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簡稱「北藝中心」)自2012年動工以來,經近十年的磨劍,將於今年5月1日正式掛牌運作,為兼顧「公共任務」與「專業治理」的場館任務,採行政法人組織模式。今(4)北藝中心再正式宣布好消息,可望於今年6月竣工,並經明年(2022)1月起的試營運後,接著在7月迎來正式開幕。而在今年1月底甫為臺北市文化局遴選為首屆董事長的優人神鼓創辦人劉若瑀,今也與執行長王孟超首度對外合體,詳細盤點籌備營運成果、劇場內部硬體空間設計、軟體先行的策略與藝術計畫,以及未來活動主題與期程,宣告北藝中心已蓄勢待發,迎向場館新時代。
開幕前的最後一哩路
北藝中心於上個月8日召開首次董事會,確認董事長與執行長人選,並積極著手轉型行政法人之法規完備與組織營運等事宜。劉若瑀今向媒體娓娓道來她近幾個月來的心路歷程,可謂「戰戰兢兢」,深感北藝中心一路走來不容易。尤其北藝中心採「董事長制」,更需擔起「藝術總監」的重責大任。且相較於國內其他既有表演場館,北藝中心的定位、建築結構、地理位置等,使其得面對更多劉若瑀形容為「千頭萬緒」的場館挑戰。比如既要接軌世界、開創亞洲共製、躍升世界級藝術場館,亦因位處士林區、劍潭捷運站旁的臺北市的藝文樞鈕位置,而被賦予串連臺北市藝文軸線(傳統:臺灣戲曲中心;經典:國家兩廳院;當代:北藝中心)、提升區域共榮(商業、文化、展演三合一)的任務,且需面對與在地民眾及社區之間的關係,朝「全民戲院」的目標努力。
不過,她讚許籌備處自創立以來,已開展眾多培訓工程。這些為未來所先行的沉澱,成果或許並非短期可見,卻在長期穩定的機制運作下,持續產生鏈結與積累。其中包括聘請各國表演藝術工作者開設工作坊形塑世界觀、各領域專業人員的技術傳授,以及將技術轉化為藝術的指導。劉若瑀強調,「沒有技術,就沒有藝術;而只有技術,也不是藝術。」北藝中心籌備處的培訓規畫旨在逐步扎根,並提供空間進行呈現打磨。種種面向過程性的實踐皆是種下苗頭,正待發芽茁壯成小樹;軟體先行之外,劉若瑀表示,現正籌備營運的場館條件與劇場設計,有著非傳統的建築結構體,力求為人而設計,讓藝術家與觀眾皆可在其中感到自由任性,唯有當個體放鬆與集體關係更為親密時,方能激勵雙方與內在自我進一步對話。她期待未來在此發生的藝術展演,可與建築體結構相互生成,讓觀演雙方在踏入其中後,皆能重新思考劇場更為開放的可能性。
從2016年起即投身北藝中心籌備處總監一職、未來將接續擔任中心執行長的王孟超則向外界報告,北藝中心現行運作機制包含開館籌備、行政法人作業、軟體先行的規畫及執行,以及建築硬體工程——進駐工地、執行各項工程的協調、落實市府「無圍牆博物館」政策的公共設施整建與內部公共空間裝潢等。王孟超強調,北藝中心不希望為選舉等政治考量倉促驗收而趕著開幕,一切將按部就班地細緻檢驗。建築於今年6月竣工後,需經場館驗收,屆時北藝中心將邀請國內不同表演藝術領域團隊進駐試演,測試項目包括投影、飛人設備、升降舞台、音場、舞台硬度、拆卸式木頭地板等。
而在明年7月迎來為期三個月的盛大開幕季前,北藝中心亦將展開歷時半年的兩階段試營運,規劃多個免費或售票節目,在場館內的不同劇場空間中上演。王孟超進一步闡釋,北藝中心將首先於1至2月,進行單一劇場的試營運及修整;接著於3至4月,將「3+1」的劇場空間兩兩輪流測試,最後並開啟三個劇場的同時試演,進行終極壓力檢測;而5至6月期間,則留有時間再行優化。另外,北藝中心也將於試營運期間舉辦各式活動,如透過建築師所設計的一條貫穿劇場後台的環狀「公共參觀小路」(public route),將帶領觀眾穿梭場館各空間,一窺舞台設備、後台運作和排演場景,突破劇場觀看框架,重新界定觀看認知。
