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行政法人化三年回顧:李玉玲談高雄市立美術館的蛻變與未來

行政法人化三年回顧:李玉玲談高雄市立美術館的蛻變與未來

高雄市立美術館現任館長李玉玲博士迄今為止的館長生涯,與飽受關注的高雄「三館一法人」一路同行,她也成為高美館於此期間從館舍空間、園區規劃,到典藏政策、特展規畫等諸方面新轉向的舵手。
高雄市立美術館(簡稱高美館)現任館長李玉玲博士迄今為止的館長生涯,與飽受關注的高雄「三館一法人」一路同行,她也成為高美館於此期間從館舍空間、園區規劃,到典藏政策、特展規畫等諸方面新轉向的舵手。在高美館正式改制為行政法人整整3年後,李玉玲館長接受了我們的專訪,爬梳美術館改制過程中的軟、硬體建構是如何環環相扣、共組完整理念。
高雄市立美術館李玉玲館長期望將高美館打造成為「以人為本」的新形態美術館。(高雄市立美術館提供)
法人化與朝向新形態美術館的轉型
具美術史及建築史雙重研究背景的李玉玲,曾在博士論文中藉考察日本的美術館,深入探討「當代美術館與藝術作品、觀眾、與城市之間持續發展中的新關係」。她援引磯崎新(Arata Isozaki)關於美術館典範的「三個世代」理論,從羅浮宮式的古典博物館到紐約MoMA式的現代主義白盒子美術館,再發展至當代美術館時,李玉玲認為其強調的是「空間化」的概念,美術館建築空間與藝術的空間、與城市的關係顯得尤為突出。接任高美館館長以來,李玉玲的工作可被視為實踐既有的理論基礎、並使之適應高美館體質的過程,在承載已有20多年歷史的高美館的既定方向的同時,努力讓它參與全球論述,擴張高美館在台灣乃至國際上的能見度,從而跳脫出地域型美術館的框架。
李玉玲強調當代美術館所應堅持的「當代性」,具體到高美館,她首先從觀念入手,提出新形態的美術館應成為「城市創意的發電機」,以發電機的串聯特質為喻,力圖改變高美館與高雄市民彼此脫節的狀況:位處城市邊陲、公共交通可達性低的高美館,缺乏可使之融入城市的展覽活動,園區空間規劃上也未臻友善。李玉玲就此確立作為目標的「新形態美術館」所具備的雙重內涵:一為「翻轉觀眾對美術館角色的想像」,觀眾對美術館的體驗從靜態觀展、擴延至空間場域之體驗;二是重塑美術館跟城市的關係。
2017年正式上路的行政法人制為朝向這一新形態美術館的轉向提供了契機,這套新的行政工具使高美館得以打破用人制度上的員額限制、重整資源分配,讓在地脈絡進一步結合外部新血,努力建立具備藝術史訓練背景的團隊的同時,延攬管理、招商人才。空間改造是行政法人化以來高美館首個可見於公眾的重大變革,李玉玲有感於舊有建築空間難以打開觀眾感知,也無法支撐足以法人化轉型的體質,因而並未接受在舊空間基礎上修補的原計畫,在市府的支持下增加預算,以提升該場域之國際高度為目標,大刀闊斧改造了在她看來最具劇場性、卻也問題最大的104與105展間。改造後「打開」的空間連結了戶外園區,新空間的首展「靜河流深」進一步體現了李玉玲對新形態美術館的設想,從策展理念和展示空間上串聯起這座城市,並營造出空間場域體驗式美術館的初步示範。
