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首屆「馬祖國際藝術島」以文化治理釀出永續島嶼未來

首屆「馬祖國際藝術島」以文化治理釀出永續島嶼未來

Inaugural “Matsu Biennial” Seeks Sustainable Island Future Through Cultural Governance

今年首屆「馬祖國際藝術島」以「島嶼釀」為策展主題,於2月12日至4月10日盛大展開。適逢戰地解除30週年,透過藝術、建築、教育各層次構築的八個策展計畫串聯「四鄉五島」,邀集41組跨領域團隊與在地共創,共39件作品及三個空間策展。

在藝術季、藝術節活動氾濫的時代,為了跳脫藝術祭典的形式,總策劃吳漢中在「馬祖國際藝術島」籌劃前期特別請益前北美館館長林平、高師大跨藝所教授吳瑪悧,他們點出現今藝術節活動常有的幾個問題:如籌備時間不足、藝術季本身僅是將藝術作品從甲處移至乙處等等,為不複製藝術節慶活動的常見問題,首次舉辦的藝術島吳漢中認為應回到在這片土地上,此次呈現的八個主題策展中,也囊括過去、現在、未來發生的在地計劃,不再只是單點式的策劃展覽與作品製作,而是將藝術節拉抬至藝術島思維,以「文化治理」的軸線導入城市發展,串聯島嶼上軟硬體建設、以藝術介入教育推廣與地方共創,奠定島嶼轉型的未來關鍵。「馬祖國際藝術島」則將以十年為願景作為島嶼發展藍圖,規格以每兩年一屆的雙年展形式舉辦,活動期間為不影響當地觀光旺季,時間特別設立於淡季,藉由藝術島活絡島嶼間的關係。

「馬祖國際藝術島」究竟何以再譯漁業文化、戰地政務時期的歷史場景,翻轉為重要的藝術軟硬體?在文化面向轉化為地方自治後,如何整合當地民俗文化特色,走往文化治理的全新想像,進而成為連江縣與國發會共同的長遠發展目標?本文將從「地下工事」、「傾聽島嶼的聲音」、「迴島嶼吧」三大計畫中,從藝術介入到地方創生窺探馬祖的島嶼未來。

軍方據點作為展場,詮釋相對離島概念:「地下工事」

由於馬祖擁有豐富的澳口地形,海防據點共有95處,為全球軍事據點密度最高的島嶼。在戰地政務解除後,不再有高密度的軍事據點需求,因此馬祖大多的據點多已歸於連江縣政府管理,僅保留1/10作為軍事使用。由山冶計劃創辦人林怡華所策劃的「地下工事」,以南竿77據點作為主要展覽場域,為回應戰地解除30週年的歷史脈絡,藉由四組藝術家作品,透過為期至少半年的考察研究,再譯馬祖長期備戰的狀態與民間文化,重新思考當不需要等待戰爭時,如何以藝術翻土,再現歷史、戰爭的文化紋理,以及當我們立足於馬祖時,是否不應再以「離島」一詞作為核心,應以多元中心的概念為想像。林怡華也特別提及,這次的展覽計畫並非以一屆藝術節活動的思維來思考,而是擘劃以十年為期的藍圖來策展,雖然策展人連任機制尚未確立,但展覽結束後也將提供主辦單位類似《文化白皮書》的發展建議,供往後的藝術計畫作為參考。

位於77據點「地下工事」展場入口,走入展場前的空間為藝術家曹楷智所認養並規劃為藝術創作基地。(攝影/許雲喬)

77據點於2018年由在地藝術家曹楷智所認養並規劃為藝術創作基地,地下坑道同時也是「地下工事」展覽場域,上方為藝術家的工作室、展覽空間,進入坑道後,將從兩件作品感受到過去在備戰時期,軍人的身心靈狀態。首先是曹楷智《地下的故事──永夜淘光》,透過藝術家日以繼夜為期15天的挖掘軌跡所完成的藝術行動裝置,作品扣回展題「地下工事」,觀者可以拿起放置於一旁的鐵鏟進行挖土工作,親自感受軍人在地下備戰的景況,以及觀看藝術家重新鑿開的射孔外之窗景。於坑道內廚房與寢室旁的加拿大藝術家利安.摩根《照理來說 應該可行》,在地下設置趨於枯萎的植物,並以計算後的人造光線與水源,維持植栽的生命系統,模擬當時軍人長期在地下坑道的勞動狀態,而藝術家居住地與馬祖的過往處境相似,均為地方邊陲地帶,作品透過植物逼近枯竭的狀態,也進一步探詢孤立的政治處境。

曹楷智《地下的故事-永夜淘光》,行動裝置,尺寸依現場而定,2022。(攝影/許雲喬)
利安.摩根,《照理來說 應該可行》(局部),鋼、馬達、燈、雲斑金龍蔓綠絨,尺寸依現場而定,2022。(©利安.摩根、山冶計畫、連江縣政府,馬祖國際藝術島提供)

