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展
策展系譜:策展(curature)的「照料」永遠夾雜在治療(cure)與控制(control)之間
誠如許多有關策展的過去寫作,往往會從「策展」的字源重新思考意義——策展人哈洛.史澤曼(Harald Szeemann)在...
讓生態活下去:氣候及環境危機與機構轉型
疫情之下,生態轉向(ecological turn)變得更加急迫。譬如因著旅行限制,藝術家不得不被迫思考不飛行及減少碳足...
當代策展的地理 —空間轉向
如同社區中的公用穀倉是透過共享的集中管理,Ruangrupa也將這樣的集體互助精神,用來組織與策劃第15屆卡塞爾文件展。...
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兼懷好友林芳怡
2003年下半年,我受呂理煌之邀擔任策展人,與他在國立臺南藝術學院(2004年8月改制大學)指導的「建築繁殖場」研究生們...
【原民的普世,普世的原民】「我聲明對原民性的渴望」 —新紅秩序(New Red Order)的「幽默」策略 以及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本土」觀點逆轉
幽默是將可能對立的雙方捲入非二元的交互關係,既是產生共感的溝通途徑,也是述說生活情境中「難以置信」荒誕的方式。紐約市徽的...
【原民的普世,普世的原民】如何展?如何看? 如何去談論? 當前原住民藝術展演的突破之道
拓展真實有效的對話空間,這樣的意圖便可在許許多多原民藝術家走出傳統領域、尤其是在主流場域中展示自己創作的過程中看到。然而...
以展覽史面對機構史:台北當代藝術館「歷史.當代」的結構與策略
受邀成為當代館20週年展策展人的陳貺怡,儘管具備藝術史研究者的身分,但從一開始就很明確這個展覽將不會成為文獻式的回顧展,...
2020世代,臺灣當代藝術策展新勢力
「2020世代」的策展新勢力已經開始逐步站穩腳跟,勢必將會從策展方法、論述、議題及展覽風格等面向來加以深化臺灣當代藝術策...
【許峰瑞專欄】做展覽的人:從「策展」定義之亂,談機構化現象
對於策展的資格認定,注意力往往聚焦於片斷生產(論述、行政執行、推廣)與藝術社群的認可(展歷、經歷、人際),偏向條件式的定...
【北美館策展案認錯!】策客李林「行政執行」混充策展也行?「策展執行」一詞在爭議後留下的爛攤子
綜而觀之,李林兩人的策展案爭議之所以有必要再啟討論,在於此案面對策展定義顯然有著自我悖反的兩手策略。一手在申請資格將和策...
文章導覽
1
...
9
10
11
12
13
登入
註冊
記住賬號
歡迎使用社群網站帳號快速登入 / 註冊
Enter something special:
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使用社群網站帳號快速登入 / 註冊
Enter something special:
我已閱讀並同意網站的
服務條款
,並同意按照
隱私政策
存儲和使用我的個人數據。
新增帳號
忘記密碼? 請輸入您的電子郵件地址。 您將收到帶有設置新密碼的郵件。
重設密碼
回到登入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特別報導
藝術新聞
藝術關鍵字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