李玉玲視辦好展覽為美術館天經地義的責任,在此基礎上更提出「來美術館過美好的城市生活」,進一步從空間改造與功能更新上,尋求與觀眾建立新的關係。高美館未有餐飲空間的狀況已持續約5年,而位於美術館入口處北大廳一側的「文物展售部」也在2017年初因合約到期而關閉,因而在受泰德美術館機構結構的啟發下,甫於今年春季落成的自有品牌、包含創意品牌選物店、咖啡館與餐廳在內的「高美書屋」(Kollection)在此成為高美館蛻變的產物之一,台玻(TG)與深澤直人(Naoto Fukasawa)也已入駐,香港「文化教父」榮念曾將成為下一位合作夥伴。高美館北大廳正逐步朝向一個生活美學空間發展,擴延了美術館的固有模式。同樣於今年啟動的還有全台首創結合了智慧一卡通的美術館會員制,謀求拓展出新的認同度。
美術館延伸計畫模擬圖:開啟美術館能見度。(高雄市立美術館提供)
藝術生態園區與「大美術館計畫」
「美好的城市生活」不僅發生在高美館館舍內部,也將進一步延伸至其所在的整個內惟埤文化園區。高美館自1988年開始向教育部承租園區內16公頃的內惟埤學產用地,每年租金3千多萬新台幣;2016年9月設立學產紀念公園後,免除租金、土地集中、區位調整,終於解決高美館近30年來土地未完全自有的問題,更是為大美術館計畫的啟動鋪了路。
李玉玲在參與實地踏查與民眾調查後發現,園區對於市民、甚至周遭居民而言並非生活必需品,她感慨:「我們只是提供了很大的空間,但沒有提供關於如何使用這個空間的文化想像,也難以激發人們使用它的文化企圖。」因此在市府所支持的「大美術館計畫」之下,她於2017年6月館慶時順勢提出打造「一日遊」的生態藝術園區,力求以美術館能動整個園區。李玉玲的建築學背景使之對於新園區的想像迅速成形,力圖透過廣場鋪面、樹木植栽、拆除多餘硬體在內的環境整備,達到美術館的可及性、通透度與友善度,而她對「看見」的強調,也在在體現於「靜河流深」展的空間理念之中。
「大美術館計畫」中一個相當重要的部分,即位於高美館園區西側、以「新世代美術館」作為概念發想、行政法人下三館共構的「城市聯合典藏庫房」及典藏多功能展示中心之興建計畫。第一期規畫及工程獲文化部補助1.5億元,除將完成典藏多功能展示中心以外,亦從整體上提出25年願景下的想像,一個綠地式的友善空間已初見端倪。新世代美術館所強調的充滿變化的空間體驗式的美術館,例如日本十和田市現代美術館步道式輕結構建築群,為李玉玲及其團隊提供了主要靈感,內惟埤文化園區毗鄰馬卡道路園道的東側、現兒美館一翼,將擴充興建成帶狀發展、約200公尺、800坪高低錯落的輕結構多元館舍,並由三館共構共用,除高美館外,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和高雄市電影館都將以此為結合了典藏庫房、展示、公共教育、親子及青少年活動在內的複合型新基地。台鐵地下化及公共交通改善工程,未來也將為這一新建工程帶來活力。據李玉玲介紹,三館合作的開館展甚至都已有初步規劃,擬以「飛翔」為主題,帶給公眾多元藝文體驗,也拓展高美館原有的觀眾群。
對三館而言,園區西側這一新空間的一大重點將是「示範型開放式典藏空間加修復展示」,李玉玲強調其並非傳統形式的「庫房」,而是概念式的開放空間,通透的典藏室將會安排定時或預約制的公眾教育導覽,以及修復師現場作業的工作坊,美術館原有的展演、教育結構將得到擴充,從藝術普及、專業治理的角度朝向新形態的美術館發展。在李玉玲看來,國立歷史博物館和電影館的加入,也讓這一新形態的館博規劃更具挑戰性和前瞻性。
高美館書屋現場照。(高雄市立美術館提供)
「關鍵典藏」策略與大南方多元史觀
