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藝術家當選區議員,香港藝術史翻開新一頁?

藝術家當選區議員,香港藝術史翻開新一頁?

2019年11月24日的香港區議會選舉,,最終創下七成投票率的紀錄。在持續近半年的社會運動之下,近300萬港人以手中選票表態公投,導致建制陣營崩盤,大批非建制候選人當選,當中不少政治素人,包括藝術工作者。全港18區裡面,除了離島區建制席位佔大多數之外,其餘所有區分均以非建制為主流,其中以灣仔最多藝文背景的候任區議員。
一個星期日,早上7點半,到處都是長長的人龍。他們不是排隊買早餐,而是等候進入票站投票。這是2019年11月24日的香港,各區如是,最終創下七成投票率的紀錄。在持續近半年的社會運動之下,近300萬港人以手中選票表態公投,導致建制陣營崩盤,大批非建制候選人當選,當中不少政治素人,包括藝術工作者。
全港18區裡面,除了離島區建制席位佔大多數之外,其餘所有區分均以非建制為主流,其中以灣仔最多藝文背景的候任區議員。連同現任區議員楊雪盈,該區13個議席中,有三名藝文工作者,比例顯著。有人說,隨著藝術家成為區議員,將會為香港藝術史翻開新一頁。這些藝術達人、議會新科又是否同意?
(左起)張嘉莉(Clara)、羅偉珊(Susi)、王天仁。(攝影/Peter Wong)
艱難時代更團結,議會一役港人慘勝
原本在灣仔富德樓「艺鵠」工作的羅偉珊(Susi),以600多票之差,當選灣仔愛群選區區議員,票數差距明顯。她認為,當選不是一個人的功勞,「而是全個團隊、整個社區的功勞」。投票當日,她撞見一名早已移居海外的選民說,今年特地回港投票,「表示這個社區的人很有公民意識,是公民覺醒、也是大家對政府的表態」。成功當選,她相信多多少少是時勢造就。
原本在灣仔富德樓「艺鵠」工作的羅偉珊(Susi),以600多票之差,當選灣仔愛群選區區議員。(取自羅偉珊 Facebook)
同樣在灣仔當選的藝術工作者,還有經營「C&G Artpartment」的張嘉莉(Clara)。她以149票之微,敗擊第二高票的對手。問及Clara當選心情,她憶述完成點票一刻,義工團隊和街坊拍手歡呼,自己卻相對平靜,「都開心,但要冷靜一點,也顧及其他持份者的感受」。事後回想起來,她形容自己只是「險勝」,反映市民「團結起來,凝聚一股想改變的力量」。
相對而言,創辦臨街藝文空間「合舍」的王天仁沒那麼正面樂觀。對於出乎意料地當選,他坦言是「香港人的慘勝」。他在居住多年的屋邨選區參選,對手是自動當選、連任多年的區議員,選民一直期待有票可投,自己願意走出來,遂則成為街坊支持的對象,「社會上有這麼多人犧牲,才換來17區光復,著實沒有值得高興的理由」。
豐富藝術家形象,未敢輕言開創藝術史
雖然如此,王天仁相信多名藝術工作者當選,拓闊大眾對藝術和藝術家的想像,「後來者會否打破此紀錄就不得而知了,起碼前無古人是肯定的」。對藝術家而言,社區也可成為創作的材料。藝術不一定是曲高和寡不食人間煙火,也可以在社會有所擔當。
任期尚未正式開始,Clara坦言現階段難以評斷能否開創藝術史,「要視乎日後地區和議會工作,有多能夠呈現我們的藝術思考」。相對現屆區議會的背景,她相信一眾候任區議員更加重要文化工作,定會在這方面多下功夫。
王天仁相信多名藝術工作者當選,拓闊大眾對藝術和藝術家的想像。(取自王天仁Facebook)
Susi認為,區議員、策展人、藝術家三重身分之間沒甚麼衝突,都是關乎天時地利人和,協調和處理資源,創造性必定在其思考之中。就像議員辦事處,她雖然未找到適合的單位,但已經有一套突破的想法。「希望不只是行政空間,而是可以讓人有想像有願景,繼續自發自主、令人好嚮往的空間」。反過來,議會經驗會否影響藝術,她卻是有所保留,質疑「是否幾年任期就可以改變藝術史?」
時代使然,人人升級
新一屆區議員雖然明年1月1日才正式就任,但他們三人異口同聲說,街坊已經有許多的提議,甚至已經開始處理社區事務的個案。Susi笑言,「當選後,以為可以 take a break,但未回氣,已經要做case」。同時,市民亦有自發提出願意幫忙,Clara也說:「大家都感覺到每個人都要出力一齊捍衛家園,願意付出更加多」。
經營「C&G Artpartment」的張嘉莉(Clara)當選區議員後雖然任期於明年1月1日才正式開始,但目前街坊已經有許多的提議,甚至已經開始處理社區事務的個案。(取自張嘉莉 Facebook)
正如三名藝術工作者,議會是他們陌生的領域,但願意多走一步,嘗試在制度內促進改革。然而,這不單是藝術家的「犧牲」,而是運動持續促使越來越多人的覺醒,像 Susi說:「大家不可以只做自己熟悉的事。時代迫我們每日提升自己,否則追趕不上時代節奏。」
黎家怡( 36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