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ART TAIPEI 2021凝聚臺灣藝術實力,預展首日第一手畫廊直擊

ART TAIPEI 2021凝聚臺灣藝術實力,預展首日第一手畫廊直擊

ART TAIPEI 2021, Pulling Together Taiwan’s Art CapabilitiesFirsthand Information on Galleries from Pre-Show

第28屆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ART TAIPEI 2021)於2021年10月22日起,在台北世界貿易中心一館展開連續5天的藝術盛會。在如今趨緩的珍貴時機點開幕的ART TAIPEI 2021,由本刊編輯部精選重點畫廊內容第一手直擊。
第28屆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會場。(本刊資料室)

第28屆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ART TAIPEI 2021)於2021年10月22日起,在台北世界貿易中心一館展開連續5天的藝術盛會。本次博覽會匯集124家展商,包含本地92家畫廊與國際32家畫廊,並推出AT Remote展區提供展商遠距參展服務,以及線上展廳服務,服務無法到達現場的國內外藏家。為展現台灣藝術文化深耕的成果,ART TAIPEI 2021同時推出「MIT新人推薦特區」、「藝術教育日」、「原住民新銳推薦特區」、「原住民藝術特展」等,展現台灣藝術的深度與廣度,並因應數位科技興起所發展出來的新形態藝術收藏趨勢,推出藝術產經論壇。李永得在開幕式表示,感謝畫廊協會在疫情艱困的情況下,仍能克服種種困難,順利舉辦。度過年中疫情高峰,在如今趨緩的珍貴時機點開幕的ART TAIPEI 2021,由本刊編輯部精選重點畫廊內容第一手直擊:

張安《疫情期間的食堂》,130 x 180 cm,壓克力顏料、畫布,2021。(本刊資料室)

L07 誠品畫廊

誠品畫廊將於2021年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中,以「寫實風格」為主軸,帶來青年藝術家張安與林彥瑋的近年新作。 張安目前正於中央美院攻讀博士,是藝術家劉小東門下的博士生,其繪畫結構精煉,細密的筆觸和抒情的色彩又賦予了畫面溫度。當中國全力邁向更現代化的未來,張安持續以人文關懷的雙眼,如同縮時攝影般備忘更迭時代中過渡的現場、疫情時期特殊的景觀,以及常民的細節與生活。林彥瑋的創作多以攝影與繪畫重複、再製生活環境中帶有素人畫家塗裝筆觸的物件,「就是喜歡你這樣」和「玩物參照」系列是他以相機捕捉公園中歷經風霜的水泥動物雕像或手邊的塑膠動物玩具捕捉入鏡,再以油彩鉅細靡遺地描繪出這些經歷時間既模糊又清晰的風景。

Nidhi Samani《Eternity 5》, 100cm x 100cm.(Studio ID Art Gallery提供)

E05 Studio ID Art Gallery

Studio ID Art Gallery屬於全型型態的畫廊,以數位型態經營,同時也積極參與藝術博覽會。經營策略放眼全球,不侷限代理特定國家或媒材的藝術家。此次展會帶來以以新加坡、印尼、馬來西亞、日本、韓國、英國、南非、印度等國家為創作根據地的九位藝術家作品,作品媒材多元,含蓋繪畫、雕塑與複合媒材。其中Piers Bourke擅長攝影媒材的實驗,透過特殊技法,使觀者在不同角度能看見不同的景象,而他作品中世界各地的郵筒、電話亭與販賣機,除了串聯起他旅行各地的經驗,也使全球化的概念在觀眾眼前展開。Nidhi Samani則以中國式建築與雲霧繚繞的景觀,創作出充滿文人意境的繪畫。John Martono則以刺繡與絲綢的以材質結合,在鮮豔明亮的色彩中表現細膩的工藝。作為新興畫廊,Studio ID在此次展會中展現多元而豐富的作品,為畫廊經營風格立下清楚的定位。

王仁傑《可居之境-1》,130x130cm,油彩畫布,2020。(名山藝術提供)

