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小典藏|愛閱讀】《成為文化知識家:帶孩子探索文化資產場所的奧祕》──如何認識西洋歷史式樣建築?

【小典藏|愛閱讀】《成為文化知識家:帶孩子探索文化資產場所的奧祕》──如何認識西洋歷史式樣建築?

「西洋歷史式樣建築」可說是統整了臺灣日治時期各種混雜不同歐洲國家建築式樣或風格的建築語彙。這類建築物通常在外觀上呈現出許多美感教育中關於比例、平衡、對稱、質感等元素的設計,因此可以與中小學課程中的藝術領域緊密結合在一起。

在臺灣的有形文化資產類別中,「古蹟」與「歷史建築」擁有為數不少具「西洋歷史式樣」特色的建築作品。依據成功大學建築系名譽教授傅朝卿的定義,大約1910 年代左右,日本在明治維新時期接受西方國家所栽培訓練的建築專業者,開始將西洋建築的潮流帶進臺灣,「西洋歷史式樣建築」可說是統整了臺灣日治時期各種混雜不同歐洲國家建築式樣或風格的建築語彙。這類建築物通常在外觀上呈現出許多美感教育中關於比例、平衡、對稱、質感等元素的設計,因此可以與中小學課程中的藝術領域緊密結合在一起。

本書所介紹的臺灣臺南地方法院,便是臺灣西洋歷史式樣建築的代表作品。臺灣臺南地方法院這類「法院建築」,經常以西洋歷史式樣的建築樣貌展現在眾人面前。在許多國家,法院為了展現公平、正義的形象,往往在外觀造型上模仿西方古典建築,臺灣臺南地方法院也是在此概念下,被日治時期的建築師森山松之助設計為具有西洋歷史式樣的法院建築。這座全國少數結構完整的日治時期法院建築,目前已經轉型為「司法博物館」呈現在大眾面前。

為什麼選擇原臺南地方法院作為西洋歷史式樣建築教學現場?
本章節挑選原臺南地方法院(今為司法博物館)作為西洋歷史式樣建築文化資產教學的案例,正是由於其建築設計充分展現法院公平、正義的形象,且結構完整,具有歷史代表性,尤其便於參觀,非常切合教學者與學習者互動的需求。

為什麼需要認識西洋歷史式樣建築?

走在臺灣街道,經常聽聞有人對著老式建築物,驚嘆:「哇!那巴洛克式的建築立面好漂亮。」到底什麼是「巴洛克建築」,相信很多人都很好奇。從藝術史或建築史的角度來看,臺灣到底有沒有經歷過歐洲國家17 世紀左右的巴洛克時期,而有資格產生「巴洛克建築」?這個問題一直都有正反兩方的說法。

回溯起來,之所以會出現這些令人感動或疑惑的建築外觀式樣,是源自於百年前日本殖民政府的規劃。明治維新之後,日本將學子大批送往歐洲國家學習建築專業,這些經過歐式訓練的建築專家,有部分人在返回母國後,又來到當時殖民地臺灣,將所知所學實踐在這塊土地上。

相比清代治理期間所留下的中式建築,「摩登/現代化」(modern)的歐洲建築風格,當時格外吸引人注意,於是這樣的西方建築語彙開始在臺灣流行起來。

然而日本所導入臺灣的建築風格,一般人乍看會以為是歐洲各國常見的建築式樣,並用「巴洛克建築」概括指稱臺灣類似外觀的建築,但其實並非正統的西方古典建築做法。本書並不打算深究建築的專業知識,為了不增加讀者對於建築式樣定義的混淆,在書中統一用「西洋歷史式樣建築」的中性用詞,詮釋各種源自於西方國家的建築式樣。

