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靈感和故事是無限的,但地球資源卻不是。
《出版宣言》PUBLISHING DECLARES
人類過度開發地球資源所衍生的各項問題,往往會把相關責任歸咎於大型產業。然而,在近年頻繁發生的極端氣候令人切身有感,環境永續是全球人類休戚與共的議題,更是從個人自身、各個領域都可以盡一份心力的社會參與。
由文化部主辦、方物研創策劃的「永續的O:文化創意產業.淨零減碳路徑展」(以下簡稱「永續的O」),呈現臺灣文化與藝術界致力於淨零碳排(Net Zero)舉措的現階段成果與未來路徑。展覽分為四大展區,逐步引領觀眾從藝文消費的前台走到文化產業的後台,探看整個產業鏈的製程思考與實踐,並且從中體會此展提出的口號:「好零感,就是生活與藝術的好靈感!」
延伸閱讀|從起點攜手奔向賽末點,「永續的O:文化創意產業.淨零減碳路徑展」領跑生活與藝術的交會處
除了集結許多成果案例,「永續的O」在展場設計上也帶頭做出許多示範,如:完全未採用木作,取而代之以租賃式塑膠棧板搭建所需的展陳結構、燈光器材採用租賃、承載圖文的介面使用100%由回收寶特瓶製作並可回收的宣影布以及免耗電的電子紙螢幕,置換目前常用的PVC輸出,這些規劃亦能夠將展後的廢棄、清運工序降至最低程度。此外,展場也參考「綠色展覽清單The Green Exhibit Checklist」的五大綠色策略,設計出相對應的符號並標示在符合其概念的展品旁,以供業內人士參照與應用。而「永續的O」也與ARTOGO合作建構「VR實境展間」,在臺北首展開幕之後推出為期一年的線上展覽,並在2025年陸續於中、南部舉辦巡展。
進入展場第一區「邁向淨零之路:生態永續前台」即先透過影片探看地球環境與資源的現況,包括:聚焦在臺灣這塊土地的紀錄片,如:《看不見的鬼島》、《種土》、《把水種回心裡》等,以及《星星之火2:風起–新聞人的永續使命》與《雪梨歌劇院消失於濃煙中》等多元視角,揭示為了滿足大眾日常的生活所需與消費,環境正面臨哪些危機,從而理解淨零減碳的必要與迫切性。此外,藝術家牛俊強的《彰顯(2024)》以忽明忽滅的幽微橙色光暈探討光之於視覺與感知的意義,其如陽光般的意象也隱然呼應著地球暖化的情勢。
懷揣著這些問題意識與關懷,必然也好奇臺灣目前有哪些響應的舉措與成果呢?這些答案將陸續在後面的展區為大眾揭示。首先來到第二區「路徑由你:參觀迴路時尚伸展與表演舞台」,在此介紹臺灣三大表藝場館的演出內容在淨零觀念與技術的介入之後,如何突破原有的框架,蛻變成扣合時代脈動的嶄新面貌,同時亦帶給觀眾不同以往的觀賞體驗與啟發。宣導「永續」的概念不僅只是詮釋文本意旨,更需從製作階段就導入與實踐相關概念,並且就在地的情況與資源切入也才能讓觀眾有切身之感。
國家兩廳院所呈現的《寫給滅絕時代》劇場作品,雖為國際共製卻徹底秉持「零差旅」(No-travel),意即沒有任何參與人員為此出國,並且在落實「創造不依賴場館系統的低耗能舞台,由腳踏車發電來維持表演的聲響與燈光需求。」的目標下,激發在地工作者的巧思將之實現。在本次展覽現場便開放民眾踩踏自行車發電裝置,體驗電力的產出需要提供多少動能,從而反思日常看似唾手可得的能源實則得來不易。
而臺中國家歌劇院的《在消逝之前,能不能喜歡我?》也採用不插電演出的概念,打造出「蜂鳴片發電」與「摩擦靜電發電軟墊」等裝置,透過演出者的身體動能與打擊樂器產生的振動提供展出所需的電力。在開幕當日,也在綠能藝術工作者盧子涵示範的踩踏下將能量轉換成可見的閃爍光源。至於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的舞蹈旅行計畫《波麗露在高雄》,則以「不搭台、不架燈和因地制宜」的模式將表演延伸至場館之外,並藉由現代舞擾動不同地點既有的氛圍,以觸發現場觀眾思考個人與群體、環境的關係。