K02 名山藝術

以「山水之間」為主軸,名山藝術於展會推出馮永基、王仁傑、李君毅三位藝術家,三人皆應用東方繪畫的精神,加入當代的藝術語彙,詮釋著對於山水的感懷。成長於香港的馮永基,呈現新系列「呼吸」,嘗試以膠膜覆蓋紙張,使顏料蒸發自然產生肌理,讓色彩在畫紙上「呼吸」,透過媒材的實驗,更清楚指出畫作的物質性與對自然的尊重。王仁傑的作品則以抽象的表現手法,融會東方的書寫線條與中國文化的氣度,東西文化的交流在他的作品中精準體現。而李君毅的作品亦將山水畫帶入當代思索,他以軟木拓印創作,控制墨色濃淡,一筆筆拓印出遼闊山水,此次他更是以紙漿與磁粉鑄成墨色各異的方塊,再一一組合成氣勢萬千的台灣風景。馮永基、王仁傑、李君毅三位藝術家都以東方為底蘊,加入歐美文化的洗禮,透過媒材與技法的嘗試,訴說著對於山水、對於家國的理解。

許悔之《靈魂的眼睛》,137×34cm ×4(單曲),水墨、紙本,2021(尊彩藝術中心提供)

F05 尊彩藝術中心

尊彩藝術中心此次的企劃展現完整的布局,以「似磅礡之心」為題,是尊彩藝術中心參展台北藝博歷年來,規模最大、最為嚴選的策展計劃。「似磅礡之心」強調臺灣的壯闊美景、文化資產、人文薈萃,早已深入藝術史的篇章中。展出藝術家橫跨各世代,從活躍自1927年台展的膠彩大師郭雪湖,再到1950年代以抽象藝術揚名歐美的蕭勤大師,1960年代最早ㄧ輩創作抽象水墨藝術的女藝術家李重重,1980年代以自由風格從事山水畫人物描寫的水墨畫家于彭,1990年代以壯麗臺灣山岳風景畫聞名的劉得浪,2010年代以文學形式創作書法水墨畫的許悔之。加上2010年後,中青世代的藝術家吳耿禎、羅喬綾、黃頤勝、王建文、許家維、許哲瑜、周代焌、嚴靖傑、蔡潔莘、陳奎延、游雅蘭、黃昱昊等。

漢雅軒展場一景。(本刊資料室)

F02 漢雅軒

來自香港的漢雅軒畫廊,在本次展會上呈現葉世強與葉偉立兩位藝術家的跨時空對話。葉世強淡泊且清雅的生活態度反應在他的創作上,對於留白的精準掌握,使他的繪畫充盈著中國文人畫般的風骨,大面積純色色塊更是蔓延出蒼茫的空間感。此次展出的重要作品《幻山雲》是葉世強1995年因病遷居花蓮後創作的大型作品,亦是他的經典作品,時間橫跨近30年, 在色塊與留白間,表現了葉世強對生命的感悟。葉偉立在2015年受漢雅軒創辦人張頌仁邀請,參與藝術計畫以追尋並回應葉世強的創作與人生。他為葉世強的作品製框,視框為對葉世強藝術精神的回應。葉偉立的攝影作品,則是以截然不同的媒介,從物件的細節與空間佈置中營造劇場感,再以長時間的曝光收攏時間與生命的痕跡。此次由漢雅軒畫廊呈現的「仙跡」、「日新街」等系列,觀者能從中一探葉偉立的美學風格。

傅饒《傳奇》,220x420cm,油畫,2020。(安卓藝術提供)

L10 安卓藝術

安卓藝術以「想像」與「再現」的兩個主題,在本次展會中呈現石晉華、瑪莉娜.克魯斯、楊立、傅饒及羅德爾.塔帕雅等藝術家的繪畫,嘗試從繪畫中呈現藝術家觀察世界與生命的途徑。石晉華的《走筆#178》充滿獨特的個人風格,他以水墨為底以白色鉛筆繞山行走,讓繪畫既是行為藝術的紀錄,亦是風景美學。而瑪莉娜.克魯斯則以兼容寫實與抽象交織的繪畫語言,融會出對家族記憶與情感的追憶。而傅饒超過四米尺幅的《傳奇》則在動態的構圖中創造宇宙般的場景,塔帕雅的《五月裡正在行進的樂團》綜合了南島文化的傳說與現實,以圖騰為媒介,探索南島生活的深沉內涵。安卓藝術所帶來的作品豐富而精彩,從中得以看見對於「想像」與「再現」的思索,以及藝術家們將生命經驗轉化為藝術語言的路徑。

