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方計劃空間(簡稱立方)長期關注聲響文化,從2010年成立之初推出「聲音與時代」系列講座、2011年第54屆威尼斯雙年展(La Biennale di Venezia)臺灣館「聽見,以及那些未被聽見的——臺灣社會聲音圖景」的策畫,到2014年的「造音翻土:戰後臺灣聲響文化的探索」展覽與專冊,以及2017年「聲軌——臺灣現代聲響文化資料庫」。對聲音專題的投入與研究,立方幾乎是以年為單位,以不同的生產與研究方法,一方面往展覽前進,另一方面則生產與累積許多重要的研究資料,不論是化為實體出版物,或是成為線上的資料庫。面對投入近十年的聲響文化研究領域,比起過往挖掘、重述、收錄、重新討論過去已發生的相關事件與歷史文件,今年4月推出的「話鼓電台」,是立方重新思考「聲響文化」如何回應當下時代的一個實驗性計畫,且更為積極主動性生產的一個實踐。
「話鼓電台」錄音室。(立方計劃空間提供)
以廣播和聲響作為媒介
在被網路、數位串流衝擊的這個時代,聆聽電臺的觀眾已相當珍稀,大多可能侷限在某些特定年齡與職業(如計程車司機、貨車司機等),在距離全球首個電臺成立近百年的時間點選擇做電臺,似乎充滿著一種懷舊的復古情懷,有種向過去致敬的浪漫。但電臺之於聲響文化發展與藝術家投入這類型的創作,在歐美地區並不罕見,如立方在「話鼓電台」的簡介中即提及,義大利未來主義藝術家菲利波.托馬索.馬里內蒂(F.T. Marinetti),與皮諾.馬斯納塔(Pino Masnata)於1933年發表的《廣播宣言》(La Radia)。邀請藝術家創作廣播節目,或是以此作為創作形式亦不少見,例如2017年「卡賽爾文件大展」,即推出一連串藝術家參與的電臺節目計畫「每一道穿越耳際之聲」(Every Time A Ear di Soun,註1),於文件大展期間每日播放四個小時,而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與紐約PS1當代藝術中心也有各自經營的電臺。(註2)若回看臺灣的媒體發展,廣播在日治時期與戒嚴時期都脫離不了政府對於電波與聲音的治理,隨著戒嚴解除、媒體管制逐漸鬆綁,地下電臺曾如雨後春筍般冒出,爾後又面臨全面查緝而紛紛關閉。至今民眾接收資訊與娛樂的管道各式各樣,在這個廣播早已非主要資訊傳播方式的年代裡,選擇做電臺或許更值得我們思考——在這時代「聲響廣播」還可以有什麼作為?網路的加入讓電臺的聆聽產生何種改變、並如何影響聲音的生產邏輯?當以聲音作為創作的形式越加複合多元,若單純回到以「純聲音」進行創作,還可以玩出什麼新聲?
「話鼓電台」錄音室於2019年3月的搭建紀錄。(立方計劃空間提供)
面對這個我們曾經熟悉卻已逐漸陌生的媒體——廣播,「話鼓電台」以一種做中學的姿態,邀請創作者一同摸索、前行。以多階段進行的「話鼓電台」,在前置籌備期邀請聲音藝術家澎葉生(Yannick Dauby)擔任「廣播藝術節目製作工作坊」的講師,帶領第一階段邀請的創作者,熟悉廣播藝術、廣播節目製作與錄音知識。「話鼓電台」的第一階段節目企劃,主要邀請藝術家、學者、詩人、音樂家、劇作家、網路行動者等跨領域工作者,其中包括過往曾與立方合作的藝術家,例如2018年於兩廳院國際劇場藝術節編導《南洋情報交換所》的區秀詒,在該場演出就以日治時期,臺北放送局(簡稱JFAK)對南洋放送著JFAK的臺呼作為開場。在「話鼓電台」中,區秀詒延續過往創作中對於馬來西亞與東南亞歷史意識的探討,製作的節目《聲的電影系列:馬來與帝國故事集》試圖僅用聲音重新建構處於歷史、政治模糊地帶的「意識電影」;又或是2014年在「造音翻土」中參展的鄧兆旻,其作品《唱還是不唱?》重新錄製《雨夜花》前奏於展場中播放,在話鼓電台計畫中則重新改為廣播版;而立方自2016年開始的「學實學校」(Praxis School)系列主題講座、工作坊計畫,也將李士傑與黃孫權主講的其中一場座談「差異旅店」拉至線上直播廣播。
立方計劃空間於2019年2月起,為參與「話鼓電台」計畫的藝術家們舉辦連續三場的工作坊,並邀請澎葉生(Yannick Dauby)擔任工作坊講師。(立方計劃空間提供)