穿越舞台與紅色帷幕便進到第三展區「走入幕後:文化場域的基礎設施與淨零後台」,在此列舉的產業含括:「表演藝術場館」、「博物館」、「表演節目/活動」、「工藝」、「文資維護修復」以及「時尚設計」等領域,探討從有形的空間量體到無形的創意概念,能如何透過管理策略來減低營運耗能與提升人員意識,以及運用綠色設計與製作來優化現有的生產機制。
表演領域在硬體設備上採取汰換高耗能設備、導入再生能源與智能管理等系統,而在節目設計方面,則致力於將永續發展的理念導入場景與道具製作、技術運用等。從原物料的取得與製程進行優化,從材料到成品。而在工藝方面,則著眼於如何讓看似無用的廢料達到再生以及建置起循環利用的供應鏈。
在這當中,「時尚設計」所觸及的受眾可謂最廣,在生產面向可改善的方向包括:尋找較為友善環境的替代材料,以及優化製程、建置出現成物件循環再利用的系統。如:時尚品牌EVOPURE+將鳳梨葉纖維抽取製成紡織原料,看似單純的一項物件實則需要整合產業上、中、下游多家廠商,建立鳳梨葉纖維產銷合作聯盟。
而在展場最後一區的「帶走『好零感』工具箱:國內外藝文淨零資訊平台」匯整了各類文化產業相關的參考資訊,如:國際相關推動文化產業永續的重要組織及其行動、綠皮書、指引以及減碳工具箱等,觀眾都可掃描QR Code讀取更詳盡的資訊,同時以更寬廣的視野探看國際關注於不同層面的倡議與作法並從中借鏡。這些落實在文化產業的製作流程與產出內容之案例,都能協助相關產業人士與藝文愛好者快速且更容易跟進實踐。
文化部自2023年起積極推動淨零減碳轉型,進而針對重點文化產業類別的特性,陸續出版了「博物館」、「表演藝術場館」與「電影院」的《文化產業淨零指引》手冊,以協助館方與從業人員了解與應用減碳政策與技術。而台灣藝術永續聯盟(Taiwan Art Sustainability Alliance, TASA)則是由視覺藝術聯盟、表演藝術聯盟、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文化法學會、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等共同發起之非營利組織,也透過多方串聯與整合持續推廣相關理念與作為。
至於國際案例也呈現有表演、展覽、電影等產業以及材料循環等多方角度。如:2017年創立於英國的「茱莉的自行車」(Julie’s Bicycle)擬定出《綠色騎士指南》(Green Riders guide),降低音樂巡演對環境的衝擊,至今已幫助將近900個組織將永續納入業務核心。而非營利國際組織「畫廊氣候聯盟」(Gallery Climate Coalition)致力於打造「更環保的藝術世界」,進而開發出專屬於藝術界的碳排放計算器、藝術家工具包等。在文資保存領域,則列舉義大利研製的太陽能屋瓦,其裝置可與原有的歷史建築景觀高度融合而不顯得突兀。
綜觀「永續的O:文化創意產業.淨零減碳路徑展」,呈現臺灣從中央領頭、民間單位的自發集結乃至個人的意願響應,再觸及到國際之間的交流與共製。而為了落實淨零減碳的概念,乍看似乎和既定成規的現行模式有所扞格,卻也在這樣必要的轉型過程中激發出更多創意,從而產生更加多元的美學視角與展演模式。 達成2050淨零排放的目標已是刻不容緩的國際共識,儘管在邁向淨零減碳的路上沒有一蹴可及的捷徑與面面俱到的方案,然而,只要當大家都開始起心動念,每一步往前邁進的嘗試都會留下我們努力的身姿,終能迎來厚積薄發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