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小典藏|愛閱讀】《ARTFUL THINKING 激發孩子潛能的哈佛名畫思考課》賞識思維如何幫助孩子全面探索?

【小典藏|愛閱讀】《ARTFUL THINKING 激發孩子潛能的哈佛名畫思考課》賞識思維如何幫助孩子全面探索?

經由賞識思維的幫助,讓原本展覽吸引到的觀者年齡,從年輕的專業相關學生,往下擴至小小學童,在活動之中,「看建築,學國際參與」也契合了108課綱希望達到的素養,這就是賞識思維的魔法,大家共好,各方皆贏。

在談這個議題之前,我想先談談賞識思維對自己的幫助。

2年前,我一邊忙著參與大稻埕國際藝術節活動,一邊接到忠泰美術館的邀請,希望我協助他們在即將舉辦的德國「粗獷主義」建築展上設計一些親子活動。

我仔細看了策展的主設計與文宣資料,這是一批建於二戰後(1950 ∼ 1970 年)的混凝土建築,即將面臨被拆毀的命運,希望藉由展覽,讓世人了解這些粗獷主義建築物富含的寶貴歷史文化及存在價值,進而成功搶救保存。

我看到展覽海報上大大的「S.O.S」還有「粗獷主義」字樣,心想這樣的安排應該吸引到的都是建築相關科系學生吧 !一般民眾應該很難產生共鳴。

SOS 拯救混凝土之獸!粗獷主義建築展(圖/忠泰美術館

於是,我開始思考粗獷主義跟一般大眾有什麼關係。如果大眾不能與它產生連結,就無法感受那種跟時間賽跑「救命」的急迫;如果展覽不能跟大眾產生聯繫,這個策展就達不到保留文化價值遺產的目的。

我仔細閱讀德國策展人的前言後,請教了館方6個問題:全球性與區域性的粗獷主義建築運動,是國族建構的基礎,台灣的是什麼?後面出現的新粗獷主義與舊粗獷主義有何差異?為何反制? 台灣建築大師所說的主流與個性之間,在全球化與地方之間,帶來了焦慮和困擾之外,也帶來機會和未來,那個機會和未來是什麼?⋯⋯

館方人員聽完嚇一跳,他沒想到我會問這些,但也就從這6個問題開始,我拉出一條親子導覽的主軸線,然後訂出4大策略:

  1. 用怪獸凸顯粗獷。
  2. 用朋友激勵搶救。
  3. 用賞識思維去感受。
  4. 用遊戲促進思辯。

我先用賞識思維的「觀察與描述思考稟性」,帶著孩子們「觀察」這些建築物。讓他們進行形體觀察,找出這些建築物包含哪些幾何圖形元素,隨著孩子們「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的回答不斷丟出來,然後激發他們的創意發想:這些大的幾何圖形看起來像什麼東西?你生活周遭有沒有見過類似的東西?都是些什麼呢?

(圖/Pexels)

隨著孩子們接二連三地回答:「這個像變形金剛」、「這個像三明治」、「這個好像疊起來的飛鏢」⋯⋯場面也跟著熱鬧起來。

接著,請孩子們幫這些圖形取名字,找出他們的「怪獸」朋友,然後運用想像力,如何跟「新朋友」一起探險?可以一起玩什麼遊戲?怎麼玩?

只要孩子開始提問,我們就把粗獷主義的知識慢慢「餵」進去:這些「怪獸」是在戰爭中建給許多人的避難住所,是很多孩子從小長大的地方。

最後,讓他們進行有感體驗,告訴他們這些建築物背後的歷史、社會、文化與將面臨被拆除的命運。試想,「怪獸」很多年來一直非常用心的服務他的小主人,就像小主人的玩具一樣;現在, 他們快要被長大的小主人遺忘,甚至丟棄,你覺得他們的感受是什麼?