「話鼓電台」的命名,一方面取自麥克.魯漢(Marshall McLuhan)對於廣播的比喻,另一方面取自19世紀英國海軍上校威廉.艾倫(William Allen)非洲之旅的發現:鼓聲如同部落的廣播,部落透過鼓聲傳達重要的公眾資訊。兩位策展人羅悅全與孫以臻,亦依照自身對於此計畫的想像,邀請不同的創作者參與。長期關注聲響文化的羅悅全,在第一階段邀請參與者時,刻意避開原本就以聲音作為主要創作素材的藝術家,反倒邀了幾位劇場背景的創作者,例如吳思鋒、陳考齋與李敏如,主要是希望劇場工作者能將劇場中常透過空間、身體觸發聲音的呈現形式,透過減法,改以純聲音為唯一呈現方式的演繹,如此一來,或許也能夠為聲響創作帶進不同的思維。有著生命科學背景,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跨域研究所、去年於立方策劃「最小共存單位」的孫以臻,則延續其研究對於不同社群構成的關注,邀請了愁城、遠房親戚實驗室等跨領域的組合製作節目,並也自己擔綱《肉聲串》節目的製作人,訪談於立方展出的藝術家。
除了廣播節目,為了讓「電臺」這種媒體形式更完整,不會因為採用數位網絡的聆聽便利性,只像是可以隨時線上選播想聽節目的媒體平臺。「話鼓電台」仍然安排了每日的播放節目表,如同我們所習慣聆聽的廣播模式。此外,還邀了電聲演出及配樂工作者楊政,為「話鼓電台」製作了共26段臺呼與報時,於不同的時間播放。藝術家紀柏豪則設計了一套「音樂製造系統」,以程式自動作曲,依每日的星期與時段作參數來變化調式與音階以產生音樂,作為連結不同節目之間的串場聲響。
「話鼓電台」從軟體到硬體,是個一切從零開始的實踐計畫,歷經搭建錄音室、進行廣播工作坊、網路電台架設、邀件討論節目內容、節目錄製,到節目上線開播。(立方計劃空間提供)
訊息、溝通、寓言
鄭慧華表示,「話鼓電台」其實是未來回憶錄三部曲中的首部曲,「未來回憶錄三部曲」為立方繼「現實秘境」之後結合國內與海外展覽、研究、創作生產之另一長期計畫,預計將於2020年底於臺北當代藝術館展出該計畫所包含的三個單元「話鼓電台」、「聲經絡」與「液態之愛」。
作為這項系列計畫的策展人,鄭慧華提及,「未來回憶錄」主要想探討訊息時代中,人跟人的關係將會如何變化。人們享受資本主義科技發展所帶來的好處與速度感,但也同時因為人類欲望的擴張對技術、訊息的追逐而面對著各種失序的狀況。在這個訊息碎散、社會與個人關係益加流動、短暫且不穩固的時代裡,我們如何再次以藝術實踐、另類知識的生產作為個體之間的溝通手段(communication),而尋找出當代社會與時代精神中的「共同」與「分享」(the common),同時重新想像多種未來可能,以及探討由下而上建立共同體(the community)的可能性。
聲線計畫錄製《人聲選擇題》的側拍紀錄。(立方計劃空間提供)
在「未來回憶錄」的第一部曲——「話鼓電台」於2019年4月開播的同時,立方在自己的展場空間中同步推出沈森森個展「未來出土2.0」,為這一連串展演開啟序幕。「未來出土2.0」在沙土推積的展場中營造一個後人類的聆聽情境,埋在展場砂土中、內裝六聲道共振式喇叭的陶製容器,包含了六段不同的創世紀神話。真實與虛構交錯,現場聽到的聲音皆採用我們熟悉的人工智能聲音,角落播放的火堆燃燒影片,紀實卻無溫度,展覽在人與人造、人與非人的關係間反覆來回交錯,構築出新物種的神話與想像。現今在探討人類的起源時,即便真實性難以考究,但神話依然是歷史與民族學研究的重要材料,透過神話去窺見民族的意識形態,而神所擁有超越常人之力量,亦包含了原始人類對於世界的想像與願望的理想化。「未來出土2.0」仿若是個多重寓言,揭示了當今我們所面對「人」、「造人」、「人造」交織的關係,面對科技發展所造成的訊息傳遞的轉變,人工智能所講述的既包含當今我們所談論過去的「神話」,也夾帶著沈森森假想、以未來物種視角談論當今生活,或是新物種起源的「神話」。被放入陶甕內的聲音就像是靈魂,觀眾幾乎可以直覺連結到眾多神話中,對於人類的起源來自於泥土、大地的說法。而展場中的聲音,同時對比一旁非生產狀態時、寂靜的空錄音室,錄音室中生產的訊息無法直接於現場聆聽,並需透過數位工具連線網路聆聽,兩者之間的關係也彷彿是另外一層對於未來的寓言。
藝術家黃大旺在2019年6月,於錄音室進行線上直播《在電影院,每個觀眾都會注意到你的手機》的演出。(立方計劃空間提供)
透過策展,我們如何繼續往前行?