采泥藝術展場一景。(本刊資料室)

D01 采泥藝術

采泥藝術期盼在本屆ART TAIPEI上帶給觀者進入未來的夢幻世界。於展位帶來霍剛、李光裕、鄧卜君、周慶輝、董承濂與李子勳六位藝術家的作品。在本次參展策略上,采泥藝術推出六位創作領域都不相同的藝術家,具有獨特、新穎的創作技法,有其個人獨特的藝術美學,並擅長以作品體現個人思維或是社會關照的藝術家,讓大家看到更多不同藝術面向。霍剛不規則的深淺造型營造畫面構成的活潑與波動,色塊和線條的交疊、穿透、跳耀,開創視覺空間的多重可能;李光裕特有的片狀造型手法,以流暢的線條鮮活刻畫中國文人畫的優雅抒情;周慶輝充滿戲劇張力的場景,精緻細膩且色彩飽滿的影像,結合超現實的景境氛圍,開創個人獨特的攝影語彙;鄧卜君水墨奇幻迷離的視感中更超越眼界所見的山水意象,以超乎現實之境成為迷幻的當代山水意境,顛覆水墨山水從傳統以來一直背負的包袱;科技藝術家董承濂令人驚嘆的複合媒材藝術作品,讓觀者在真實的體驗中思考自身、獲得療癒昇華的力量;李子勳,以揉合了雕塑/繪畫/建築/劇場的綜合美學形式,呈現超現實夢境和機械科技,營造一種非現實的想像。本次展出的六位藝術家,都將帶給觀者獨一無二的奇境。

琢璞藝術中心展場一景。(本刊資料室)

B03 琢璞藝術中心

相較於去年推出青壯世代的張騰遠個展,琢璞藝術中心今年依舊以個展的形式展出,但將目光望向以抽象表現見長,旅美超過40載,藝術家楊識宏近年來的創作。有感於博覽會場上雖然不乏楊識宏的歷年創作,但均欠缺完整的呈現,因此今年特別與楊識宏討論以個展的形式呈現。

琢璞表示,楊識宏的作品往往像是心靈的日記或筆記,是一種與自我內在的對話與反省,而在這後疫情時代,人心的疏離與徬徨正是亟需修補的課題,因此相信楊識宏的作品能夠在純粹的視覺享受外,給予觀者足夠的心靈慰藉。而以個展形式展出,除了與場內普遍的群展選擇做出區隔,也能更聚焦於畫廊推廣的藝術家。而我們確實也可在繁忙的博覽會現場中,因為經過琢璞的空間,感受到純粹的寧靜。

SenatrA《066.2019》,70x100x14 cm,壓克力彩、金屬噴漆、拼貼、畫布、壓克力腳,2019。(比劃比畫提供)

E02 比劃比畫 

比劃比畫邀請Anne Avramut擔任本次展會的策展人,展出白俄羅斯國寶雕塑家安德烈.奧思塔修夫(Andrey Ostashov)及活躍於歐洲的新銳畫家SenatrA的作品。 兩人共同擁有斯拉夫文化的背景,但作品卻早已超越單一文化的限制。奧思塔修夫存在明顯的東方元素與哲思,從人物的頭飾、服裝到姿態,都能感受到飽滿的力量及探索生命的動能。雕塑媒材為銅雕,卻也在表面上留下手作的痕跡,更添作品的溫度。而SenatrA的創作過程相當特別,畫作總是一次創作完成,過程中將情緒宣洩到畫布上。觀者從動態的線條與顏料的堆疊中,共感藝術家創作時的感懷。兩位藝術家以不同的媒材,展現對於日常生活的不同理解,在變動中的社會中,尋找精神的平靜。

大觀藝術空間展場一景。(本刊資料室)

