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藝術

探索紫禁城的藏傳佛教祕寶:北京故宮「妙寶莊嚴—故宮博物院藏法器展」精品選介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有豐富的法器類文物,尤以藏傳佛教法器居多,這些文物對於認識和瞭解清宮廷的物質文化、皇室的宗教信仰有著重要...
法力無邊:臺北故宮祕藏之藏傳佛教法器
跳神時喇嘛所穿戴髑髏五佛冠,由象牙及動物骨骼切割雕琢成,原貯藏於皇帝居住的養心殿。乾隆二十年(1755)清宮引入西藏夏魯...
走入乾隆皇帝的信仰世界:臺北故宮「呼畢勒罕─清代活佛文物大展」文物脈絡選介
乾隆皇帝作為國家最高統治者,其一舉一動皆具深意,他所選擇的信仰更是蘊含複雜的政治目的。清廷扶植格魯派(Gelug)以管理...
故宮「轉世利生」國際學術研討會紀實:藏傳佛教活佛體制17世紀以來的發展
去年(2020)12月16、17日在臺北故宮文會堂舉辦「轉世利生─十七世紀以來的活佛體制」國際學術研討會。聚焦17世紀之...
人間祕寶:兩岸故宮藏傳佛教文物
「呼畢勒罕」是蒙語活佛之漢譯,以清宮扶持之藏傳佛教格魯派四大活佛為主軸,精選相關書畫、器物、圖書文獻等文物,介紹清代皇權...
佛光初乍的金輝之地:泰國墮羅鉢底佛教藝術
泰國中部平原曾存在一個名為「墮羅鉢底」 的文明,是泰族人進駐泰國前就已存在的佛教古國,被視為佛教進入東南亞的濫觴。這個部...
彷彿一部佛教藝術史:佛光山「海上佛影—上海博物館藏佛教藝術展」報導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現正舉辦「海上佛影─上海博物館藏佛教藝術展」。此展立基於佛光山與上海博物館多年合作的情誼與默契,大規模借...
是故事書,也是修行工具書:談大英圖書館藏各國佛教繪本
兩千多年來,透過手稿和印刷品的製作,佛教義理不僅以物質形態被保存下來,更逐漸向四處傳播。期間,追隨者的語言交流、文字翻譯...
前往淨土的最後機會:甘肅敦煌莫高窟第17窟的《被帽地藏菩薩十王圖與淨土圖》
《被帽地藏菩薩十王圖》的主尊梵名為Kṣitigarbha,有「含藏大地」、「地中之藏」之意。在中土,祂卻成為信仰歷久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