而上述考量也正是為什麼需要特別認識西洋歷史式樣建築這類文化資產的原因。

臺灣的西洋歷史式樣建築,舉凡現今的總統府、新竹車站、臺灣文學館以及司法博物館等,大多是日治時期日本政府在臺灣建設的公共建築。這類建築通常融合了不同歐洲國家、不同時期的建築式樣,從外觀設計及內部裝潢都可以找到許多裝飾語彙,給人們的感覺也較為華麗,容易引起大眾的興趣,進而走進建築物中探索與參觀。以下表格盤點臺灣目前還保存良好,前身是日治時期的公共建築,並可開放參觀的西洋歷史式樣建築:

日治時期原始機能名稱建築年代文化資產官方名稱(目前使用狀況)
臺南縣知事官邸1900 原臺南縣知事官邸(知事官邸生活館)
臺南廳長官邸1906原臺南廳長官邸(原臺南廳長官邸)
臺北水源地慢濾場1908臺北水道水源地(臺北自來水園區)
臺中公園湖心亭1908中山公園湖心亭(臺中公園湖心亭)
新起街市場1908西門紅樓(西門紅樓)
臺南地方法院1912臺灣臺南地方法院(司法博物館)
臺灣總督官邸1913臺北賓館(臺北賓館)
新竹火車站1913新竹火車站(新竹火車站)
臺中州廳1913臺中州廳(修復中,暫停開放)
嘉義營林俱樂部1914嘉義營林俱樂部(檜意森活村園區)
兒玉總督後藤民政長官紀念館1915臺灣總督府博物館(國立臺灣博物館)
臺北州廳1915監察院(監察院)
臺南州廳1915原臺南州廳(國立臺灣文學館)
臺中火車站1917臺中車站(臺中驛鐵道文化園區)
臺灣總督府1919總統府(總統府)
臺灣總督府專賣局1922專賣局(臺灣菸酒股份有限公司)
臺北帝國大學圖書館1930臺灣大學原帝大校舍舊圖書館(國立臺灣大學校史館)
表/《成為文化知識家:帶孩子探索文化資產場所的奧祕》一書整理

如何認識西洋歷史式樣建築?

前面提到西洋歷史式樣建築本質是融合了各種不同的西式建築風格,以下就簡單介紹此種類型的建築外觀、內部空間、建築用途等面向。

建築外觀:

這類型建築的外觀常具有良好的比例與對稱關係,例如:牆面的開窗數量、入口的柱體數量,都呈現對稱之美。當然也不要遺漏其細膩的建築裝飾,可以從藝術欣賞的角度加以觀察,細究此類型建築經常使用哪些裝飾,並以繪畫方式記錄下來。另外,也應一併注意建築物所使用的幾何圖形,往往可以發現這些圖形呈現極具規律的排列組合形式。

臺中州廳,是日治之臺中州、民國之臺中市的政府所在地。屬國定古蹟,與原臺北州廳(今監察院)、臺南州廳(今臺灣文學館)為同一單位同時設計同時開始營造。西式建築風格明顯,這也是日治時期官署建築的重要特徵。(Source: YSP)(圖/書籍內頁)

建築內部空間與用途:

此類型建築的內部空間裝潢華麗大氣,在天花板、牆壁、柱頭等位置會以植物、水果、花紋等圖案加以裝飾,參觀時宜細細欣賞。而由於日治時期的建築技師在進行設計時,都會依據建築物的用途,設計符合其功能的內部空間,因此其內部的空間配置往往能恰如其分地彰顯其用途。

臺中州廳中庭,建築物上規律排列的幾何圖形,一眼可見。目前臺中市政府仍有若干局處在此辦公。
(Source: YSP)(圖/書籍內頁)

本文摘錄自《成為文化知識家:帶孩子探索文化資產場所的奧祕

成為文化知識家:帶孩子探索文化資產場所的奧祕
作者:榮芳杰、江篠萱│繪者:在地偏好│出版社:方寸文創

#當國中小課程規定要介紹臺灣文化資產、高中階段必須嘗試「探究與實作」的多元化教學,在校教師如何設計教案搭配實地場域進行教學?  