C02 大觀藝術空間

素來選擇的藝術家多半具有以個人視角融入具體形象並帶有詩意的特質,大觀藝術空間此次以「記憶.幻覺」為題,帶來尤擅於從現實生活取材並藉具體形象創作的藝術家聯展。特別聚焦於青壯世代與潛力新銳,在於他們不僅在技術上足夠成熟,亦已從而發展出自身的視覺語彙;奠基於現實的取材也往往較易引起共鳴,進而促成觀者進一步理解創作者的思維和理念。此次邀展的創作者,包含有以古董零件召喚已逝年代榮光的劉玹希,以詩性水墨般攝影懷溯自然的志鎌猛、劉善恆,以描繪人物感知文化疏離的羅展鵬、胡順香,以勾勒生活環境展示空間凝瞬的陳瑞瑩、顏群、梁育瑄,以及融入生物隱喻元素投射心景風貌的鄭丹珊、卓家慧。多位藝術家表現風格雖異,卻皆藉由藝術探究圖像、時間與感知三者的關係。

大象藝術空間館展示何理WHYIXD《Channels》。(本刊資料室)

G01 大象藝術空間館

自2008年迄今從未中斷參與台北藝博的大象藝術空間館,今年以「心的距離」為展覽主軸,呈現全球COVID-19疫情肆虐影響下,透過藝術,如何療癒人心並傳達每位藝術家探詢事物本質與突破外在環境限制的洞見。帶來的藝術家包括來自以色列的貝弗利.巴爾卡特(Beverly Barkat),宋璽德、林育良、耿傑生、陳念慈,以及新媒體藝術團隊何理WHYIXD。貫徹其對「學術先行,市場在後」的推廣理念,大象期待以豐富多元的賞析視角來推介藝術家並連結國際。來自以色列的巴爾卡特,其創作理念涵蓋宇宙物質間能量的平衡與包容,探討美學與政治間的關係,強調思維的轉換,能同理與自身不同的事物,才能減少對立與衝突的發生。林育良結合新地景主義攝影觀念,探索出獨有的國家場域攝影語彙;耿傑生則經常以寫實的方式呈現黑色幽默的批判,反思自身與社會的關聯性;何理的空間裝置,本就來自探討當下「科技」與「夢境」間真實與虛構的界線;而宋璽德與陳念慈帶有東方傳統的雕塑與繪畫,則顯現了生活中最真實的情感。

紅野畫廊展場一景。(本刊資料室)

P05 紅野畫廊 

紅野畫廊近7年來以海外為發展重心,此次參加ART TAIPEI,期盼呈現畫廊這7年來隨著扎實國際、與數位化之成果。其中,95%的本地朋友長期透過線上展廳欣賞其藝術家作品,此時也能讓他們能親眼看到作品,更能深刻感受。  紅野在展位展出2位美國代理藝術家George Byrne及Peter Opheim的作品,期盼讓更多人認識畫廊萬中選一、嚴謹篩選進來的西方藝術家。此外,台灣藝術家黃柏仁、吳熙吉、鄭瓊娟等人的創作也在紅野畫廊的展位上展出。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五月畫會的代表人物、現年90歲的女性藝術家鄭瓊娟的作品,其於台灣美術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作風格遊走於具象與抽象之間,畫風大膽豪氣,使觀者心曠神怡。豪放之中,又有柔情密意的情感細膩,此時才是一幅畫的故事開始,引領人們細細品味,不斷釋出一陣陣動人的樂曲。

涵藝術展場一景。(本刊資料室)

D02 涵藝術

涵藝術今年於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規劃三個策展空間。其中第一個展區為「看不見的通道─岑龍與西洋藝術史的對話」,以學術展覽之規格,先行於明(2022)年3月在威尼斯舉辦的個展之前首發預展,呈現岑龍在紮實功力下所呈現出渾厚、樸實的人像作品,以平凡的日常作為主題,畫面散發出宛如宗教情懷般安靜純粹的美感,撼動觀者的心。其次,涵藝術以「本質與存在,何者先行?」為主題,規劃以國內外年輕藝術家為主的策展,包含台灣藝術家邱掇、匈牙利籍藝術家迪波爾(Tibor Slmon-Mazula),以及日籍藝術家林靖子(Yasuko Hayashi)等,囊括自具象至抽象的表現手法。第三個展區「南十字書屋」則是涵藝術所規劃的副品牌,希望藉由延伸出來的不同面向,以實驗精神,為藝術收藏帶來更多可能性。

