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創作
2023首屆東方繪畫雙年展:重新賦予東方繪畫活力與新面貌
台灣擁有良好的水墨傳統與人文素養,可惜大環境的趨勢下,水墨環境日漸萎縮。雙年展可以說是為擴大增進東方繪畫的視野拋磚引玉。...
開拓水墨創作新進程,新加坡國家美術館「劉國松:實驗悟道」回顧展揭幕
新加坡國家美術館於2023年隆重推出的首檔展覽為「劉國松:實驗悟道」,呈現劉國松橫跨七十年創作生涯之大型回顧展。此展已逾...
叩問書畫藝術在當代的表徵,「2022集保結算所當代藝術賞」公佈得主
「2022集保結算所當代藝術賞」在12月29日於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舉辦頒獎典禮,揭曉各獎項得主。本屆徵件主題為「書畫藝術在...
【古今之變/辯】回應「跳脫材料的水墨美學延續」
講「延續」水墨美學可能會產生追隨既有水墨美學的迷思和陷阱,好像要回到已知的水墨美學東方情境和效果中。當然,這種延續很容易...
【古今之變/辯】從許炯看中國美術史一百年來的詰問: 我們「過去」了嗎?
作為一個歷史學家,這也許是我的侷限,也是我的能力,往往在看一件單一事件時,拉大時間的軸距,所有的「發生」都有千絲萬縷的關...
【古今之變/辯】「當代水墨」的「當代性」
何謂「當代水墨」?如果「當代水墨」是相對於「傳統水墨」而言,兩者間之異同何在?字面上看,兩者異在「當代」和「傳統」,同在...
【古今之變/辯】非關傳統與當代,展現時代態度的問題意識:典藏古今雜誌聯合座談
《典藏.今藝術&投資》與《典藏.古美術》於2022年9月2日舉辦了一場名為「古今之變/辯」的聯合專題線上座談,座談邀請了...
【古今之變/辯】從古代經典畫作看當今水墨名相的泥淖
去年秋國立故宮博物院推出代表宋代水墨高峰的「鎮院國寶」三件名品展,期間看到許多幼小學童被領著進出展間,這些在兒時偶逢的勝...
【古今之變/辯】由觀者的角度思考傳統水墨,還有創新
由觀者的眼光來設想,當代觀者,在什麼程度上能領會創作者的創新(無論有意吸收傳統,或反叛傳統)?或者說,我們真的共享一個傳...
【古今之變/辯】水墨基礎養成的現況與困惑
時代風貌的變化之劇,藝術表現形態之多元,令我們的藝術學習益加重視啟發與自由,意圖在學習上強調「限制與法度」,必然有所困難...
文章導覽
1
2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藝術新聞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