「3+1」劇場硬體空間設計與功能
北藝中心中央主結構外突出一大型圓球體與二長型立方體,自興建以來,已成為捷運淡水線上的一醒目風景,更名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風尚版」(CNN Style)精選為2021年最令人期待、具顛覆性的八座新開張或落成建築之一。究竟為外界戲稱為「皮蛋豆腐」的內部空間結構為何,可如何因應或擴展劇場表演的需求?執行長王孟超今也一揭其神秘面紗。以「劇場魔術方塊」創意構成的北藝中心,係由普立茲克建築獎(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建築獎得主——荷蘭建築師雷姆.庫哈斯(Rem Koolhas)設計、國內建築師姚仁喜團隊執行。高度引人矚目的「3+1」的劇場設計,靈感來自台灣夜市常見的「一鍋三味」。王孟超稱讚建築師設計精準,縱使施工難度高,期間卻少有大幅度的設計更動。而庫哈斯在疫情爆發前,更是每隔兩、三個月便赴台親自監工,目前則持續以視訊追蹤、檢驗。
誠然,北藝中心的這一鍋,也希望能烹煮出各異的劇場美味。其中包含:
- 1500席的「大劇院」(Grand Theatre)——為突出的梯形立方體,適合經典戲劇、大型商演與國際節目所用。
- 800席的「鏡框式中劇院」(Proscenium Playhouse)——因全球獨創的圓球型設計又稱「球劇場」,之中觀眾席各角落的每個位置與舞台間皆為等距,視野清晰,可作為共榮多元、定目劇等製作的空間。另設有三層包廂,可容納群體一同觀賞,互動性強且親密感高,北藝中心甚至正在研議開放部分飲食的可能,期待可藉此召喚過往看戲的集體社交經驗。
- 500至800席的「多形式中劇場」(Multiform Theatre)——為另一側突出的立方體,將成國內空間最大、座位數最多的實驗劇場。座位為可拆式而無固定,彈性搭配各種新穎舞台。內理選用Phantom色號648的深藍色,因此也稱「藍盒子」。當觀眾席燈滅後,因該色反光差,可使空間較傳統黑盒子更為黑暗。
- 2300席的「超級大劇場」(Super Theatre)——將由「多形式中劇場」與「大劇場」連通而成,為國內首座巨型戲院,得容納大型巨作,支援旗艦品牌的經營,也得在其中打造沉浸式演出。可合併又可獨立的設計,是世界唯三。從舞台到末排座位共長80公尺,亦為國家戲劇院的兩倍。
如臺北流行音樂中心的創設使命,北藝中心同樣期待以「鏡框式中劇院」與「多行式中劇場」服務國內表演藝術界最欠缺、需求量卻最大的中型製作,以場館之力輔助劇團與製作的升級,提供長程發展經營的條件。王孟超闡述,「3+1」的劇場設計,以及北藝中心對排練場的重視——館內現有六個排練場,未來包括館外與館內經空間改造後,將升級至九個排練場,關照劇場生命的可延續性,當團隊製作望能升級時,無需打掉重練,可在北藝中心直接打通一條線生產,也為未來的核心目標——亞洲表演藝術共製中心,提供了完善的劇場空間。而除了「3+1」,王孟超介紹北藝中心另有三個可遮風避雨的廣場、一空中花園與一小戲台等,未來可在館內同時上演十檔節目,而不會互相干擾。他總結道,這般多層多樣的硬體設計,為的是對接21世紀對劇場的各式新想像,打開劇場空間的潛能。
軟體先行的策略與藝術計畫
硬體空間的遠大藍圖,自然需要完備的軟體條件與其相輔相成。北藝中心表示,其對劇場的定位不僅只是一個表演場域,而是擴及所有藝術共樂的對象,以「全民、全時、全藝」為策略,企圖邁向「全民劇場、藝術家創意基地、國際商演首選舞台、亞洲表演藝術共製中心」四大目標。而北藝中心在籌備營運期間,已採軟體先行的方式,以人才培育、藝術扎根、展演平台、國際連結、共製與自製為方向,執行各項藝術計畫。