333畫廊展場一景。(本刊資料室)

N07 333畫廊

為景薰樓國際藝術拍賣公司(JSL Auction Co.)關係企業,333畫廊在推動本土藝術家、發掘新銳之外,也致力於走向國際化,引進海外藝術家來台。此次台北藝博便帶來近日深受市場喜愛、日本藝術家谷口正造,以及來自藝術大國西班牙,豪爾赫.里維拉(Jorge Rivera),以及木村萌、宮川慶子、前田敏幸、塚本曉宣等人的作品。相對於谷口正造更貼近奈良美智脈絡的可愛壞,畢業於英國皇家藝術學院雕塑與美術專業並獲得碩博士學位的里維拉,則在粗獷的外表下有著純熟且深厚的西方藝術教養。時常在洛杉磯、東京、柏林或維也納等城市間遊走生活,也曾多次來到台灣。其創作往往利用多元的媒材與形式,表達他對生活與文化的反思及探索。

索卡藝術展場一景。(本刊資料室)

 F04 索卡藝術

索卡藝術於本次ART TAIPEI所呈現的參展陣容包括方文山、手嶋大輔、平松宇造、林葆靈、席時斌、高島進、張英楠、許芝綺、曾雍寧、飯田桐子、齊簡、羅文欣與NKSIN等藝術家的作品。此次展位的亮點莫過於即將在索卡藝術北京空間舉辦個展的方文山,今年其投身跨界藝術創作,首度推出限量版《龐克貓史汀》,此款潮流公仔為方文山與周杰倫之聯名款,其設計理念即是以青花瓷副歌,「天青色等煙雨…」中的天青色為公仔設計之主色調,而天青色即為汝窯代表色之一。當初《青花瓷》之副歌創作源由,其實來自汝窯,而非青花瓷。另外,此公仔胸前護甲鐵片之「青」字,除汝窯色調外,此款潮流公仔之身體組成部分,主體為複古型之機器人,以機械結構為其外型基礎。此外,本次索卡藝術特別與紅樓資本聯手展開NFT合作,中國藝術家張英楠畫作《白夜》(2019)以NFT唯一所有權憑證形式販售,而在此作中,藝術家透過對於自然景觀與基礎幾何的造型揉合,讓作品帶有一種特殊微妙的孤獨與疏離感。

沈東榮《古木參天君自來》,194x112cm,油畫,2021。(本刊資料室)

N05 宏藝術

宏藝術畫廊於台北藝術博覽會現場其中展出沈東榮個展「天悠地久」與陳朝寶的作品區,其中沈東榮的創作以他的生命經驗出發,他認為在創作道路上如行在山岳般,探索、失去、獲得、超越、前行。沈東榮的畫作跨越現實與意象,經過藝術家主觀刪選再構築的畫面總帶有不同於現實的想像與虛實感。作品透過油彩厚重的肌理與層次厚度,藉由細緻的光影變化與豐富色彩展現水墨的墨韻情調,呈現既古典又現代的美學觀。現場作品《古木參天君自來》可以感受到藝術家與大自然相互間的對話,行經具體而真實的山林,轉化為畫面的山水時,即真實又悠遠,更能體會到大自然那份韌性。宏藝術以藝術家雙個展的模式,希望成功開拓藝術家台灣本土藝術的市場,也希望能和海外的藝術家作品也藉由展會有更深刻的交流。

加力畫廊展場一景。(本刊資料室)

