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傳統山水當代新觀 索卡藝術「此山中─周名德個展」

傳統山水當代新觀 索卡藝術「此山中─周名德個展」

台北索卡藝術在9月祭出一檔嶄新風貌的水墨藝術「此山中─周名德個展」,不僅是藝術家的首度個展,也是第一次在台灣展出作品。年僅31歲、畢業於中央美院中國畫學院的周名德,以其嶄新的水墨創作觀在藝壇中頗受關注。
年僅31歲、畢業於中央美院中國畫學院的周名德,以其嶄新的水墨創作觀在藝壇中頗受關注;在去年香港巴塞爾藝術展期間,佳士得所舉辦的中國當代水墨座談會,由亞洲藝術文獻庫(AAA)亞洲藝術檔案館主管亞歷山大.塞諾主持,即邀請了周名德與香港資深藝術家張雅燕、香港新水墨派藝術家韋邦雨進行對談。
展場中,一系列以山水為題材的作品,可見淡描、積染、層疊、留白等純熟技法充分展現了藝術家的功力,但畫面構圖卻全然顛覆了觀者預期的想望,也勾起想一揭此山究竟為何山的真面目。
一如藝術家自述:「山水畫自古以來就是文人抒懷避世的歸處,流離失所的心需要安放。我喜歡山水也有這層原因,喜歡他的天然和善意。然而,我渴望在蔓延千年的觀看視線中有所突破,這就是『此山中』的由來。」
台北索卡藝術「此山中─周名德個展」展場一景。攝影:楊椀茹
重建現代人的觀看方式
自北宋以降的水墨山水系統、遵循三遠的構圖方式,皆強調境界的營造。散點透視打破了時間、空間關係的侷限,自古以來,慣以將山勢描繪得壯闊或聳峭的全景式構圖,山水的深邃空間成為廣納人們各種情感的寄託之處;這樣的山水是傳統文人思維與情懷的反映。
「可居可遊是古人的角度,我們該有自己的觀看方式。」周名德退到觀看的原點,從最普遍的遊山經歷出發,重新建立一套自己觀看的方式,並大舉將綿延連貫的山脈予以切割、拆解並重組。山勢不再如傳統觀念中的穩重靜定,而呈現上下顛倒、左右相反的倒置、錯置甚至懸置面貌;更可以說,一切是在藝術家的掌握之中,介於有序與失序之間的狀態。因此,觀者見山不是山,只能拋棄過去既存的視覺經驗,以一種似曾相識而前所未有的視角來欣賞山水的姿態。
周名德《凌虛台》.水墨、紙本.124×193 cm.2017。圖片提供:台北索卡藝術
至於「凌虛台」系列則烘托出氤氳的大氣感,適時在此消弭了台北在入秋後依然溽熱的高溫。趨近欣賞,可見細密描繪的山貌被朦朧的水氣籠覆,反映出大自然運息的狀態;若自遠處觀之,畫面被簡化為僅存色域的布局,暈染的效果將空間深度壓縮至趨於平面,迷離的意境帶有難以言喻的神秘意味。
「此山中」一展,呈現新世代水墨藝術家在面對山水時拋出的另一種當代解讀與詮釋,為水墨山水的表現提升至另一新境。「這一切像遊戲,我給它部分規則,也期待你的參與。」周名德如此說。
周名德運用拼貼形式,重新解構水墨山水的觀看方式。左:《此山中 9》.水墨、紙本.132×204 cm.2017;右:《此山中 11》.水墨、紙本.138×222 cm.2017。攝影:楊椀茹
周名德《此山中 6》一作,綿延的異色山峰襯以金箔為底,全然跳脫傳統山水追尋的淡然意境,饒富裝飾意味。水墨、紙本.98×169 cm.2017。圖片提供:台北索卡藝術
而在開幕當天,台北索卡藝術也安排「紙張藝術的秘密?!」講座,邀請林業試驗所助理研究員徐健國,向大家講解紙類作品最為基本且重要的觀念,以六大面向切入:(1) 宣紙的種類別以及其特殊性、(2) 紙類作品的裝裱方式、(3)如何以正確的方式欣賞紙類作品,減少作品損壞、(4)應該避免的錯誤紙類裝裱方式、(5) 紙類作品正確的收藏方式、(6) 可自行操作的簡易紙類作品修復方式。諸如:宣紙與棉紙的成分、質感差異;紙類作品最常見的三種型式為:軸、冊、卷,不同形式的作品該如何展開與收闔;收藏環境的相對濕度要控制在60%以下等知識,最後更示範了為紙本作品進行簡單除斑、修補破洞的方式,這些淺顯易懂的實用內容都讓現場觀眾直呼受益匪淺,也進而增進對紙類作品的欣賞與收藏興趣。
台北索卡藝術在9月祭出一檔嶄新風貌的水墨藝術「此山中─周名德個展」,不僅是藝術家的首度個展,也是第一次在台灣展出作品。
藝術家周名德。圖片提供:台北索卡藝術
楊椀茹 (Yang, Wan-Ju)( 138篇 )

典藏ARTouch採訪編輯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