李玉玲談及美術館定位的轉型,除了前述與公眾、與城市直接扣連的面向外,也重點包含了美術館自身以典藏研究為基石的價值建構。高美館一直以來捉襟見肘的典藏狀況在法人化後有了新的發展,連續3年的典藏經費從原先的700萬提升為2千萬,也獲得文化部「前瞻基礎建設-推動藝文專業場館升級計畫」補助,李玉玲提出的針對關鍵藝術家之關鍵作品的「關鍵典藏」策略,得以結合其延續前館長李俊賢所提倡的「南島」概念、擴至「大南方」(South Plus)的多元史觀,繼續擘畫高美館獨具特色的藝術史建構之藍圖。李玉玲在其中同時扮演承繼和鬆動既有論述框架的角色,力圖將為高美館之特色的南方議題、原住民議題擴延至全球語境,接軌「全球南方」(Global South)論述。
「關鍵:2017新進典藏」展場照。(高雄市立美術館提供)
李玉玲觀察過往的典藏研究大都是展覽先行、透過展覽去擴大美術館的典藏庫,認為行政法人化後需逐步跳脫這一方式,提出將美術館典藏置於去單一化的多元史觀下來看,透過田野調研、藝術史脈絡梳理,聚焦關鍵作品、多元脈絡並行,進而擴大典藏格局。李玉玲分享過往高美館的前輩藝術家作品典藏基本仰賴家屬捐贈,如今則是「化被動為主動」,面對研究中確定的關鍵作品主動出擊,劉啟祥的《畫室》(1939)就此成為高美館2017年入庫的第一件關鍵典藏品,於2017年集結了當年度關鍵典藏品的「關鍵—新進典藏展」中展出。
高雄市立美術館典藏:劉啟祥《畫室》。(高雄市立美術館提供)
在目前持續進行的空間改造中,高美館三樓的典藏特藏室將在今秋舉辦首次特藏展,以南部流行的畫會交陪情境,透過時間軸的觀念、劇場性的沙龍氛圍,牽起張啟華、劉啟祥、莊世和等南部知名藝術家與寫生有關的典藏作品,以此探討現代藝術到達南方的時間。這將進一步樹立起原本高美館所缺乏的「常設展」的概念。在李玉玲的設想中,典藏特藏室的使命,首先是透過展期約為18個月的常態式典藏展讓市民逐步認同美術館,二是透過藝術建立對這個移民城市的圖像記憶。
「更大的自由度、更大的責任」
在李玉玲接任高美館館長的3年內,高美館以自辦和引進形式舉辦的幾檔國際大展,恰可呼應她所強調的「以軟體帶動硬體」的美術館發展思路。與「靜河流深」展相關的就包括空間改造、國際典藏、城市串聯;與泰德美術館合作的「裸」大展為高美館帶來了行政法人化下的美術館營運範例;日前正進行的「太陽雨」和將在秋季亮相的「TATTOO刺青-身之印」特展,則從不同角度切合「大南方」多元史觀以及對高雄在其中角色的思考。在李玉玲看來,特展不只是美術館內的一次大展而已,更應成為美術館建立串聯的契機、從文化藝術角度去參與不同議題在台灣乃至世界的討論;另一層意義,則在於新觀眾的拓展,以及美術館既有的論述能力的提升與擴延。
談及高美館行政法人化的3年實踐,李玉玲說:「彈性帶來自由度,更大的自由帶來更大的責任。法人化不等於只是要讓政府減輕財務負擔,而應該是讓這些文化機構成為這個城市文化經濟的重要基石。」改制中的高美館,內外都正經歷著劇變,朝向一個頗具前瞻性想像的未來發展。
嚴瀟瀟(Yan Xiao-Xiao)( 209篇 )

影像研究出身,關注藝術創作、展演機制範疇內的各方面生態,以及藝術與哲學、科學、社會學、神秘學等跨域連結議題。嗜以藝術為入口,踏上不斷開闢新視野的認知旅程。曾任Blouin Artinfo中文站資深編輯、《典藏•今藝術》資深採訪編輯、《典藏•今藝術&投資》總編輯,現任典藏雜誌社(《典藏•今藝術&投資》、典藏ARTouch)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