L08 加力畫廊 InArt Space

有感於疫情下無論是對整體市場還是社會的衝擊,加力畫廊選擇以以策展的方式,藉由探索人與自然環境的議題,希冀為觀者帶來療癒的力量與感受。展覽呈現了畫廊長期合作的多位藝術家,包括台灣當代藝術家郭英聲、葉子奇、周珠旺、梁任宏,以紙塑見長的義大利藝術家莎賓娜.費洛奇(Sabina Feroci),以及首次合作的日本藝術家大橋博。加力也同時與大會合作,協助原民新銳藝術家潘勁於MIT新人推薦特區中發表其新媒體作品。從繪畫、攝影到雕塑,多樣的表現形式除了提供藏家更多元與國際的選擇,也希望藉由藝術家獨特的眼光與精神世界,無論是對自然環境及生活樣貌的微觀或是細膩體會,為此紛擾不安的時刻傳遞溫暖與撫慰的精神力量。

廖迎晰《我想念地球》,220×80 cm,不鏽鋼、銅、烤漆,2021。(99度藝術中心提供)

C03 99度藝術中心

於99度藝術中心展出的廖迎晰以生活經驗的反思,並借傳統經典之作品,做為轉換之媒介,以當代手法表現古代經典題材,進而引燃出令觀賞者意料之外的一個表現。作品聚焦「愛、希望、圓融」與「現在,過去,未來」之時間的意象,以大眾通俗的語言伴隨著其積極入世的激情,將個人對於當今社會環境的關注顯現於作品當中。《我想念地球》以地球環境變異,氣候異常地球暖化,疫情的肆虐,人類因疫情持續蔓延,最終也許有一天,人類被迫將離開地球,藝術家以不鏽鋼及銅所打造的(地球2號飛行器),離開地球,尋找更好的生存方式。

耿畫廊展場一景。(本刊資料室)

L01 耿畫廊

暌違五年後,耿畫廊重返ART TAIPEI,負責人耿桂英親切喻之為「回娘家」,也為此次展位打出穩健牌,帶來楊茂林、薛保瑕、姚瑞中、陳浚豪這四位畫廊重點藝術家的作品。這其中,楊茂林以烏鴉、雲豹、台灣原生百合花及檜木等承載台灣意象的鮮明符號為主題的原木繪畫第一次在台北正式展出,薛保瑕以九條不同色域的冷抽象基調融合熱抽象表現的抽象近作,代表藝術家在過往創作基礎上的全新轉向;而姚瑞中挑釁水墨傳統、荒誕而唯美的「姚氏山水」,以及陳浚豪的「蚊釘山水」系列,則是其各自代表之作的強音復現。另在「例外狀態」展區,耿畫廊則呈現林鉅融合神話、哲學與感官生命的心靈探索,繪卷上肢首不全、手足相食的聖像宛若現世讖言般的隱喻,與主展中的四位藝術家作品形成張力十足的輝映關係。

伊誕.巴瓦瓦隆《姱容修態》,木板、壓克力、版畫顏料,60x100x5cm,2021.(亞洲藝術中心提供)

F01 亞洲藝術中心 

亞洲藝術中心此次於ART TAIPEI將展位劃分位三個不同策展主軸區塊,呈現16位藝術家的作品。其一為藝術家李真平面與雕塑作品,探討藝術家對社會、哲學的思考,以及人生步入中程後面對生命狀態改變的省思;第二部分為國際藝術家區塊,是亞洲籌備已久邁入國際藝壇的長期計劃,透過近年來對國際藝壇的關注,規畫展出歐美當代藝術正廣受矚目的新生代及中生代藝術家作品;第三則是華人藝術家區塊,呈現多年來亞洲長期關注的面向。其中,原民藝術家伊誕.巴瓦瓦隆《姱容修態》,為最新創作,凸顯藝術家「venecik」(紋砌刻畫)風格之精湛技法,打破藝術形式之疆界,體現排灣族文化的美感及精神。

陳氏藝術展場一景。(本刊資料室)

P08 陳氏藝術

第二次參加ART TAIPEI的陳氏藝術,延續去年以信仰為主軸的展位主題,今年進一步以「心行・新形」為題、進入對精神力量的探討,展示五位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藝術家風格、技法截然不同,卻皆能展現其「本心」的藝術創作。這其中包括以線條變奏見長的美籍華裔藝術家牛安的「隱」系列,融合東方水墨與西方油畫風格的台灣藝術家塵三不同於過去風景畫的全新創作,常以書法技巧入畫的台灣抽象畫家周宸以「脈」為發想的油畫作品,另有卡洛斯・弗朗哥(Carlos Franco)與安德里亞・魯辛(Andrea Rusin)這兩位分別來自西班牙與義大利的藝術家,前者帶來為《埃涅阿斯纪》創作的蝕刻版畫與珍藏手稿,後者的作品則以樹為變奏主題,平塗風格與強烈的裝飾性在展位上頗為亮眼。

