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趣味橫生的台美史】春畫同好會?日治時期臺灣春畫發展小史

【趣味橫生的台美史】春畫同好會?日治時期臺灣春畫發展小史

【Interesting Taiwan Art History】Erotic Art Club? A Little History of Erotic Art’s Development in Japanese Colonial Taiwan

明治時代,隨著照相技術的傳入,春畫形式更加多元,政府也以更為嚴厲的刑法,試圖遏止流傳。這不禁讓人感到好奇,同一時期受到日本殖民統治的臺灣,是否會是遠離中央政府,天高皇帝遠的新興春畫市場呢?

2022年,由國立故宮博物院、國立臺灣博物館、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三館聯合舉辦的特展「看見藏品裡的原民官」,各自以自身藏品,呈現臺灣史上原住民、漢人移民、官府間交錯互動的歷程。其中「兩性與情慾世界」單元,將清代皇室的春宮畫鼻煙壺、原住民的男女雕刻,與戰後初期臺灣的香豔電影手繪海報共陳一室,在展場中別樹一格。

追溯東方藝術中的情慾描繪,不可不提2013年倫敦大英博物館該館研究員Timothy Clark主辦的「Shunga: Sex and Pleasure in Japanese Art」(春畫:日本藝術裏的性與樂),揭示16至19世紀日本情色藝術的演進。這個限定16歲以下禁止參觀的展覽,引起不小的矚目。幾年後日本永青文庫的「春画展」,同樣造成轟動與社會議論。

與大英博物館展覽同一年出版的《Shunga: Sex and Pleasure in Japanese Art》書本封面。(作者提供)

包含葛飾北齋、鈴木春信、鳥居清長、歌川國芳等日本江戶時代知名浮世繪師,也都創作過春畫。縱使幕府有所取締,但卻阻止不了以商品形式在社會流通。明治時代,隨著照相技術的傳入,春畫形式更加多元,政府也以更為嚴厲的刑法,試圖遏止流傳。這不禁讓人感到好奇,同一時期受到日本殖民統治的臺灣,是否會是遠離中央政府,天高皇帝遠的新興春畫市場呢?

江戶時代,也存在以妖怪為主題的春畫,比起勾人性慾,更注重其娛樂性與幽默感。傳歌川國芳,《妖怪見立陰陽畫帖》。(圖片來源:艶本資料データベース)

日治時期春畫的市場、銷售、買家

翻閱日治時期臺灣第一大報《臺灣日日新報》的報導,可以發現與春畫有關的社會新聞不在少數。綜觀來看,分成從日本內地私運,以及由在臺日本畫家自行繪製兩大類。後者尤其受惠於日治初期總督府對地圖繪製、印刷人才的需求,不少沒沒無聞的浮世繪師、銅版畫工來臺工作,某種程度上滿足日本移民的情色商品需求。

1905年4月,住在大稻埕的押繪(將布料貼在厚紙,填入棉花以增添立體感的日本傳統工藝)師工籐鐵太郎,製作有著「特殊機關」的作品。裝在玻璃框內的「押繪」美人畫,表面上沒有異狀。但實際上,若扯動押繪美人衣袖內的機關細線,其衣物便會自動敞開,露出女性私密部位,本質上與春畫無異。其精巧設計,就連報紙記者都直呼不可思議。

這種設計早在江戶時代歌川派的浮世繪「機關繪本」春畫中就可以看到,諸如歌川國豐《逢夜雁之聲》、歌川國貞《風俗三國志》等,皆可見得開闔設計的巧思,不計成本表現獨門工藝引人注目。

歌川國豐畫《逢夜雁之聲》的內頁,描寫觀看豔本的女子,一旁桌子下放著許多模擬男性生殖器製作的「張形」。(圖片來源:The Early Japanese Book Portal Database)