回憶錄向來處理的是關於記憶與過去,「未來回憶錄」中的「話鼓電台」,可說是以未來作為視角回應當代生活,透過廣播錄音,上傳聲音至網路雲端,成為未來人類一窺當代生活的檔案。第二季「話鼓電台」除了原先邀請的合作人選之外,也以「廣播作為一種技術」為主題進行公開徵件,相較於第一季,第二季有了更多領域的創作者投入該計畫,例如在愛盲基金會擔任錄製有聲書志工的簡銘助、勞工影展,或是科學家坎貝爾.沃森(Campbell Watson)與藝術家林子桓合作的《天氣怎麼樣?》,當這些跨領域的節目主題內容越加多元,似乎也越加顯現了一些疑問:當訊息已經透過節目作為平臺而生產與傳達,接收到訊息的對象是誰?如果只有單向的訊息傳遞與接收,溝通如何產生?第三季的徵件已開跑(註3),拋出「聲盜」一詞為主題,邀請提案者發想如何用廣播作品詮釋「聲盜」的意義。或許隨著後續的徵件,我們可以看到「話鼓電台」作為一個持續發聲的藝術行動與實踐,錄製的聲軌會隨著行動的累積而交織出未來的對話網絡。此外,在實踐「非視覺性」的溝通可能維度之後,仍不免需要面對將其於展覽中視覺化的呈現,該計畫會被如何的轉化,亦是讓人好奇之處。
作為以策展為內容主體的藝術空間,立方也即將邁入第11年,相對於過去一路以來透過研究、田調、書寫、展覽,不斷挖掘與找尋過往,以逐步梳理脈絡的方式處理臺灣的聲響文化,「未來回憶錄三部曲」如同其名稱,是另外一個轉身,轉身面對未來,透過第一部曲「話鼓電台」與藝術家一起實驗與共創,並將接續以第二部曲「聲經絡」把視野從臺灣擴及到亞洲區,討論聲響如何在各地方的現代化進程中,作為一種情感連結的媒介,與建構公共空間的載體。最後,同時可能會是個永不停歇的提問及行動:「我們如何在異質性社會中找到共同邁向未來的方式?」
註1 該計畫亦有臺灣的藝術家王虹凱參與,目前線上仍可以聆聽當時參與的廣播錄音(網址:https://www.documenta14.de/en/public-radio/)。
註2 PS1當代藝術中心的負責人阿蘭娜.海斯(Alanna Heiss)於2003年成立WPS1電臺,並隨著2008年阿蘭娜·海斯離開PS1,更名為「藝術國際電臺」(ARTonAIR.org)持續電臺的節目與策劃,並於2013年更名為「鐘樓電臺」(Clocktower Radio)http://clocktower.org/。MoMA目前以經營其它串流平臺為主,例如Youtube、Instergarm,但在該網址上仍可以聆聽2010-2014年間電臺節目。
註3 第三季話鼓電台徵件資訊可相詳參「話鼓電台」官網與臉書。
馮馨( 2篇 )追蹤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