最後,我以當時挪威首都奧斯陸移走畢卡索壁畫事件,讓怪獸總動員主席給小朋友寫了一封求救信,內容大致是搶救失敗,畢卡索爺爺在哭泣。

挪威首都奧斯陸移走畢卡索壁畫事件(圖/Wikipedia)

最後省思階段問小朋友:「你希不希望台灣的粗獷建築物被拆掉?為什麼?願不願意一起來幫忙搶救?可以怎麼做呢?」從孩子大喊「不行 !因為他們是學校」,我知道富有同理心的小孩,心中對這些建築物已懷抱使命。

只要看懂了,契機便出現了;只要孩子看懂了,策展目的就達到了。

經由賞識思維的幫助,讓原本展覽吸引到的觀者年齡,從年輕的專業相關學生,往下擴至小小學童,在活動之中,「看建築,學國際參與」也契合了108課綱希望達到的素養,這就是賞識思維的魔法,大家共好,各方皆贏。

賞識思維有6個思考稟性,我常把比喻為人腦中的6條「美學肌肉」。大家都知道,人的身體需要肌肉,足夠均衡的肌肉量能讓我們保持骨骼健康、擁有負重力與爆發力,同時讓身形看起來結實美麗。身體的肌肉需要持續固定的運動及充足的營養才能維持,腦中的「思考美學肌肉」也是同樣的道理。

政府從孩子小時候就在學校不斷灌輸及加強運動的重要性,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對每個人來說終身受用,鍛鍊賞識思維也需要從小培養,養成習慣、終身受用。

因為和團隊在賞識思維的基礎下,開發了「看藝術,學思考」共16 堂課的教案,然後把這個教案帶進了學校課堂之中,我們的課程排進國小1、2年級的生活課,以及3、4年級的綜合課中進行,是有道理的。

(圖/Pexels)

生活課程注重學童核心素養的發展,根據《12年國民教育課程綱要總綱》一般簡稱「自動好」的3 大核心理念:自主行動、溝通互動、社會參與,以7個主軸為架構,陶養兒童的核心素養。我們的課程特別可以幫助學童進行第2條「探究事理」與第3條「樂於學習」的層面。

「探究事理」簡而言之就是藉由各種媒介,探索人事物的特性與關聯,學習探究的方法,並理解探究後所獲得的道理。「樂於學習」是對生活事物充滿好奇與喜好探究之心,體會與感受學習的樂趣,並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持續學習。

3、4年級的綜合課,也在基於108課綱的「藝術領域」課程, 讓賞識思維得以再施思考鍛鍊魔法,讓學生在課程中進行知識與技能的察覺、探究、理解及表達能力。同時提升對藝術文化的審美感知、理解、分析及判斷能力,以增進美善生活。

提問驅動思考與全面探索,可以從「提問與探究」這個思考稟性開始,藉由搭配「觀察/思考/提問」、「創意提問」、「思考/疑惑/探索」這3 個思考路徑,讓學童的「視覺腦」動起來。至於如何實際操作?本書第3 章會有非常詳細的步驟,在此僅提個概要,讓大家了解這個思考稟性將帶給孩子哪些面向的幫助及發展。

既然是「賞」識思維,自然從「觀看」開始,若以「觀察/思考/提問」這個思考路徑進行:

  • 老師在安靜1 分鐘的「看一看」後引導:「看到了什麼?」
  • 接著「想一想」:「關於你所看到的,讓你想到了什麼?」
  • 然後「問一問」:「若畫家在現場,你有什麼問題想問他?」

這個思考路徑是幫助孩子先進行「深思熟慮」的觀看,並根據看到的來發展自己的想法及加以解釋。「看到什麼?」的問題屬於觀察面向,「關於你所看到的⋯⋯」問題,則是詮釋面向。當孩子解釋時,其他人連帶學習了「傾聽」別人觀點的行為,最後的「提問」則激發孩子的好奇心,並幫助他們與繪畫作品產生新聯繫。