但像工籐鐵太郎這樣,兼顧生產和銷售的畫師仍是少數,根據報紙及法院檔案中的案例,更多的是民眾私藏、輸入春畫被逮捕。有些商人將春宮秘戲畫藏於路邊攤商鋪所銷售的繪葉書內側,也有不具名總督府高官被揭發將海外淫畫偷渡帶回,私下傳布。甚至有書商將春畫與新興的裸體寫真一起在書店販售,情況可謂五花八門。

總之,總督府的積極搜查似乎無法熄滅臺日民眾對春畫的情慾之火,臺北大稻埕、萬華等多元文化雜揉之處,類似的案件層出不窮。

除了日本既有的浮世繪春畫與新興寫真,中國的情色書刊、春宮畫亦以諸多管道傳入臺灣,某種程度上可能更合部分本島民眾的胃口。1935年7月27日清晨,新竹警方指揮數名刑事警力,搜查當地富豪吳瑞麟的家宅,據傳他從中國進口春畫與情色書刊,通過管道散佈到新竹市內的料理屋、喫茶店等。另外,也有日本商人在香港購入印刷春畫,來臺準備賣出,結果遭到告發的新聞。

春畫也有同好會?

翻閱報導的過程中,最令我感到驚奇的,是當時春畫也有所謂的「同好會」。

1932年,臺北市警察查獲一批在臺北大稻埕女給、藝妓間流通的春畫。內容包含浮世繪原作與春畫印刷寫真,數量高達數千張。經過兩個月的調查,警方得知春畫的來源屬於被稱作「エロ寫真鑑賞會」(報紙原文)的組織。

鑑賞會由總督府官吏、廚師、攝影師、臺北帝國大學學生組成,會員們私下交換、鑑賞、印刷春畫,其活動形式,與現在聊天軟體裡,非法分享成人影片的群組無異。但跟如今媒體刨根究底,挖掘主事者身家資料的做法不同,由於該起春畫事件不乏顯貴人士涉及,礙於殖民者官方的尊嚴,報紙只得以○○○或某某代稱,處以罰款了事。

《臺灣日日新報》對春畫事件的報導,核心人物涉及官方尊嚴,只能以○○代稱(圖片來源:《臺灣日日新報》)

貧窮畫家靠賣春畫翻身

1936年,一位日本畫家北川信夫來到臺灣。有關他來臺前的經歷無人知曉,根據殘存的報導,只知道他來自長崎市愛宕山,那裡曾是肥前國松浦氏的根據地,古老的飯盛城如今已不復存。江戶時代,長崎成為鎖國時代日本面向中國、荷蘭的重要港口,蘭畫、南畫、南蘋派自長崎向外傳播,激盪出日本美術的全新面貌。但到了明治時代,海外新知不再只從長崎傳入,畫壇的革新發生在天皇所在的東京,。

我們只能透過報紙上的蛛絲馬跡,推測成長於明治、大正時代的北川信夫,擅長的也是比較傳統的風格。離開故鄉、前往殖民地,他很可能與其他在中央畫壇失意的前輩們一樣,都懷抱著在海外開闢新天地的夢想。

然而,自基隆港登陸的北川信夫,沒能找到謀生的職業,貧困的他只住在基隆港社寮町(今和平島)。社寮於17世紀因漢人、原住民與西班牙人的貿易而崛起,後者更在此建立統治北臺灣的政治中心「聖薩爾多城」,日治初期成為沖繩漁夫與臺灣人混居的聚落,形成獨特的文化交界場域。

為求謀生,北川信夫開始繪製春畫,於基隆當地高價售出。不到一年,北川信夫品牌的春畫買家包含議員、料理店老闆、醫師、公司社員等,人數多達數十名,網羅不同社會階級,成為基隆當地赫赫有名的「大手繪師」。

雖說北川當時的春畫如今下落不明,但在寫真日益普及的1930年代,貧困的他以畫技翻身,並繼續創作、牟利。可見其事業帶來不小利益,其畫技也確實滿足眾買家的情慾需求。然而,樹大招風,1937年初,北川信夫被民眾檢舉,因而遭到基隆警方逮捕,由此牽連出無數買家。據《臺灣日日新報》報導,一時之間出入警局刑事室的人流眾多,引起軒然大波。來臺闖蕩新天地的長崎畫家,終究只能伏法。