長期處理人、時間與記憶關係的丁建中,透過《靜候之景:馬祖列嶼》一作,以藝術家擅長的乳白印刷油墨媒材,形塑從射孔、坑道望出去的框景攝影,作品因坑道內的濕氣、噴水的狀態,體現了馬祖浸潤於霧與溼氣的身體感與海洋文化的觀察視角。最後位於據點深處,以海洋民俗文化作為切入點的陳飛豪《水流之神》,聚焦於馬祖「水流屍成神」應公信仰,作品中分為兩大脈絡,一為漁民在海洋中捕撈到大體後轉化為神的地方文化,另一則為在經藝術家重製,將中國歷經文革時期被丟棄至海中的神明,將當時民眾為毛澤東歡呼的影像,置換成被流放的神明,讓神明再次重回當時的民間信仰中。然而,在據點中布展不僅克服了地底坑道基礎設備不足的問題,當展覽結束後,水電基礎設備也將會持續保留,作為後續空間硬體的使用。

丁建中《靜候之景:馬祖列嶼》,攝影、感濕油墨、壓克力、木頭、鐵件、水霧設備,尺寸依現場而定,2022。(©丁建中、山冶計畫、連江縣政府,馬祖國際藝術島提供)
陳飛豪《水流之神》,單頻道錄像、雙頻道錄像,尺寸依現場而定,2022。(©陳飛豪、山冶計畫、連江縣政府,馬祖國際藝術島提供)

除77據點以外,位於南竿山隴排練場劉致宏《漁火》一作,以黃魚漁業文化「聽音辨位」為主軸,此展場也是過去曾作為漁業知識教育空間的場域,透過從馬祖在地採集的沙所繪製的黃魚以及東引、東莒兩座燈塔的頻率,喚起過往常民記憶與環保意識,也讓不曾耳聞過黃魚漁業文化的當地青年,對於自己的歷史有了更深刻之體會。另外位於北竿后澳民宅的邱承宏《採光》,透過重建軍事建物設施窗景,利用不同光影、 時空創造出另類的歷史風景。最後位於南竿軍人紀念公園由廖建忠創作《珠螺村的藝術裝置》,藝術家將作品規格拉抬至公共藝術,由於軍人紀念公園裡忠靈祠建築形象,讓即便沒有軍人陵墓在此,居民也不再像以往願意前來烤肉聚會,甚至有許多都市傳聞出現,為了重新活絡公園以往光景,藝術家將作品暫時取名為《珠螺村的藝術裝置》,希望在展覽期間讓當地居民或是觀眾參與作品名稱票選活動,展期前策展人與藝術家也特地聯合馬祖青年協會共同拜訪當地的重要代表,讓作品從名稱開始讓在地居民有深刻的參與感,並收集當地意見,以藝術作為翻土媒介,種下戰後文化園區的種子。

劉致宏《漁火》,沙、LED燈具、閃爍程式控制器、複合媒材,尺寸依現場而定,2022。(攝影/許雲喬)
邱承宏《採光》,雕刻於牆面上,尺寸依現場而定,2022。(©邱承宏、山冶計畫、連江縣政府,攝影/何柏儒,馬祖國際藝術島提供)
廖建忠《珠螺村藝術裝置》,不鏽鋼、工業塗料,尺寸依現場而定,2022。(攝影/許雲喬)

展場空間與據點的對話:「傾聽島嶼的聲音」

由策展人陳宣誠與在地深耕15載的協同策展人廖億美共同策畫「傾聽島嶼的聲音」,策展起源可回溯自三年前廖億美邀請陳宣誠登島進行線上的藝術展覽計畫,思考藝術將如何介入,企圖透過建築、景觀、歷史、植物學、藝術等多方角度,藉由八組藝術家的作品提出可持續下性之方法論,試圖提出島嶼的未來樣貌,然而,在首屆「馬祖國際藝術島」中也正式將展覽計畫由線上轉為線下實體展覽。

53據點「傾聽島嶼的聲音」,共感地景創作《折射島》。(馬祖國際藝術島提供)
53據點「傾聽島嶼的聲音」,王文心《拜訪瓊麻》。(馬祖國際藝術島提供)
53據點「傾聽島嶼的聲音」,鄒享想《枕待》系列。(馬祖國際藝術島提供)

為進一步提出更立體的畫面,「傾聽島嶼的聲音」展場共分為兩大區域,一為位於南竿馬祖民俗文物館展場中,在白盒子空間展出藝術家的研究方法,從採集與創作過程中,理解藝術家眼中的馬祖,再進一步將視角移往展場二南竿53據點,在據點裡策展人邀請藝術家以類駐村的方式,進行現地創作與展覽製作,過去馬祖作為防禦型島嶼,軍民共同歷經一段長時間的備戰狀態,策展人將此一時間稱為「靜止的時間」,希冀藝術家藉由田調與觀察,回應當時時間感。而藝術家的創作也將成為成功大學建築系往後進駐於此據點作為轉譯中心的建築養分。

