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文化部長李永得裁示國定古蹟鹿港龍山寺彩繪修護工程在還沒有與地方完成溝通之前,暫停施作。
民眾企盼多年的修護停工,鹿港龍山寺彩繪修護發生了什麼事?9月起,因位於鹿港龍山寺五門殿顯目位置的夔龍窗新繪顏色亮麗,與原本古色古香的韻味大相逕庭,引起激烈議論。鹿港龍山寺彩繪為何需要修護,又為何多年來各方意見爭論不休?鹿港龍山寺彩繪的藝術文化價值是什麼?以下帶您一同梳理此次彩繪修護爭議,並認識鹿港龍山寺重要的木雕與彩繪作品。

2022年國定古蹟鹿港龍山寺彩繪修護爭議
2月8日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以下簡稱文資局)公告勞務採購「國定古蹟鹿港龍山寺彩繪修護計畫」委託專業服務案。
4月18日
「國定古蹟鹿港龍山寺彩繪修護計畫」委託專業服務案以5600萬元決標予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本案由計畫主持人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助理教授李昱、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助理研究員吳慶泰與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副教授吳盈君,以及協同主持人敦仁傳藝彩繪公司彩繪匠師、彰化縣「傳統建築彩繪」保存者陳敦仁共同執行,履約起迄日期自2022年4月26日至2024年12月31日(900日曆天)。
9月10日
「鹿港公民會堂」Facebook粉絲專頁張貼鹿港公民團體構社「鹿港龍山寺彩繪正在『被修復』還是『被創作』」一文,對五門殿虎邊外步口夔龍窗彩繪修護參照依據提出質疑。此後構社亦陸續於該專頁提出對此次彩繪修護計畫在圖像考究(新作考究不足,其用色、筆法與原作不同)與行政程序上(未按《文化資產保存法》之規定於修護工程施作前召開說明會)等疑問。
鹿港公民團體構社指出,鹿港龍山寺新繪夔龍窗(左圖,2022年攝)與歷史照片(右圖,1987年攝)有不相符之處,認為新作考究不足,其用色、筆法與原作不同。左圖/構社,右圖/李奕興提供。
文史工作者質疑鹿港龍山寺八卦門彎拱螭虎頭未依原樣修復。左圖為修復中(2022.10.3攝),右圖為修復前(2022.8.23攝),圖/國定古蹟鹿港龍山寺彩繪修護團隊提供。
10月7日
文資局於鹿港龍山寺五門殿前埕舉辦「國定古蹟鹿港龍山寺整體修護專案計畫暨彩繪修護施作說明會」。文化資產局長陳濟民首先說明:「鹿港龍山寺整體修護專案計畫包括彩繪、裝飾性及結構性三大類計畫。本次彩繪修護的目的即是保存郭新林匠師的珍貴作品,文資局與團隊將廣聽、容納在地不同的聲音與意見,以最合適的方法進行修護。」
計畫主持人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助理教授李昱則表示:「此次彩繪修護計畫是依據『國定古蹟鹿港龍山寺彩繪調查研究暨修復計畫』、『國定古蹟鹿港龍山寺彩繪科學調查勞務委託案』、『彰化縣國定古蹟鹿港龍山寺調查研究及修復再利用計畫』等相關研究成果,依據先前擬定之修護原則,採『科學修護』及『傳統技藝』並重,以維護鹿港龍山寺文化資產完整風貌為目標,進而達到文化資產保存目的,並經專家學者審查後辦理。」針對會前即備受議論的「彩繪修護示範區」之選擇依據,以及「五門殿虎邊夔龍窗示範區之修護作業」修護團隊回應:「在鹿港龍山寺龐大繁複的建築羣上的木質彩繪,因其施作方式及所處位置的不同,呈現出不同的傷害情形,故依其主要傷害情形規劃區域修護或新繪示範區。其選定的基準為:一、具有多數常見劣化的狀況,二、環境為該區最惡劣者。」此外,「五門殿虎邊外步口夔龍窗受陽光西曬影響,彩繪劣損/缺失比例已逾80%,經專家學者審查建議之修護方式,色彩佚失部分由傳統建築彩繪保存者陳敦仁匠師依古法、按史料圖稿修護上色。」
