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家
新世界中的印象派:美國伍斯特美術館的收藏
印象派自19世紀末誕生以來,早已超越巴黎畫壇範疇,成為全球藝術史的重要篇章。從戶外寫生到瞬間捕捉,從日常題材到色彩實驗,...
【五丁目的美術史專欄】邱創乾《飛橋臥波》中的客庄與蕃界景觀
《飛橋臥波》是邱創乾於1920-1934年間描繪大嵙崁溪(大漢溪)河階景觀的作品。有關此畫的研究,長期以來缺乏對地景的判...
藝聞摘要:纏訟五年,葉永青侵權終審判賠500萬人民幣、佩斯畫廊與Galerie Judin宣布聯合設立柏林空間、朱駿騰《河鰻》入圍柏林影展全新競賽單元、佳士得於伊斯蘭藝術雙年展推出合作項目、川普簽署終止DEI影響多家藝術機構
典藏Artouch雙週藝聞:2025年1月21日至2月3日。
從數位圖像到繪畫,黏稠物的生成:評李秉璈個展「A面、年糕:空船」
手工感和影像感並存在李秉璈的畫作中,前者屬於與材質互動的層面,後者屬於視覺、虛擬世界的層面,兩者看似矛盾。李秉璈如何將它...
美國印象派畫家瑪麗.卡薩特:一位處傳統與現代轉折點的女性
美國印象派畫家瑪麗.卡薩特(Mary Cassatt,1844-1926)以母子家庭生活為題的作品,即為卡薩特最為人所知...
近代台日博覽會的藝妓演出:眼花繚繞的始政40周年台灣博覽會表演(下)
1935年台灣總督府舉辦的始政40周年博覽會,委請藝妓、藝妲與當時盛極一時的女給團體表演舞蹈、演劇等,以多樣的表演形式,...
畫盡台灣山林之美:藝術家洪天宇逝世
著名藝術家洪天宇(b.1960)日前在位於苗栗縣卓蘭鎮的工作室因病驟逝,得年63歲。藝術家洪天宇的創作始終與其生活經驗息...
身為潮間世代的畫家啊:陳建榮與黨若洪的繪畫對談
陳建榮與黨若洪的青年時期,正身處在當代藝術雙年展化的環境,而壯年時期則又見證了繪畫逐漸在物質性與造形論述層面的失語。在年...
江屘菊創作展:生命是美好的,生活是圓的
江屘菊卸下總裁職務之後,轉身投入藝術創作領域,精選展出近年創作約40幅畫作。
范寬點描畫法的鼎足三作
2004年美國《生活》雜誌選范寬為「過去1000年當中,100位對人類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中的第59名,《谿山行旅圖》還被...
文章導覽
1
2
登入
註冊
記住賬號
歡迎使用社群網站帳號快速登入 / 註冊
Enter something special:
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使用社群網站帳號快速登入 / 註冊
Enter something special:
我已閱讀並同意網站的
服務條款
,並同意按照
隱私政策
存儲和使用我的個人數據。
新增帳號
忘記密碼? 請輸入您的電子郵件地址。 您將收到帶有設置新密碼的郵件。
重設密碼
回到登入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特別報導
藝術新聞
藝術關鍵字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