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Web3藝術產業入門指南】自由度超高的Protoworld打造你未曾體會過的NFT虛擬藝廊
Protoworld不僅是虛擬藝廊,更是具備互動性的創作者社群平台。為了協助創作者持續投入經營與內容創作,Protowo...
人工智慧作為一種踰越/愉悅─論AI詠唱者的合成欲望與匱乏追求
本文以近日 AI 工具創造無數合成網美作為開場,側寫「AI 網美」背後開源互助的創作生態系,並梳理生成式人工智慧(Gen...
【專欄│芬紛聊天】「Me, Myself & AI」芬蘭Heureka科教館最新人工智能展
芬蘭知名的Heureka科教館在2022下半年開始的「Me, Myself & AI 」人工智能展覽,正以有趣和互動的方...
【蘭天律師專欄】AI、NFT、元宇宙:數位藝術的著作權歸屬與法律爭議
現代生活中逐漸引進智慧型機器人、AI語音系統、大數據、演算法等分擔或取代人力的科技產品和技術。究竟需否要為元宇宙虛擬世界...
熵與當代美學:從熱力學到資訊理論
當藝術的視野站在「熵」的時間之箭(熱力學)上,在更多元的創作範疇(生態學)望向資訊的生產量(資訊理論),在再次回望「熵」...
【小典藏│愛看展】Xpark「藝術之秋」:《復刻未來.AI海洋名畫特展》台灣首次盛大開展!
Xpark將配合日本自古以來的傳統「藝術之秋」的季節,期間限定舉辦以藝術來呈現出塑膠垃圾帶來的海洋汙染問題『復刻未來.A...
試圖與機器協商的人
視覺藝術家張明曜過去以平面與實體藝術創作生產為主,近期投入NFT創作,並嘗試在Pixray網站下進行AI編程創作,以下為...
美即是真,真即是美:數學、AI與美
在一般印象中,「美」是與藝術、哲學、文學、音樂這些人文領域相連的。受到教育制度的影響,理工與人文,在普遍認知中是二元對立...
讓機器打開創意之鎖,AI藝術如何影響藝術創作的本質?
Edmond de Belamy是法國人工智能(簡稱AI)藝術公司Obvious Art生產的作品。當大家絞盡腦汁為AI...
AI給人類的一封信:2018第13屆台北數位藝術節
2018年第13屆台北數位藝術節「超機體」(Trans-robotics)探討的機器人、人工智慧(AI)對於人類社會未來...
文章導覽
1
...
4
5
6
7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藝術新聞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