跡。策展人張世倫在缺乏足夠藝術家「真跡」的限制下,以僅存保留於臺師大的三件原作為起點:一方面「以黃華成為線索」,將其參與的各類活動為史料支點,探索當年文藝青年在現代主義氣氛下嘗試創作的集體實踐;二方面嘗試彰顯黃華成個人突出破格、持續翻新、顛覆擾動、實驗辯證的前衛精神。在原件匱乏的情況下,攝影家張照堂曾為黃華成摯友的情誼與時代見證的角色,以及其珍藏的檔案文獻,至為關鍵,得以還原藝術家在歷史情境中的真實面貌。
黃華成,告別式設計草圖,1996。(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黃華成,「大台北畫派1966秋展」請柬信封,1966。(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新世代策展的詮釋角度
另外北美館也堅持引用新世代的策展角度來詮釋歷史,不用傳統的史學方法和複雜的方法論,而是用藝術家的角度來詮釋歷史。策展人張世倫從小跟這這樣的歷史長大,將多種線索牽連在一起,當展覽要發生,策展人與張照堂也動用身邊各種人脈,翻箱倒櫃找出各種史料,再匯聚到美術館的場域來,「這個展覽是時代集體記憶的召喚,以及集體書寫的力量。」
「未完成,黃華成」「《劇場》的劇場」,2020。(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黃華成,海報設計《給杜老頭五個銅板》,1976。(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展題「未完成.黃華成」,也呼應這個展覽原本是美術館的未竟之志,原來是美術館的遺憾,但美術館還是盡力的試圖啟動,並拉長展期,「因為我們深知黃華成的影響力,不是只有視覺藝術,還包括文學、設計、劇場界。他作為設計者,卻有著對於時代獨特的觀察與評論者的角度。」
「未完成.黃華成」展覽現場。(攝影/張玉音)
林平也補充,邀請張世倫即是期待以跨世代的角度來看黃華成所代表的這段歷史,展覽大體以文獻構成,但又有偽造的文獻於展覽當中作為時代理解的說明、物證,「展覽製作如何在復刻中保有時間性、物質的質感,這本身也是對於物件、影像後設創作的過程,以物件體現黃華成的時代與文化意義。」
黃華成,「現代詩展」《洗手》作品照,1966。(©龍思良,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黃華成,實驗電影《實驗002》劇照,1967。(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批判的時代性意義
策展人張世倫表示,若10年前有人跟他說要處理黃華成的展覽,他會覺得幾乎不可行。這個充滿神秘感的前輩,在過世後,影響力才慢慢體現出來。他的創造力對於從事設計、實驗電影、現代劇場劇評等領域的人來說,走得非常前面,幾乎是文化界先知、先行者的地位。
「這個展覽是遲來的,但在這樣的時間點是有意義的,讓我們理解他的重要性。」而展覽實際的困難,便是展覽材料的尋覓,並把物件與黃華成的生命歷程做為一個展覽敘事,讓他的事蹟能夠被世人理解,共同分享他對於「現代」的理解,以及對於實驗的可能性的探尋魄力。
黃華成《靜物》,油彩,51×61 cm,約195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典藏。(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展覽除了呈現他非常精彩的創意發想,也呈現他的挫敗和轉進,他雖然出生於正統的美術教育系統,但他卻試圖突破、逃逸這個正統教育的可能,試圖消滅各種藝術的主體。他也試圖將藝術的定義瓦解,以及試探能推進到何種程度,「他始終拒絕被定義在某種特定狀態。」林平也總結,透過理解黃華成這類批判性的思考,重思其時代的意義,以及與藝術生態嶄新的時代定位與關係。
臺北市立美術館館長林平表示:「黃華成始終拒絕被定義在某種特定狀態。」透過理解黃華成這類批判性的思考,重思其時代的意義,以及與藝術生態嶄新的時代定位與關係。(攝影/張玉音)
「未完成,黃華成」「大句點」展場照,2020。(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未完成,黃華成

展期:2020.05.09 – 2020.11.08
地點:臺北市立美術館,三樓3B

 

張玉音(Yu-Yin Chang)( 341篇 )

文字女工與一位母親,與科技阿宅腦公的跨域聯姻,對於解析科技、科學與藝術等解疆界議題特別熱衷,並致力催化美感教育相關議題報導,與實踐藝術媒體數位轉型的可能。策畫專題〈為何我們逃不出過勞?藝術行政職災自救手冊〉曾獲金鼎獎專題報導獎,並擔任文化部、交通部觀光局指導的「台灣藝術指南」專冊、「台灣藝術指南TAIWAN ART GUIDE」APP研發計畫主持,以及Podcast節目「ARTbience藝術環境音」製作統籌。曾任《典藏.今藝術》企畫編輯、副主編、社團法人台灣視覺藝術協會理事,現為藝術新媒體「典藏ARTouch」總編輯。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