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古美術

【新刊】古今之變/辯:典藏30週年聯合專題
《典藏》自1992年10月成立創刊號,隨著社會時空變遷,2000 年4月分刊為《古美術》與《今藝術》兩本雜誌,各自側重於...
風雪征人淚,江山志士心:「帕米爾公園」正式揭牌,于右任摩崖書法再現
「帕米爾公園」座落於臺北市郊內雙溪的五指山西側,陽明山國家公園東南部,距離國立故宮博物院僅約10分鐘車程,為深具自然風貌...
康熙花神杯豔壓群芳,清三代御瓷完勝全榜:2020瓷器,蓄銳力拼北京主戰場
2020年瓷器十大高價品,過億人民幣拍品僅一件(以下未標示幣值者皆為人民幣),未有突破兩億元之拍品。清三代官窯瓷器延續前...
溫州街裡歲月長:記臺先生二三事
民國五十四年(1965),我們家四個人住進溫州街230巷的大雜院(現有部分改建為「大院子」),一出門就是臺靜農先生所住的...
信筆書成行隸姿:臺先生在漢魏之間
臺先生的行草膾炙人口,深受好評,也是大家最喜愛的字體,然先生自己卻對隸書特別滿意。有次聽他說:「一般人都喜歡我的行草,其...
龍坡丈室光煦煦:和臺靜農先生一段因緣
1974年3月的一個星期日,吳仁博兄突然北上,帶我去胡適紀念館。館內陳列了胡適的文物和交往,當時我剛接觸刻印不久,對印章...
靜者響聲:臺灣大學「沉潛以學、從容於藝──臺靜農先生百廿誕辰紀念特展」
舒蕪在抗戰末期相識臺先生,對其形象描繪如斯。臺靜農來臺後,方形黑寬邊的眼鏡下,總仍是樸質溫厚,幾幀莊靈攝影捕捉住風采,長...
追憶龍坡──臺靜農百廿誕辰紀念
大音希聲,而靜者於世,迴響不絕。一代大儒臺靜農,一九四六年渡海來臺,任教臺灣大學中文系並掌系務,歇腳臺北溫州街龍坡里,晚...
清歌曼舞:旅順博物館藏唐代彩繪樂舞俑考
在旅順博物館收藏的諸多陶俑中,有幾件唐代彩繪樂舞俑,她們表情專注、舞姿曼妙、所持樂器豐富。她們從哪裡來的?何時來的?怎麼...
一塊石碑、三種歷史
〈昇仙太子碑〉位於河南省緱山,在連接神都洛陽和中嶽嵩山的道上。這塊碑設立於武周聖曆二年(699),為武則天行幸嵩山、經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