双方藝廊展場一景。(本刊資料室)

L04 双方藝廊

双方藝廊展位透過「印樣自然」的主題,將畫廊自身在雕塑、裝置、錄像、繪畫等媒材上的長期經營作了具體而微的展現,台灣藝術家徐永旭、顏貽成、鍾順龍與黃博志,以及西班牙藝術家胡安‧薩摩拉(Juan Zamora)和印度藝術家蘇尼爾‧高帝(Sunil Gawde)取材或設題於日常生活之物事、尤其是自然物,透過在創作形式、美學與思想上的開拓,探索與思考大自然與人類世之間的關係。此次回歸ART TAIPEI,双方藝廊希望將過往在雕塑、錄像等媒材上累積的專業優勢,結合較容易引起共鳴的自然概念,帶領大家進入本次策展主題,提供觀眾及藏家更容易親近的方式,來閱讀過去可較不熟悉的非具象雕塑、錄像等類型的作品。此外,双方藝廊於「例外狀態」展區呈現阿根廷與日本藝術團體Lolo & Sosaku在ART TAIPEI的首度亮相。

敦煌藝術中心展場一景。(本刊資料室)

 M02 敦煌藝術中心

敦煌藝術中心此次以「人.之.境」為策展主題,展出12位來自不同世代與背景的藝術家。他們的作品分別從大自然的景緻史觀,到透視內心的情境與意境,迴響起疫情之前的生活,也成為對美好未來的憧憬,無論是寬闊、安靜的情緒,到充滿盼望的期待,「人.之.境」將會帶給觀眾不同世代對於世界的觀點:洪江波筆下美麗的台灣風情顯現出對於家園土地的尊重;旅居法國的台灣藝術家林麗玲從人的觀點出發,在花朵中的作品中,看見的是人生的姿態;董小蕙作品中充滿對於老宅院的記憶與情感,靜靜的挑起對於美好生活的憶想和感念;郭成東作品以「馬」作為一個媒介,背後都是他不同生活時期情感和經歷的表現;田中裕子的藝術美學,讓觀賞者進入思想的過程,分毫之間蘊藏宇宙玄思;新生代藝術家黃琳穎的作品結合攝影概念與拼貼手法創造與生活、記憶相關的點滴;傅詩霖將生活片段的畫面組裝成自畫像,在平凡的物體中找到庇護且感到滿足;劉昕宜將身體存於空間中的動態視覺化,「流動」成為畫面中關注的狀態,呈現出不同情境下的視覺型態;佳家&怡家姐妹透過插畫與攝影的作品融入生活之中,探索視覺同時捕捉日常生活中的美好;工筆花鳥畫家趙秀煥筆下的世界是無人之境,卻也包含著人生百態喜怒哀樂無常; 進入洪平濤的繪畫世界中,彷彿穿越時空回到古代。他的畫中有詩,唯美優雅。觀賞者似乎從畫面啟程,進入與世隔絕的桃花源。敦煌藝術中心期盼以誇世代藝術創作者的多元展呈策略,凝聚不同世代的藏家,多認識與了解其中的觀點,交流及碰撞出藝術是市場上的新高度。

養心藝術展場一景。(本刊資料室)

A03 養心藝術

養心藝術此次特別展出來自台灣、中國與美國藝術家,融合詩性美學、大漆藝術、當代陶藝雕塑至美式拓荒者專屬的多媒材創作。從兩位台灣代表,藝術家黃莛㭹從純「白」的陶瓷雕塑空間中,勾勒出時間性與生物性的流線造型空間。具有寫實與模糊具象邊界的抽象形體。以及陳迦恩融合立體與平面陶作。樸實與高雅兼具、深遠而幽靜。韓裔美籍藝術家李雪華( Sulhwa LEE )的作品從虛擬自然(Virtual Nature) 中探討當代動畫與手繪趨勢之間的模擬探討。臺裔美籍藝術家郭耀賢 (Yowshien KUO)從自創的故事場景中,探索當代美國繪畫中,亞裔美國人在文化、身份的種族與移民社會議題的重要探討。以及在大漆領域,帶來中國藝術家王炳懿承襲傳統漆畫的同時,即保留戧金的儒雅又施以當代漆畫的繁華,讓這一對矛盾體完美結合。

