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
【高森信男專欄】楊英風:未至的前衛性
認真說起來,楊英風其實是台灣數位藝術/媒體藝術的先行者之一。但在社會劇變、附庸風雅及政治高壓之外,實際上難以找到前衛創作...
【藝博會直擊】273間參展畫廊如期而至,瑞士巴塞爾藝術展已正式開幕
瑞士巴塞爾藝術展(Art Basel in Basel)匯聚來273間藝廊所呈現的精彩作品,以及推廣巴塞爾城內多元的展覽...
【阮慶岳專欄】建築的態度:戰後台灣建築師群像系列四:王秋華+修澤蘭
修澤蘭從大陸中央大學畢業,因緣際會來到台灣,在當時男性佔優勢的專業環境,以女性身份展現獨特的建築思維,最為人知的作品是陽...
假如綠島是一面鏡子:「2021綠島人權藝術季」舉鏡自照的生命層疊與歷史書寫B面
「假如綠島是一面鏡子」不再是「舉起鏡子迎上他者的凝視」,以綠島為鏡,可謂直接推翻了既定的主客預設。顯像的「空白之石」從來...
亞洲畫廊銷售額大幅成長,數位藝術市場增速過於迅猛:瑞銀與巴塞爾藝博會《藝術經銷商抗逆力》年中報告出爐
瑞銀集團(UBS)與巴塞爾藝術展(Art Basel)聯合發布的《藝術經銷商抗逆力》出爐。
我們不該預設前路有太多漂亮的風景─林亦軒,穿梭在夢與階級的人
這個世界其實存在各式各樣的選擇。尤其作為創作者,更不應該將自己陷入過於單一的環境與軌道,不需要害怕嘗試脫離現在的軌道,當...
來去竹圍工作室住一晚
寶藏巖聚落是我與陳漢聲成立走路草農/藝團,在台北生活的第一站,而竹圍工作室則是台北生活的第二站,我在此之前,都是在高雄與...
在機構主事者與藝術家戰爭的破敗景觀中,許峰瑞談機制透明化與藝術行政專業建立
近年來,「館長」爭議頻繁,在視覺藝術圈長期對政府喊話的「藝術專業治理」下,「專業人士們」實質上並無法拿出可信服藝術參與者...
【影形力專欄】逆行影像回憶錄
逆行影像在作為「吸引力電影」之餘,在我看來深具潛力的地方,是不能不去思辨它在中外影像藝術史裡,尤其關於敘事、歷史乃至媒介...
「混種」會是未來的影展、影展的未來嗎?疫情下的國際影展觀察
疫情帶來的改變,提供影展重新盤點資源、檢視自身定位的機會。這些規畫與取捨,呈現的是對「何謂影展」的思考與態度、希望透過這...
文章導覽
1
...
49
50
51
52
53
...
55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藝術新聞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