這個思考路徑適用於任何藝術品或物品,而且非常容易使用, 尤其當我們面對抽象畫或複雜事物時。因為看不懂,所以必須從觀察中去找出觀者與被觀者的連結。這條路徑多次操作下來,我發現幾乎都能加深孩子對眼前事物的興趣,而且完全無關他們擁有多少背景知識。

孩子是「問題」製造機

如果是「創意提問」思考路徑,一樣先從「深思熟慮的觀看」開始,然後引導孩子玩一個創意提問的遊戲,帶領他們用更多元的角度觀察、提問,並深入探討調查,藝術家在創作時,曾經思考並自我提問的問題。

在這個過程中,依照孩子的能力,至少要腦力激盪找出12 個跟畫作或議題相關的問題,一個藝術品這麼複雜,畫家也必定經過許多層次的思索。老師可引導孩子挑出12 個提問句型中最有趣的問句,並展開片刻的討論。

這個思考路徑能夠對他們達到兩個面向的刺激,一是激發,另一個是保持好奇心,兩者同時「進攻」,更容易讓他們發現藝術作品或一個議題的複雜。最後再進行反思:針對這個議題與藝術作品,是否還有別的新觀點?

當你希望孩子能夠問出好問題,或是看見事物更多面向、層次時,就可使用這個思考路徑。

而「思考/疑惑/探索」路徑,則是在觀看結束後開始思考:

  • 你對於這個藝術品或議題有多少了解?
  • 你有什麼疑惑或問題?
  • 關於藝術作品或議題有哪些內容激發你想繼續探究下去?
(圖/Pexels)

此思考路徑可幫助孩子連結先前的知識,然後激發好奇心,並為他們獨立探究奠定基礎。它適用於藝術、文學或電影等文本,特別是希望孩子發展自己有興趣的領域和調查問題時。也可以在學習過程中使用,去連結先前學過的知識與新的內容。

我對自己的訓練也常走這條路徑,當我面對畫作再也看不到新觀點時,我就用這個方式試著再找出新觀點。

我必須承認,孩子真的是提問高手,很多時候我反而覺得大人才要重新訓練自己的提問能力。有些大人害怕帶孩子去看畫,因為怕被問倒。其實孩子的問題往往都不是知識性的,但卻需要很多知識量才能精確回答。

我在帶孩子看〈摩西的母親〉這幅畫時,孩子會問:「這孩子怎麼了?」「姊姊看著妹妹,他們家發生了什麼事?」還有「椅子下面為什麼要打叉叉?」這些問題都是大人問不出來的。而大人往往提出3 個問題後就沒下文,孩子卻可以從這裡問、從那裡問、從不同面向問,然後問到許多不同觀點。

(圖/Pexels)

我也常有被孩子問倒的時候,只是在亞洲的學習環境中,許多大人希望孩子「在一旁安靜聽」就好,加上老師總是課堂的主角, 時間一久,亞洲學生在提問力上顯得較為薄弱。「創意提問」是希望孩子「提出好問題」,而非為了得到信息而問。

最後特別強調,「創意提問」這個思考路徑,要避免問「資料型」的問題, 多使用「Why」、「What」、「How」, 少用「Where」、「When」、「Who」,因為後者屬於資料型提問。資料型提問請教Google 大神就可以,創意提問才能發揮將一個問題引發衍伸、探索、挖掘,然後發現新觀點的作用。


本文摘錄自《ARTFUL THINKING 激發孩子潛能的哈佛名畫思考課:6大思考稟性╳20條思考路徑,鍛鍊AI世代的賞識思維

台灣第一本源自哈佛大學「賞識思維」(Artful Thinking)的本土實踐之作
6大思考秉性(目標) ╳  20條思考路徑(方法) ╳ 12幅世界名畫(工具)
透過眼腦鏈結,激發大腦潛力,帶領孩子建立思考的厚度!

