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
疫情之下,生態轉向(ecological turn)變得更加急迫。譬如因著旅行限制,藝術家不得不被迫思考不飛行及減少碳足...
描繪客體的肖像化,使再現的景物既是風景,也成了靜物。傳統的肖像、風景、靜物三類繪畫主題,在當代已成為彼此之間的注腳。「迷...
「總是春光乍現」展覽中,致穎首先以疫情間歧視亞裔的字眼「功夫流感」做為進入展示的開場。試圖讓台灣觀眾對於「種族」與「歧視...
一推開《動物故事系列:流動碎片》展間入口的厚重簾幕,觀眾便瞬間從明亮的柏林民眾宮殿展場,跨入了另一座既陌生又令人著迷的魔...
認真說起來,楊英風其實是台灣數位藝術/媒體藝術的先行者之一。但在社會劇變、附庸風雅及政治高壓之外,實際上難以找到前衛創作...
瑞士巴塞爾藝術展(Art Basel in Basel)匯聚來273間藝廊所呈現的精彩作品,以及推廣巴塞爾城內多元的展覽...
修澤蘭從大陸中央大學畢業,因緣際會來到台灣,在當時男性佔優勢的專業環境,以女性身份展現獨特的建築思維,最為人知的作品是陽...
「假如綠島是一面鏡子」不再是「舉起鏡子迎上他者的凝視」,以綠島為鏡,可謂直接推翻了既定的主客預設。顯像的「空白之石」從來...
瑞銀集團(UBS)與巴塞爾藝術展(Art Basel)聯合發布的《藝術經銷商抗逆力》出爐。
這個世界其實存在各式各樣的選擇。尤其作為創作者,更不應該將自己陷入過於單一的環境與軌道,不需要害怕嘗試脫離現在的軌道,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