比如劉若瑀前述的培訓,即為「人才培育」中的一環,是北藝中心現階段的關注重點之一。該項目包括「劇場安全技術培訓」,「青少年夏日瘋劇場」,以共享人才庫、搭建自製產業平台為目標的「音樂劇人才培訓計畫」,廣邀亞洲各地藝術學院學生參與、今年底第二次舉辦將聚焦國內學子的「Camping Asia」,以及將同「衛武營馬戲平台」緊密交流合作、於今年底南北對接登場的「馬戲棚計畫」等;而接續「人才培育」的宗旨,北藝中心也重視在地及國際藝術社群的連結。比如自2017年發起以藝術家為核心的「亞當計畫」,旨在打造跨領域、跨文化的當代藝術合作網絡平台。今年因應疫情,將以國內藝術家實地以及國際藝術家線上參與雙軌並行,聚焦士林在地的考探。另外也已成功爭取,將於2024年至主辦「亞太表演藝術中心協會」(Association of Asia Pacific Performing Arts Centres,AAPPAC)年會。
北藝中心同時公布今年旗下「臺北藝術三節」的期程與主題:首先於7月3日至8月8日舉行的「臺北兒童藝術節」,將以「藝起同行」為題,前進臺北市十二個行政區;而接力於7月26日至9月12日登場的第23屆的「臺北藝術節」,策展主題回應疫情,以內省、平衡、療育、關懷為關鍵詞,定為「Take Care,My Dear」;而去年為疫情衝擊,卻仍突破表演節目總數的「臺北藝穗節」,亦會在8月14日至9月5日間舉辦,持續培育年輕創作者實踐創意。
王孟超補充,北藝中心在未來展演節目的安排上,不會只局限於邀演或委託製作,而是更主動地如上所述,結合各計畫方向,期許打造「亞洲表演藝術共製中心」。他強調,在場館時代下,藝術家不再若從前僅是單槍匹馬走江湖,而需要透過場館的力量打造國家隊陣容,對內培力養成藝術家,並對外連結推廣。
場館時代下的世代串連與傳承
而國際交流的經驗與視野,亦是市府與文化局望能向董事長與執行長借重的。劉若瑀坦言出任董事長的消息一出,許多朋友紛紛慰問她為何願意跳入此一火坑。但真正說服劉若瑀最終踏出舒適圈乘風破浪的,是她多年遊走世界各地的場館後,在心中埋下的夢與責任。她回顧同輩藝術家過去篳路藍縷、摸索著踏上國際舞台,表面雖風光地被肯定與認同,背後集體走過的歧路與流過的汗水卻不見得為人知。而當各自多年埋頭為所屬之團體打拚拼搏後,劉若瑀自問這些經驗與能量是否可以被整理與傳承,共同想像未來十年、二十年接力站在國際舞台上的新世代表演團體的樣貌?
與她年齡相仿的執行長王孟超,出身自雲門舞集,同樣累積舞台設計經驗近四十年,足跡遍佈世界各地的舞台,兩位皆曾獲「國家文藝獎」殊榮。劉若瑀表示,創造力是北藝中心的核心價值,他們共同的期許,即是希望敞開、串連不同世代的藝術家的專業實踐、國際交流經驗,經具體方法的傳授交流,以及各式養分的提供,觸及更多年輕的表演藝術工作者,或可畫龍點睛地相互輔助,共同拓展出路。以此創造場館的永續,與藝術共玩,激發臺北的文化活力。
藝評人、獨立編輯。關注橫跨視覺、表演、影像與數位藝術等領域。曾任《典藏ARTouch》編輯、絕對空間展場經理,參與《Fa電影欣賞》、《藝術觀點ACT》執行編輯,書寫另也散見於《典藏.今藝術》、《臺灣數位藝術網》、《放映週報》等平台。紀錄片研究論文曾獲世安美學論文獎。現主要研究旨趣為影像理論、左翼文藝、媒介研究、媒體行動主義等。E-mail: tungyungwei@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