結語

1932年春畫鑑賞會事件,以及1937年春畫家北川信夫被逮一事,這兩件在當時受到熱烈報導的春畫新聞,其背後都與昭和時代日益緊繃的社會態勢有關。自一戰結束以來,受到全球民族自決浪潮、日本右翼軍國主義高漲等因素影響,政府對藝術展覽的管制,也變得更加嚴格。

1927年第一回臺灣美術展覽會,身為審查員的鹽月桃甫在展覽前受訪表示,考慮是第一回臺展,裸體畫的數量可能會很少,故這次選擇出品描繪橫臥裸體女子的《夏》。裸體畫向來是學院美術的重要主題,由此來看,身為出身東京美術學校者,審查員鹽月透過展出裸體畫引領臺灣畫壇的態度可見一斑。

鹽月桃甫(左一)在畫室與作品合影,右側立於畫架上已經裝框的作品即為《夏》,與展覽後的圖錄版本有所不同(圖片來源:《南國.虹霓,鹽月桃甫》)

從鹽月桃甫在畫室與作品的合影,可知《夏》原本是全裸女子形象。然而,實際展出、出版成畫冊後,畫中女子身上卻多了遮掩陰部的布料。根據戰後《日據時代臺灣美術運動史》作者謝里法所言,據說是鹽月在展前為避免妨礙風化才添加,與展前受訪的言論形成矛盾。令人聯想到臺展的出品規則,即禁止「被認為有損風教的作品」。所謂「風教」的定義模稜兩可,存在著統治者自行解讀的空間。

從當時警方對春畫販售、購買者皆嚴加懲罰的案例來看,展覽會裸體畫被打壓,似乎有跡可循。1931年9月,《臺灣警察時報》上有一則投書,內容將「情色文化」於當時代的流行,歸咎於明治時代以後「美國主義」的流行、資本主義與近代文明生活,導致婦女解放、家庭制度崩壞。作者認為德川幕府的封建體制,使文化呈現一片燦爛榮景,但卻忽略早在江戶時代便席捲庶民生活的春畫。只可惜,迄今對於日治時期臺灣春畫的研究仍有待完整,拍賣網站與私人收藏散落著尚待梳理的春畫。也許哪一天,臺灣的美術館或博物館也可以看到反映百年前人們情慾生活面貌的春畫,揭示藝術與情色之間永無止盡的爭論。


參考資料:

〈春畵の扁額〉,《臺灣日日新報》,1905年4月12日(版5)。
〈舶來の春畫〉,《臺灣日日新報》,1905年4月12日(版5)。
〈某高等官 密輸春畫 畫覺召訊〉,《臺灣日日新報》,1927年10月9日(版7)。
〈官吏なざが主となり 春畫を作製し秘密に頒布 北署が二ケ月に亙り取調べ 女給の所持から遂に發覺〉,《臺灣日日新報》,1932年9月13日(版7)。
〈第二の春畫事件 北署に摘發さる これも○○が中心 相當擴大する形勢〉,《臺灣日日新報》,1932年10月4日(版7)。
〈猥畫やエロ寫眞 對岸から密輸入 新竹の富豪引致さる〉,《臺灣日日新報》,1935年7月27日(版5)。
〈藝は身を亡す 貧畫家猥畫を賣步く〉,《臺灣日日新報》,1937年3月2日(版5)。
宮崎江羅太,〈エロの社會的意義とその取締〉,《臺灣警察時報》 187(1931年9月),頁9-10。
廖新田,〈你所不知道的臺灣美術史:臺灣社會的藝術與色情論爭史及其評析〉,《臺灣美術》12(2001年12月),頁35-68。

劉錡豫( 26篇 )

台灣美術史的學徒,經營《書院街五丁目的美術史筆記》粉絲專頁,從事藝術與藝術史的非虛構書寫跟推廣。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