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式藝術
【回望當代:當代如何轉了彎?】2011-2020現場藝術與劇場變體
當公共性開始被積極納入表演性策展的核心,策展人也就被普遍期待,可以透過策畫藝術節,直面當代的關鍵問題,如人類世、生態、身...
【metameta專欄】明日和合《等待果陀》中的「世界」問題
貝克特的《等待果陀》與明日和合的《等待果陀》兩者間主要的差異,就在於這兩個作品把等待與期待的差異放在不同的基礎上:貝克特...
KICK OFF!新北市美術館階段性開放園區,邀民眾來共創、參與
座落於鶯歌區鶯歌溪與大漢溪匯流的三鶯新生地,以「全民美術館」為核心出發,新美館關注全市藝文發展,致力串聯藝術與生活,實踐...
【documenta評論】第15屆卡塞爾文件展:一個內向者的自白
這麼著才意識到是我搞錯了。「Collective」(集體的)和「Collaborative」(協作的),這兩個字是不一樣...
【小典藏│愛看展】桃美館打造聲響展「咬耳朵」──獻給親子觀眾的當代「聲」 遊
桃園市兒童美術館推出聲音展覽「咬耳朵」,邀請親子探索身體與聲音的連動關係。展題發想自新聞術語的「聲刺」(Soundbit...
反思「綠島人權藝術季」:綠島觀點
當代藝術創作與本島庶民生活之間的關係,始終是「綠島人權藝術季」難以迴避的問題意識。尤其,當綠島居民不再只是被動觀看的接收...
【小典藏│藝術教育】玩藝玩
在英國,創意產業都在生活裡,包括這種透過自己的手及技巧等方法,種出美麗的花朵,也許是放在自已的書桌上或者窗台,曉玲老師說...
創發多元與包容的典範:李曉雯與徐異宸談「微笑的遇見:2020藝術進駐聯盟年會暨駁二浪宕計畫」
「微笑的遇見:2020藝術進駐聯盟年會暨駁二浪宕計畫」將於11月6日至8日在駁二盛大登場。近年年會愈加轉向藝術行政主體,...
【書評】《人造地獄》:關係前後,你的參與不保證我的政治
作者畢莎普清楚質疑「關係美學」中參與政治性的成分:到底誰來參與(誰不能來)?參與了什麼?如何參與?又是誰發動了參與等等?...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藝術新聞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