與會者提出夔龍窗施作「未先行召開說明會」、「顏色協調性」、「修護色彩是否應作舊」等問題,修護團隊表示:「待內外步口之修護作業完成後,將再進行整體色調與視覺協調的顏色調整作業。且若在相關佐證後工序或顏色有落差是可以調整的,並非不可逆。有關說明會之原始規劃想法,係為能使社會大眾了解科學、傳統修護方式於本次修護作業上之運用,未能在施作前向社會大眾說明,將會檢討改進。」
國定古蹟鹿港龍山寺整體修護專案計畫暨彩繪修護施作說明會上提供之手冊內容。圖引自《鹿港龍山寺彩繪修護計畫施工說明》頁16、17。
鹿港龍山寺五門殿虎邊外步口夔龍窗彩繪修護前(2022.7.26攝)與修護中(2022.9.28攝)。圖/國定古蹟鹿港龍山寺彩繪修護團隊提供。
10月17日
立法委員陳椒華、彰化縣議員吳韋達、彰化縣議員參選人鄭宇焱、學者蕭文杰,與鹿港公民團體構社成員王麒愷等人在立法院召開記者會,針對鹿港龍山寺彩繪修護爭議再次提出訴求:「一是主管機關文資局進行修護施工前,並未先行召開施工說明會,已涉嫌違法;且修護工程應以文化部之前已經先行調查過的『上位計畫』作為施作規範之參考,現場人員質疑其未據上位計畫的規範執行,文資局因監督不利有違法之虞。二是修護團隊未能嚴謹考證,直接在古蹟本體的五門殿虎邊外步口夔龍窗進行重繪,不僅與歷史照片有不相符之處,且已經對古蹟本身造成損壞。呼籲主管機關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應立即停工。(註1)」
同日,文化部長李永得與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召委與立委陳秀寶、王婉諭,以及主委黃秀芳至鹿港考察文化資產。李永得再次對未依照程序於修護施作前召開說明會表達歉意,並指示在還沒有與地方完成溝通之前,暫停施作。文資局長陳濟民也對於夔龍窗施作前沒有溝通致歉,說明未來將會舉辦六場說明會,並加強溝通。另也表示:「先前夔龍窗施作是有所本,第一是根據國際修復倫理規範,也就是所謂非臆測性、真實性還有可辨識性;第二是經過文化部文化資產審議會通過,上位計畫裡所提到的修復原則;第三夔龍窗的施作方式裡面,是根據開過兩次專家學者的審查通過的。(註2)」
文化部發布新聞稿說明:「目前文資局已規劃分三區,分別在修護前、修護後進行說明會,暫定召開至少六場次,加強與地方溝通。修護過程中,亦將採三級檢核模式,包含施工團隊每週一次逐幅確認彩繪修護前後畫面變化情形;文資局邀集『國定古蹟鹿港龍山寺彩繪修護計畫諮詢小組』專家學者(薛琴、李乾朗、林彥良、鄭明水、李麗芳等),就工作計畫、分區施工計畫書、圖稿重繪比例、工法、工序等進行審查;以及如修復過程涉及重大發現、修復方法原則變更或其他涉及《文化資產保存法》應送文資審議會的審議事項,將提送至審議會審議通過的三級檢核。」
鹿港龍山寺修護回顧
鹿港龍山寺據傳創建於1653年,乾隆五十一年(1786)遷建現址。在鹿港知名日茂行郊商林氏三代、八郊商行與地方仕紳的倡議下,於道光九年(1829)至道光十一年(1831)擴建,形成今日所見三進二院的格局,具備山門、五門、戲臺、正殿及後殿。隨著年代的久遠,鹿港龍山寺經過多次的重修,近百年來最大規模的一次修護工程,是因民國八十八年(1999)921大地震重損鹿港龍山寺建築本體,「造成山門構架變形、木柱位移、屋頂傾斜,五門戲臺及拜殿木柱位移,正殿屋脊及燕尾斷裂、山牆龜裂傾斜,後殿牆壁坍塌」(註3)。民國八十九年(2000)內政部及彰化縣政府規劃重修,當時政府委託專家學者先就較危急的木造結構進行修護(註4)。

