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大家會不會跟筆者一樣,看展後,還會去看看商品區的紀念品,尋找創意。
蚊蟲多的板橋林家花園,利用園內的建築物造型做成了防蚊貼(圖1),還有帶來平安及財富的大甲鎮瀾宮製作的錢龜(圖2),這些都是屬於貼心的文創商品。
優秀的文創能讓人會心一笑,無意中看到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的文宣,藉由米勒的《拾穗》發想的文宣(圖3),請大家不要亂丟菸蒂;還有加州街頭藝術家Damon Belanger,在路邊畫下了各種「假影子」(圖4),猜想除了帶給經過的人一些趣味,應該迷惑了不少路人吧!而這些點子在教學時極適合和學員們分享討論,也許還能刺激學生生出更棒的作品。
但什麼是文創?因緣際會參加了《文創20+,我們依然在路上》(圖5)新書發表會,作者之一的成大創意產業設計研究所仲曉玲副教授分享的一個小故事打動了我。
她在英國讀博士時,到V&A博物館欣賞一場以花卉為主題的畫作聯展,看完走進禮品店,想看看是否有畫展的衍生商品,結果在收銀櫃台邊看到花的種子小包,有些是在展場中展出花卉畫作,在英國,創意產業都在生活裡,包括這種透過自己的手及技巧等方法,種出美麗的花朵,也許是放在自已的書桌上或者窗台,曉玲老師說的好:文創不是零售包裝、衍生也不只是獲利,而是創造生活、生機、生命的意義!
如何創造生活的美好?
在銀髮族的課程設計中,我們運用了落葉及棉花棒等物來玩一堂沒有畫筆的美術課:先將撿拾的落葉塗上深綠及淺綠的壓克力顏料,再依植物生長的習性印在黃麻購物袋上,接著利用棉花棒沾上深的及淺的紫色,點出花朵,再加上些白色增加亮度,便可完成獨一無二個人化的提袋(圖6)。看到學員們開心的用著自己的作品,更想深入了解文化創意產業,看看能否再生出教學的好點子。
所以要先弄清楚「文化創意產業」的定義,參考文化部官網,2010年的版本為:指源自創意或文化積累,透過智慧財產之形成及運用,具有創造財富與就業機會之潛力,並促進全民美學素養,使國民生活環境提升之下列產業。2021草案修正版為:源自文化積累、內容或創意,透過研發創作、生產製造、傳播流通,生成及運用智慧財產,具有創造財富與就業之產業。
板橋府中15動畫故事館剛結束的「天地俯中-感動牛 枋橋特展」,是一個透過色彩體驗文化創意的一個有趣的展覽。
結合板橋區域5間國小進行為期五個月的文化色彩課程。匯集五校134位孩童的創意,為府中量身打造專屬的區域風格色彩!以參與式藝術概念,由老師帶領走出學校,尋找府中專屬的風格色彩,並透過彩繪創作呈現探索歷程,每位學童以學習到的色彩概念創作一隻屬於自己的「小感動牛」作品(圖7),期盼透過深化的藝術教育,以文化色彩培養美學力。
展場中可以看到在地美食及商家等25個府中專屬風格色彩,如主視覺運用的五個色彩,即是以林本源園邸-觀稼樓的「冰裂紋窗花藍」、林本源家族三落大厝光祿第的「匾額橙」、枋橋歷史之河湳仔溪的「溪水藍」、宮口38油飯的「油飯黃」及老曹餛飩的「麵皮白」組合而成(圖8)。
長期推動臺灣文化色彩教育的學學文化創意基金會是這個展覽的執行單位,現場規畫了一個如何找尋文化色彩的方法:
- 蒐查文化
- 踏訪採集
- 對話討論
- 發現色彩
- 彩繪創作
另外,大自然力量的彩繪也是值得探索的,玫瑰石學名為薔薇輝石(Rhodonite),源於希臘語「Rhodon」,因玫瑰般之艷彩而得名。臺灣的玫瑰石,大多產於東部最古老的地層,其深受變質、地層擠壓及氧化等作用,早期觀賞玫瑰石著重其紅度及色彩上的變化;如今,山水畫或現代畫作的意境,更能引起消費者的青睞。 (圖9)
《文創20+,我們依然在路上》新書發表會中還分享一個小故事,一支可以用來寫字的筆,可能只要花十元就能買到,為什麼有人願意花一千元去買經過設計的筆?
這兩者之間的落差,就是創意產業,就是美化生活。筆者去年也有過類似經驗,參加一個市集活動,加了瓶塞燈的回收美麗玻璃瓶(圖10),露營時可以拿來當小夜燈使用,還是有消費者願意花高價,我想她們想買的是美好的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