哈佛零點計畫(Project Zero)共同主持人大衛.柏金斯(David Perkins)曾說:
啟動靈活思考力的有效方法,就在於「觀看藝術」。
賞識思維(Artful Thinking)如同思考的羅盤,
重點不在於藝術或繪畫技法,「大腦思考的路徑與方法」才是核心與精髓。

面對人工智慧崛起的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時代,
孩子還需要另一種AI(Aesthetic Intelligence)──美學智能,
如同身體肌肉需要鍛練,腦袋的「思考肌肉」更需從小開始練習!

本書源起於美國國家藝廊攜手哈佛大學零點計畫「藝術的思辨」課程,
作者李宜蓁(Tiffany Lee),是台灣第一位完成這套課程認證的合格講師,
她期許自己以「賞識思維」思考系統的終身倡議者身分,持續推動這套教學與思考模組。

現在,就跟著宜蓁老師名畫思考課的引導,鍛鍊你與孩子的「思考肌肉」!
只要選定:一個思考稟性(目標),一條思考路徑(方法),一幅名畫(工具),
讓「看的教育」先於「聽的教育」,從1分鐘「深思熟慮」的觀看開始,
透過觀看世界名畫,鍛鍊3~10歲孩童、甚至大人自己的思考肌肉,並非遙不可及!

那麼,我們可以如何鍛鍊思考肌肉?
「賞識思維」已替我們歸納淬鍊出步驟清楚可行的目標與路徑:
6大目標──觀察與描述、比較與連結、提問與探究、證據與推理、找出複雜性、探索觀點──
而每項目標,都有切實可行的建議提問路徑與方法,如接力描述、創意性比較、多元視角、進入角色……
透過循序漸進、有方法步驟的對話與提問,就能鍛鍊大腦的思考厚度!

譬如,以〈拾穗者之歸〉與〈拾穗〉兩幅畫作為例,便是鍛鍊「比較與連結」思考稟性的好工具。
透過「創意性思考」這條路徑,觀察兩幅畫作不同,
帶領孩子有結構的從人、農作物、人造物、動物等不同項目觀察與記錄,
在兩幅作品中「找一找」彼此間最明顯的相似處,「想一想」為什麼,「比一比」最明顯的相異處。
經過前面比較異同的思考歷程,
大人再使用「我以前認為……我現在認為……」的思考路徑引導統整,
最後才帶出拾穗文化的內涵與精神,翻轉過往一開始就直接切入畫作內涵的導覽模式。

又如以〈自由引領人民〉畫作為例,
便是以「觀察/思考/我/我們」的思考路徑,鍛鍊「探索觀點」思考稟性的範例。
將孩子們的細緻觀察,用人事時地物形狀等方式分類後,
再透過「這幅畫讓我想到……」的引導語,連結孩子說出「我/我們」的生活經驗,
甚至對大一些的孩子,可以更深度引導說出自己身為地球公民,可扮演哪些積極角色。

全書12幅畫作引導,都有實踐歷程的對話紀錄可供借鏡參照與運用,
讓第一次帶領孩子踏入名畫世界的大人,也能心有所本不害怕。

看藝術,學思考!
就從選定一塊思考肌肉、觀察一幅名畫開始,
6大思考稟性,20條思考路徑,相互援引靈活運用,
鍛鍊你與孩子更豐富、更多元、更有厚度的思考力。

小典藏ArtcoKids|小編報報( 1283篇 )

喜歡藝術,熱愛繪本,最愛閱讀,還有開懷大笑的小孩笑容! 每天都愛四處看東看西趴趴走,要把最新鮮有趣好看好玩的內容分享給大家!

★按讚FB→https://www.facebook.com/artcokids/
▲來追IG→ https://www.instagram.com/artcokids/
■聽PODCAST→ https://open.firstory.me/user/artcokids
◎加LINE@→https://line.me/R/ti/p/@hmo6185j 
◣一起玩→ 合作洽談 artcokids@gmail.com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