除了建築結構本身,鹿港龍山寺內傳統彩繪也因氣候、環境汙染和地震天災等因素導致持續劣化。因此民國九十六年(2007),彰化縣政府文化局便委託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古物維護研究所,執行「國定古蹟鹿港龍山寺彩繪調查研究計畫」(註5),調查鹿港龍山寺彩繪劣化程度,並擬定未來修護建議方式。然關於鹿港龍山寺彩繪修護方向因各界未取得共識,後續僅就單彩部分施作。直至民國一〇五年(2016),彰化縣政府函請文資局協助五門殿門神修復,當時以一次兩扇門神為原則,將門神運回文資局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進行修復,為鹿港龍山寺彩繪修護重大的里程碑之一。
鹿港龍山寺雖歷經多次重修,目前仍留有道光十一年(1831)重修時的傳統建築風格,被認為是現今保存最完整的清代建築物之一,寺內清代至民國時期的雕刻、彩繪作品亦深具藝術文化價值。民國七十二年(1983)由內政部公告指定為國家第一級古蹟,民國九十四年(2005)《文化資產保存法》修法後改稱國定古蹟。歷史悠久的龍山寺對於地方的重要性不言可喻,許多知名工藝匠師亦在習藝過程中,從中汲取養分。由於建築木構和彩繪在自然環境的影響下不斷劣化,甚至向光面的彩繪已幾近消失,對其進行修護工作,實屬必要且具急迫性。
鹿港龍山寺木雕與彩繪作品
本次事件的討論核心夔龍窗,是龍山寺內重要的彩繪木雕作品。除了夔龍窗,寺內還擁有許多精心雕琢、具高度藝術價值的木雕與彩繪,這些附屬於主建物上的裝飾性構件,為鹿港龍山寺建築之美添上色彩,也是極具藝術文化價值的一環。
臺灣傳統廟宇建築與廟裝飾藝術大約可分為閩粵兩大系統,其中閩系又可分為以泉州師與漳州師為主的閩南派,以及以福州師為代表閩北派。明末清初鹿港地區既以泉州移民為主,據李乾朗的考究,鹿港龍山寺「在木構造方面與安海龍山寺很相似,尤其戲臺的藻井作法很接近泉州文廟原奎星閣。據此推斷鹿港龍山寺的匠師聘自泉州,大木匠師可能屬於著名的惠安溪底派。」鹿港龍山寺第一進為山門,步入山門後映入眼簾的即是第二進前殿,因共闢五個出入口又得五門殿之名,五門殿前兩側留設步口廊,步口內、外兩側各飾有夔龍窗木雕。進入殿內,屋架檐梁間舉目皆是精雕細琢的木雕與彩繪裝飾。

研究指出,五門殿夔龍窗木雕製作年代應為清代,當時匠師以雙面透雕的工法雕刻,並於表面施彩。其主體圖案源自《易經.繫辭》:「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木雕中心圓圈內以上下相對的雙鯉魚表現太極兩儀的一陰一陽,而其圓周雕有爻卦圖騰,虎邊為「後天八卦」,龍邊則為「先天八卦」。圓圈外圍另雕有四隻夔龍,表示四方之象。在雙鯉與夔龍之外則飾有八卦,八卦框外四個角落各雕有一隻蝙蝠,具有「賜福」之意。此外,夔龍窗櫺兩旁還飾有人物木雕,外步口題材為「漁樵耕讀」和「琴棋書畫」,內部口則飾以象徵「富貴吉祥」的圖案。除了夔龍窗,五門殿門楹的一副以圓篆體陰刻的木雕對聯「龍山開鎮源流遠」、「鹿水重興慈澤長」,意義深長,揭示了鹿港開港、鹿港龍山寺的創寺與重興。


右 鹿港龍山寺五門殿門楹圓篆體木雕對聯。虎邊為「龍山開鎮源流遠」(圖左)、龍邊為「鹿水重興慈澤長」(圖右)。圖引自施鎮洋,李榮聰《鹿港龍山寺.天后宮木雕藝術概覽》,頁42。
而所謂「彩繪」,實際上是「彩」與「繪」的合稱,李奕興指出:「臺灣傳統建築彩繪是臺灣民間藝術中一項極具表現技藝性的行業,工法上有兩種:『彩』泛指木構件上的油漆作工,『繪』則是純美術的書畫創作。即是在木結構物上透過油質色漆的髹塗,達到保護和裝飾美觀的目的,再將繪畫技藝加諸外表以添華麗感,對於整個空間頗具畫龍點睛之妙。」據修護團隊研究,現今鹿港龍山寺保存年代最早的彩繪,為正殿背脊桁的太極圖以及四支點金柱的龍鳳彩繪圖案,繪製年代推測應為道光、咸豐年間。目前留存的多數彩繪,則主要源自於1958至1964年間,由當時鹿港知名傳統彩繪匠師郭新林率領郭竹坡、郭佛賜等匠師重修時,先後施作的正殿彩繪、拜殿彩繪、後殿門神彩繪、五門殿門神彩繪與八卦藻井彩繪。