馬祖民俗文物館「傾聽島嶼的聲音」空間展覽共感地景創作《地圖集文物館》。(馬祖國際藝術島提供)

以風土交會作為地方創生:「迴島嶼吧」

以地方創生活絡在地的「迴島嶼吧」,由長期深耕於地方陪伴、社區營造的黃鼎堯、陳泳翰共同擔綱策展人。在2009年以前,位於東莒的大浦聚落為人口外移嚴重的村落,2018年策展人之一的陳泳翰接觸了大浦聚落活化計畫,發起「大浦Plus」計畫,以東莒島嶼為基地,結合地方創生與社區營造,讓聚落再次重新活絡。

馬祖「擺暝」是全馬祖最重要文化祭典,不同廟宇、不同神明將會有各自的擺暝祭典,舉辦時間落在元宵節前後。由於東莒的人口流失,祭典期間人手嚴重不足,擺暝的伴奏鼓板樂僅能簡化後呈現。然而,策展人為解決人口問題,在藝術島建立出志工模式,持續累積島嶼的能量。此外在這次的策展計畫中,策展人黃鼎堯發起「島嶼味蕾實驗室」,將馬祖的料理精髓老酒、紅糟寄送到台灣15個知名餐廳,研發餐廳專屬的馬祖菜。另外,在馬祖四鄉五島也共同響應此計畫,透過多間餐廳的藝術島期間限定料理,共同勾勒對於馬祖的味蕾印象。

東莒「迴島嶼吧」,土偶、扌日土《犬島海馬-土擺暝》。(攝影/許雲喬)
東莒「迴島嶼吧」,鐵鏽物件《鐵鏽物件—東莒植物、礦物與鐵鏽染色計畫》。(攝影/許雲喬)

「迴島嶼吧」中三件藝術作品,以島嶼共創為創作脈絡,邀集志工共同完成。《犬島海馬-土擺暝》以擺暝祭典中使用的山海桌為作品基底,透過土偶將藝術團隊採集的地方故事具象化後,於白馬尊王廟前展出,作品也將在擺暝期間化為供桌使用。為了不在藝術島展覽結束後製造更多藝術垃圾,除了創作材料取材自當地紅土以外,土偶也將回到大浦聚落中的各個角落美化社區,創造更多記憶連結。位於神秘小海灘《路上藍眼淚計畫——島塑椅》,以維護海洋生態作為創作意識,將淨灘後採集來的海洋垃圾,如:廢棄漁網、章魚網、漂流木製成,經由藝術家獨創的工法與測試,觀眾得以實際坐在島塑椅上感受神祕小海灘的風景,展覽結束後椅子也將回到居民的生活中,成為家中的日常元件。藝術家陳穎亭透過採集島上遺留的軍事痕跡,藉由鐵鏽染、植物染完成一系列《鐵鏽物件—東莒植物、礦物與鐵鏽染色計畫》創作。有趣的是,因島嶼中的志工共享廚房需要重建,因此在創作作品的同時,《土擺暝》、《鐵鏽物件》兩組藝術家,特別製作衍生商品供觀者購買,藉以籌措廚房重建基金。

不廢跨村實驗室《路上藍眼淚計畫——島塑椅》。(馬祖國際藝術島提供)
《土擺暝》、《鐵鏽物件》兩組藝術家,特別製作衍生商品供觀者購買,藉以籌措廚房重建基金。(攝影/許雲喬)

文化治理讓島嶼華麗轉身

除了上述三大藝術計畫外,首屆藝術島更包括透過視覺藝術與表演藝術連結茶室文化的「島嶼生息」、由藝術家與四鄉五島學童攜手共創的教育計畫《風塔》、從建築敘事出發的「 一幅完成中的風景」、「當代建築選件」,邀集13組建築師提案改建茶室的「戰地轉身・轉譯再生」等計畫,用藝術手法呈現不同切面,將馬祖久經時光醞釀的深厚底蘊讓世人看見。誠然「這不是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的島嶼。」(註)馬祖有了獨特的發展步調,經由主辦單位連江縣政府與文化總會共同響應前文化部部長鄭麗君所提出的「文化治理」,藉由藝術、建築、文化介入,未來在疫情情況許可下,將在往後的藝術島發起國際駐村計畫,讓這片曾為軍事戰地的島嶼華麗轉身。

當代建築選件「梅石營區軍官、士兵特約茶室」。(廖偉立建築師事務所提供)
「島嶼生息」,何采柔《搖擺》。(攝影/許雲喬)

馬祖的氣候與戰地背景,若當下環境起霧使得能見度低於800公尺,飛機將無法起降而關島,在這樣特殊的地理環境下,曾於馬祖擔任警職的作家蕭惠珠於1月號/2022復刊27期《新活水》中描述:「這不是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的島嶼。」


馬祖國際藝術島「島嶼釀」

展期|2022.02.12-04.10
地點|詳見官網

許雲喬( 50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