丁丁藝術空間展場一景。(本刊資料室)

P01 丁丁藝術空間

丁丁藝術空間由老屋改建的實體畫廊即將開幕,卻已不是第一次參加ART TAIPEI,他們為本屆藝博會帶來多國年輕世代藝術家風格各異的藝術創作,其中包括從事漆藝多年的中國藝術家蔡一休、「眼鏡蛇畫派」(CoBrA)風格的法國藝術家郎里二(Julien Wolf)、西班牙藝術家莫伊(Moisés Yagües)等,展現畫廊對海外年輕潛力藝術家的熟稔與深耕。丁丁藝術空間行銷總監丁春霆以莫伊作品為例,強調融合了卡通療癒的年輕畫風與藝術史經典的創作組態,也正是丁丁藝術空間的代表性基調。

巫登益美術館展場一景。(本刊資料室)

S04 巫登益美術館

巫登益美術館在主題為「唯美天下」的展位上,帶來彩墨藝術家巫登益的一系列作品,其中最大亮點當屬首次展出的新作《江山帝景》,這幅歷經三年完成的彩墨長卷,綿延的奇山異石組構出藝術家的心內風景,而描摹山水的手法則屬當代,太湖石般的質感讓疊嶂群山創造出另一層意趣,其間漁舟點點,仿佛都各自被賦予了抽象意旨,營造出夢幻抒情地景的同時,也暗藏超脫現實的象徵意義。同樣體量驚人、與前述作品對應的,是巫登益2013年舊作、以長江三峽之地景為本的《江山萬里圖》。台灣優勢產業對外合作委員會主席王新力介紹巫登益這位「現代古人」為不可多得的當代華人彩墨大師,即將於下月開始於中國大陸、東南亞的一系列巡迴展出,特別全程邀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藝評人協會副主席陳朝興為策展人,力圖為華人彩墨帶出新的一片天空。

宛儒畫廊展場一景。(本刊資料室)

 D09 宛儒畫廊

今年宛儒畫廊特別規畫「能量之外」,作為展覽主題,邀請連建興、陶文岳、楊林、謝宛儒、余昇叡、蕭逸玫、黃瑩瑄等七位藝術家參與展出。透過「能量之外」的策展主題規劃,藝術所產生的正面能量就好比物理學的「位能」所具備的能量,而這七位藝術家的聯快展出,相信在其藝術創作散發出的能量之外,必也能激起另類深層的美學省思。畫廊獨家代理的魔幻寫實畫家連建興,他以超現實魔幻的風格與意境著稱於藝壇。另外留法的抽象藝術家陶文岳,他的國內外展歷豐富,既是藝術家也是專業的策展人。曾是1980年代的玉女歌手現今為專職畫家楊林,近年來她專注於自畫像的創作,別具一格。以「微距」精密寫實知名的畫家余昇叡,擅長金屬光影的質感描繪,令人驚艷。畫廊負責人同時也是跨界藝術家的謝宛儒,她的創作充滿活力與創造能量。 在年輕藝術家方面也規劃蕭逸玫、黃瑩瑄 二位藝術家展出。蕭逸玫的創作以自身為對象出發,探討內外深層,充滿時尚感。黃瑩瑄以素描入畫,紀錄下生活移動的軌跡,充滿溫馨。七位台灣當代藝術家們的參與台北藝博,不同的創作媒材表現多元呈現。宛儒畫廊將持續以創作不受限及接受多元風格的當代藝術理念,帶領優質的資深與新銳藝術家共同參與展出,也期許這些創作風格的交流和對話,延伸出新的藝術探討盛宴。

ARTouch編輯部( 1698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