#當父母帶著子女去到各種文化產業園區時,可不可以在打卡拍照、吃冰棒逛市集之外,加入一點有文化內涵的小遊戲?  

#當導遊、解說員介紹各地古蹟遺址或是重要廟宇的宗教信仰時,除了單向講述歷史故事,能不能還有教與學的雙向互動?   

「親近文化資產,感受時間的力量,認識這塊土地上曾發生的故事。」───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策劃。   

【這本書講什麼?】→透過文化資產教育,讓自己學會更認識自己。   

舉凡古蹟遺址、歷史建築、文化景觀……等相關場域,都具有厚實的文化與歷史的價值,從基隆的砲臺到恆春的古城,從八通關古道到阿里山鐵道,從馬祖戰地文化到綠島人權文化園區,從安平古堡到卑南遺址,從糖廠、酒廠、林場到鹽場……,臺灣雖小,但遍布各式各樣展現土地與人民記憶的文化資產,皆散發無比魅力,吸引無數人前往。   

隨著社會發展,人們看待文化資產的角度,已不再止步於保存與觀看,在到此一遊的旅遊紀錄之外,或許也有「深入了解」的渴求;對文化歷史的知其然之外,或許還有「知其所以然」的追求。   於是,本書提供了多種「經過演練」的方法,既能幫助你更加理解文化資產,也能從中習得設計教學的能力,經由「六到」(眼到、口到、耳到、手到、腳到和心到),認識這塊土地上發生的種種事物,認識自己與土地之間的關係,乃至於更認識自己。   

【這本書給誰看?】→在文化資產教育的情境裡,參與者可以分成「教育者」與「學習者」。   

再具體一點來說,參觀文化資產的人們可以是攜家帶眷的親子組,也或許是呼朋引伴的旅行團,當然更少不了走出校園的教育單位,這些人可概略分為「家長/子女」、「導覽者/參觀者」、「教師/學生」等組合,這些組合彼此之間正是由「教育」串連起來。   

人人都有能力成為文化資產教育的教育者(推廣者),反過來說,人人也都有機會成為文化資產教育的學習者(接受者)。   

因此,本書提供了特定類型文化資產場所的教學課程學習單,教育者可直接參考操作,學習者則在獲取文化知識之餘達到互動的趣味,也在遊戲之中思考文化資產的價值。   

【這本書怎麼用?】→先閱讀書中資料,再操作所附教學課程學習單,之後舉一反三,創作屬於自己的文化資產教育。   

所以,本書精選5大「易於參訪」的文化資產類型,加以介紹與說明,另附上7份「易於操作」的文化資產現地教學課程學習單,用以搭配書中內容。換言之,在一般參觀模式,閱讀(或攜帶)本書即可;若進入教學模式,便可以延伸運用附件。同時書中亦附有QR code,把學習單檔案與參考答案連結在雲端,開放下載使用──兼顧了「純閱讀」以及「教與學」的需求。

希望藉由本書架構的呈現與引導,讓更多人能體會歷史傳承的意義,為文化資產找到新的親近方式;也期待激發教師與家長等讀者(甚至包含文資管理單位),對文化資產創造出更多元的延伸與詮釋。   

成為文化知識家,從使用這本書開始!

小典藏ArtcoKids|小編報報( 1380篇 )

喜歡藝術,熱愛繪本,最愛閱讀,還有開懷大笑的小孩笑容! 每天都愛四處看東看西趴趴走,要把最新鮮有趣好看好玩的內容分享給大家!

★按讚FB→https://www.facebook.com/artcokids/
▲來追IG→ https://www.instagram.com/artcokids/
■聽PODCAST→ https://open.firstory.me/user/artcokids
◎加LINE@→https://line.me/R/ti/p/@hmo6185j 
◣一起玩→ 合作洽談 artcokids@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