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展
「2020策展徴件計畫」獲選者資歷爭議,獲選者與北美館分別發表聲明
臺北市立美術館「2020策展徵件計畫」於日前公布由李雨潔、林瑀希兩人所提案的「感性機器:後資本時代的自我療癒」計畫獲選。...
2020北美館策展徵件計畫結果公布:李雨潔、林瑀希「感性機器:後資本時代的自我療癒」獲選
臺北市立美術館2020策展徵件計畫經過公開徵件、兩階段評選,李雨潔及林瑀希合作之展覽提案「感性機器:後資本時代的自我療癒...
C-LAB年度策展計畫結果揭曉,定位支持「非典型策展」區隔其他徵件系統
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於今年首度推出「2020 C-LAB年度策展計畫」徵件,開放資源及空間邀請各類型的團...
Game Can Help:隔離時代的展覽技術
或許,「全球化3.0」的時代在瘟疫盛行的這時刻已然降臨,問題在於,如何從數位世界喚回觀展體驗?數位展覽形式又該是什麼樣子...
藝術的條件:南條史生專訪
「我覺得藝術與科學佔據著類似的位置,它們都望向未來,試著去理解我們所身處的真實究竟是什麼。我們從何處來,我們往哪裡去……...
臺灣只有獨立策展人嗎?——機構策展人,一個長期被忽略的系統
臺北市立美術館館長林平基於對於機構策展人的重視,以及對於這個系統長期被忽略的隱憂,她也亟思在美術館的體制運作下,如何能栽...
【CIT19:當代策展的新挑戰——國際論壇暨青年策展工作坊專題】
「CIT19」由國藝會「ARTWAVE——台灣國際藝術網絡平台」所推動,並與北美館、立方計劃空間共同主辦,聚焦於當代藝術...
CIT19國際論壇「當代策展的亞洲語境及其超越」第三日:邊緣者的主體凝聚、中心霸權建立以及某種「被忽略」
論壇的中心思考在於策展與藝術史建構間的關係。以機構為發展基礎的藝術史專題策展,當然可能成為西方霸權文化輸出的重要形式,但...
【策展人的新手村】當臺灣學院承認「策展」學門,機構內的策展職缺卻是屈指可數
《臺灣當代藝術策展二十年》主編呂佩怡,曾試圖以此書梳理臺灣20多年來與展覽相關的文件與檔案,釐清所謂「策展」在臺灣藝術與...
策展如何教、怎麼學?從「CIT19」策展工作坊觀察側記談起
如何架構出一個面對策展思考與敞開討論可能的工作坊,並從中激盪出思辨與實踐並存的學習方法?透過對「CIT19:當代策展的新...
文章導覽
1
...
10
11
12
13
登入
註冊
記住賬號
歡迎使用社群網站帳號快速登入 / 註冊
Enter something special:
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使用社群網站帳號快速登入 / 註冊
Enter something special:
我已閱讀並同意網站的
服務條款
,並同意按照
隱私政策
存儲和使用我的個人數據。
新增帳號
忘記密碼? 請輸入您的電子郵件地址。 您將收到帶有設置新密碼的郵件。
重設密碼
回到登入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特別報導
藝術新聞
藝術關鍵字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