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

2023年第10屆X-site計畫由「途中」獲首獎:重喚因疫情框限的體感經驗
2023年第10屆「X-site計畫」經兩階段評選,由「途中」團隊以同名作品《途中》獲得首獎。預定展出時間為5月20日至...
為了孕育未來而建築:南藝大漢寶德紀念館開幕、台大藝文大樓競圖首獎出爐
2022年底,南北兩座學校各自以不同的藝術建築,紀念創校校長與百年:由國立台南藝術大學(簡稱「南藝大」)與首任校長漢寶德...
【專欄|從澳門開始的繪本寶物聚】No.32:像建築師一樣思考城市(下)
為什麼要在動輒可以調動全球大資金去蓋房子的澳門,帶著兒童住民去觀察現代建築?我想孩子們有了尋找記憶、城市文化脈絡的行動,...
【專題|小小建築師報到】07.《成為文化知識家:帶孩子探索文化資產場所的奧祕》──直擊西洋歷史式樣建築教學現場
原臺南地方法院建造時代背景為日治時期,除了形塑威嚴外,更富有西式建築的華麗風格,別具特色。再者,建築中使用到許多雕花與幾...
【小典藏|愛閱讀】《成為文化知識家:帶孩子探索文化資產場所的奧祕》──如何認識西洋歷史式樣建築?
「西洋歷史式樣建築」可說是統整了臺灣日治時期各種混雜不同歐洲國家建築式樣或風格的建築語彙。這類建築物通常在外觀上呈現出許...
讓紙說話,感受「方寸」間的寧靜:「崎 Heterogeneous」鳳嬌催化室品牌總監李依耘專訪
或許正如本次展名所寓示,「崎」歷經三次提案淬煉、籌備將近一年,找到「紙」之於臺北市立美術館迴廊空間最合適的展呈形式。以紙...
【專欄|從澳門開始的繪本寶物聚】No.32:像建築師一樣思考城市(上)
適逢「澳門現代建築學會」(Docomomo Macau)甫推出《澳門現代建築遊踪指南》ㄧ本書,正是一個好機會,和城市最小...
【小典藏|愛閱讀】《ARTFUL THINKING 激發孩子潛能的哈佛名畫思考課》賞識思維如何幫助孩子全面探索?
經由賞識思維的幫助,讓原本展覽吸引到的觀者年齡,從年輕的專業相關學生,往下擴至小小學童,在活動之中,「看建築,學國際參與...
博物館的4大功能與意義:展示規劃與現代博物館
相較以展示、收藏為主,傳統意義下的博物館;一座兼具有教育、研究等前瞻功能的博物館,展示上該如何規劃與呈現?施工時又需要注...
為台灣建築貢獻超過半世紀:戰後臺灣第一代建築師高而潘逝世(1928-2022)
台灣戰後第一代建築師高而潘(b.1928)於近日逝世,享耆壽94歲,其自1960-90年代之間的建築作品包含臺北市立美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