郭新林(1898-1973),生於鹿港的彩繪世家。郭家祖籍福建泉州日湖(今晉江縣石湖鎮),於咸豐二年(1852)鹿港龍山寺因地震受損,其先祖郭連成已參與鹿港龍山寺的重修,日後郭氏族人於鹿港定居,並經營廟宇彩繪的承攬工程,成為臺灣中部重要的彩繪家族。郭新林自幼即在二伯父郭友梅的教導下,學習傳統彩繪施作技術及讀書寫字。《鹿港鎮志.藝文篇》記載其:「畫作傳承閩南精華,頗富文人氣息,雖用色絢爛,不失渾厚,筆法流暢,留有唐宋遺風,每有難得之佳構。」其施作之彩繪作品主要見於彰化縣內各鄉鎮,以鹿港數量最多,除了鹿港龍山寺,鹿港諸多廟宇如天后宮、紫極殿等的門神也出自郭新林之手。其他彩繪作品亦散見於臺北、臺中、雲林、嘉義與屏東等地之民宅、街屋、宗祠與寺廟內。
1950年代郭新林於鹿港龍山寺施作的正殿彩繪,枋心大多以人物、花鳥為題,並落款「玉壺漁叟」(註6),另新林司也邀集鹿港書法家黃天素、王漢英、吳東河、歐陽錦華、吳東源、黃世傳以及黃祖輝等人為龍山寺揮毫。


1964年完成戲臺八卦藻井彩繪,其正中八角形內繪一尾黃色團龍,16組向中心逐步縮小的斗拱造成如蜘蛛結網般的視覺效果,而經垛頭藻飾的點綴,更顯其富麗堂皇。由於藻井內彩繪受環境影響較小,為目前鹿港龍山寺彩繪保存狀況較為良好之處。
鹿港龍山寺戲臺藻井與垛頭藻飾。攝影/葉舜瑜(2022.11.8攝)。
此外,鹿港龍山寺內精彩的九對門神彩繪則為郭新林1958年施作的正殿門神三對、1960年施作的後殿門神一對與1963年施作的五門殿門神五對。當中又以五門殿的五對門神最為重要,分別是五門殿明間的「韋馱、伽藍」;次間門神為武將打扮的四大天王;以及左右拱門間文官扮相的門神,虎邊可見兩位門神手上各持牡丹花和爵杯,象徵「富貴、晉爵」;龍邊則可見一位手執如意,捧官帽,另一位手持金鹿,具「加冠、晉祿」意涵。

鹿港龍山寺五門殿次間門神四大天王。圖引自李奕興《第一級古蹟鹿港龍山寺五門彩繪》,頁68、69。
左 鹿港龍山寺五門殿虎邊拱門間門神晉爵、富貴。圖引自李奕興《第一級古蹟鹿港龍山寺五門彩繪》,頁70。
右 鹿港龍山寺五門殿龍邊拱門間門神晉祿、加冠。圖引自李奕興《第一級古蹟鹿港龍山寺五門彩繪》,頁70。
鹿港龍山寺正殿與五門殿雖都有以「韋馱、伽藍」與「四大天王」為題材的門神,然形態有所不同。郭新林門神彩繪作品不僅保有傳統道釋人物的古貌,在相同題材的呈現上也可見其創作上的巧思。這五對門神因「為鹿港在地彩繪藝師郭新林重要傳世作品,其門神的型態傳承唐宋人物的古風,屬泉州古典傳統風格,對地方或族群知識、技術或流派發展具影響或意義」與「展現出郭新林精湛的彩繪技藝,畫風筆觸細膩,蘊含豐厚的美學素養,具文化及藝術價值」兩項緣由,在2016年被彰化縣文化局指定為一般古物(註7)。
部分停工後的下一步
鹿港龍山寺彩繪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停工只是暫時舉措,下一步究竟如何進行?整體而言,古蹟修護本身面向既多元又複雜,除需針對不同的傷況,採取相應的修護措施,在各別部位修復完成後,更需進行全盤檢視與調整,以達到整體協調的效果。修護專業之外,社會輿情亦是關鍵,尤其鹿港龍山寺目前仍存在使用功能,不但在地參拜信徒眾多,並常有慕名遠來的觀光客,故其修護過程一舉一動格外受矚,如何將人民共同的記憶與想法納入整體考量,實為一大考驗。也因如此,修護計畫如何制定與執行,長年以來各界存在不同的看法。
至本刊截稿時,鹿港龍山寺彩繪修護仍處於部分時停工狀態。據鹿港龍山寺現地張貼文資局發布之公告表明:「經111年10月17日文化部、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現地考察決議,後續除『清潔、加固、攝影紀錄』,其餘科學修護、傳統彩繪技藝之程序,即日起全部『暫停施作』。未來將召開三區域(五門殿及戲臺、拜殿及政殿、後殿)兩階段(修護前與後),估計六場說明會,並與各界逐步達成共識後,再行施作。」這次事件所引發的爭議,有助於喚起大眾對於文化資產保存維護的重視,後續鹿港龍山寺彩繪修護將如何進行,值得繼續關注、深入研究探討,期盼有朝一日再現鹿港龍山寺彩繪風華。
延伸閱讀│
蕭文杰〈由國定古蹟鹿港龍山寺修復談文資法條的漏洞與現有的罰則〉
李孟學〈他山之石:日本文化財保護〉
註釋:
註1 Artouch編輯部〈鹿港龍山寺古蹟修復遭質疑,立法院召開記者會要求停工〉,《典藏Artouch》,2022年10月17日(2022/10/17點閱)
註2 劉明岩〈回應質疑!李永得裁示:完成溝通前 鹿港龍山寺修復暫停施作〉,《聯合新聞網》,2022年10月17日(2022/10/17點閱)。
註3 見王貞富《彰化縣國定古蹟鹿港龍山寺調查研究及修復再利用計畫》附錄二。
註4 據王貞富《彰化縣國定古蹟鹿港龍山寺調查研究及修復再利用計畫》指出:「2000年1月,鹿港龍山寺災後修復工程之設計監造由符宏仁建築師事務所得標。9月複審時採納地方人士意見變更設計,經由建築師再次修正,以『鹿港龍山寺九二一震後災損暨整體修護執行計劃』為主題設計,估計工程費由原估計之新臺幣8300多萬元增加至新臺幣1億5000多萬元,報經內政部審查委員會審核通過。2001年2月成立『龍山寺修復工程委員會』,由寶成國際集團出資,符宏仁建築師事務所擔任設計監造、慶洋營造承包施工、陳天平負責大木工事,全程所花經費,計超過新臺幣2億3000萬元,為臺灣有史以來耗資最鉅之古蹟修復工程,整體工程至2008年9月竣工。」
註5 2009年彰化縣政府文化局出版林春美著《國定古蹟鹿港龍山寺彩繪調查研究暨修復計畫》,該書即是今日鹿港龍山寺彩繪修護計畫重要的參考依據之一。
註6 在鹿港龍山寺內另可見郭新林「玉壺漁人」、「洛津釣叟」、「石香」等落款。
註7 除了鹿港龍山寺五門殿的十扇門神彩繪,郭新林作於鹿港紫極殿彩繪門神也因其「為近代馳譽全台之鹿港籍傳統彩繪大師郭新林晚年作品,深具傳統民間藝術、歷史文獻、鄉土文化等多重價值」與「郭新林彩繪係鹿港門神的代表作品之一,具有時代流派及文化、藝術價值」等緣由,於2017年被彰化縣文化局指定為一般古物。
參考書目與延伸閱讀:
李乾朗《鹿港龍山寺》,臺北:雄獅美術,1996。
施鎮洋,李榮聰《鹿港龍山寺.天后宮木雕藝術概覽》,彰化:施鎮洋華泰文史工作室,1999。
李奕興《第一級古蹟鹿港龍山寺五門彩繪》,彰化:彰化縣文化局,2000年。
林春美《國定古蹟鹿港龍山寺彩繪調查研究暨修復計畫》,彰化:彰化縣文化局,2009。
李奕興〈臺灣傳統建築彩繪〉,《臺灣文獻》第61卷2期,2010年,頁292-315。
蔡其建《國定古蹟鹿港龍山寺修復工程全記錄》,臺中:裕元教育基金會,2010。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鹿港龍山寺彩繪的科學修復與公眾參與〉,《文化資產保存學刊》36期,2016年6月,頁95-96。
陳仕賢《鹿港龍山寺彩繪圖集》,彰化:鹿水文史工作室,2016。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龍山鹿水觀自在,簪花晉爵說分明-彰化縣一般古物鹿港龍山寺五門門神修護研究〉,《文化資產保存學刊》第43期,2018年3月,頁82-85。
王貞富《彰化縣國定古蹟鹿港龍山寺調查研究及修復再利用計畫》,彰化:彰化縣文化局,2022。
(本文原刊載於《典藏.古美術》第363期12月號〈複雜的真相──國定古蹟鹿港龍山寺彩繪修護事件〉,作者:葉舜瑜。雜誌原文頁37、38及40諸處有誤,經查後勘正,僅以此文修訂資訊為準。其中四大天王門神之描述,以及對陳仕賢所指郭家圖稿的商榷意見,特此感謝李奕興賜正。)

【雜誌購買連結】
【更多古美術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