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穿越亞洲青銅的歷史長廊 :荷蘭國家博物館「亞洲青銅:4000年的美麗風華」展場巡禮

穿越亞洲青銅的歷史長廊 :荷蘭國家博物館「亞洲青銅:4000年的美麗風華」展場巡禮

Journey Through Asia's Bronze History: “Asian Bronze: 4000 Years of Beauty” at Rijksmuseum

荷蘭國家博物館收藏了少量但品質極高的亞洲青銅器,近十餘年來致力於有關亞洲青銅鑄造技術的科學檢測和分析研究,此次展覽分為亞洲青銅作為材質的物質性、起源和雕塑的經典傑作,與作為日常生活用器的亞洲青銅與五種感官聯繫的藝術表現。
「亞洲青銅:4000年的美麗風華」主視覺。

今年秋冬在阿姆斯特丹荷蘭國家博物館(Rijksmuseum)的年度大展「亞洲青銅:4000年的美麗風華」(Aziatische brons: 4000 jaar schoonheid),展期自2024年9月27日起至2025年1月12日,堪稱該館的年度盛事,也是阿姆斯特丹展覽的重頭戲。展覽展出75件來自亞洲各地,如印度、巴基斯坦、尼泊爾、西藏、泰國、越南、印尼、中國、日本和韓國等,從最早約四千年前到當代的亞洲青銅傑作。

「亞洲青銅:4000年的美麗風華」展場入口。攝影/王靜靈。

荷蘭國家博物館收藏了少量但品質極高的亞洲青銅器,近十餘年來致力於有關亞洲青銅鑄造技術的科學檢測和分析研究,此次展覽除了館藏精品,還包含來自亞洲國家(印度、巴基斯坦、泰國、印尼)、美國、英國、德國和法國等地公立博物館的典藏傑作。展覽由筆者中國藝術研究員、南亞藝術研究員安娜.斯拉茨卡(Anna Ślączka)、東南亞藝術研究員威廉.索斯沃斯(William Southworth)、以及金工修復師薩拉.克蘭奇(Sara Creange)共同策展,從材質和技術的角度切入,呈現四千年來亞洲青銅鑄造和製作工藝的精湛表現與世紀風華。展覽分兩大部分,第一部分為亞洲青銅作為材質的物質性、起源和雕塑的經典傑作,第二部分為作為日常生活用器的亞洲青銅與五種感官(味覺、嗅覺、視覺、觸覺與聽覺)聯繫的藝術表現,全展共十個展間。

展覽由一座三層的寶塔揭開序幕,在鄰近入口處展示一件紀年1839的青銅塔。這座寶塔源自江戶幕府德川家的靈廟之一增上寺,曾在1883年「國際殖民和商業展覽會」(Internationale Koloniale en Uitvoerhandel Tentoonstelling)的日本館展出,該展覽就在當時仍在建設中的荷蘭國家博物館(1885年完工)前的廣場舉行。這座寶塔與來自亞洲的許多其他物品一起,在西方殖民背景下展出,標誌西方收藏亞洲青銅藝術品的濫觴。

日本 江戶時代1839年〈青銅塔〉,青銅,240×70×70 公分,萊頓民族學博物館藏。

1. 材質

進入第一展間,在廣大的方桌上,佇立著一件製作於三千多年前印度北部恆河流域,純銅(青銅的主要成分)所鑄成的擬人化人物雕像。該物件被館員暱稱為「Patrick」(靈感源自於卡通片《海綿寶寶》中的海星角色「派大星」),其極簡的造型賦予觀者強大的視覺衝擊。雖然有關該物體的具體用途目前尚待釐清,但它顯然不純粹是功能性的。因為其近似人物的造型和風格顯然都經過匠心獨具的設計,因此推測它可能具備某種宗教上的象徵性或儀式性功能。

印度北部 公元前1500至前1000年〈擬人化人物雕像〉,青銅,45×38×2公分,尼斯亞洲藝術博物館藏。

此展間討論亞洲青銅的物質性。青銅不是天然存在的材料,而是人類的發明,象徵著文明的開端,是遠古文明最早所使用的金屬。它是一種合金,即複數金屬的混合物。它的基底是銅,在銅的融液中加入錫(有時也摻入鉛等其他金屬)就可產生熔點較低且硬度較高的青銅;又在銅中摻入鋅,即成黃銅。因為錫相對稀有,使得青銅成為一種珍貴的材料。它富有多樣性,在鑄造過程可以利用多種不同的方式成型和使用。然而,在製作上它也有很高的要求:原料必須仔細混合並加熱至熔點,在凝固之前進行鑄造,並以正確的速率冷卻。青銅的精細加工需要大量的技術知識,這些知識通常是工匠之間代代相傳的。本展間以一件純銅鑄造的作品用來揭示純銅與青銅合金之間的差異。

第一展間 「材質」。攝影/王靜靈。

接下來九個展廳中的作品展示了青銅之所以獨特的原因,並呈現了亞洲不同地區如何發展各自獨到的鑄造、加工技術、方法,以及這些不同區域和文化中共同的形式特徵。本次展覽含跨從古至今的文物和藝術作品,藉此說明青銅文化在亞洲的藝術、宗教和日常生活中綿延不斷且持續發揮的重要作用。

2. 起源

本次展覽的作品主要來自南亞、東南亞、東亞三個地區。青銅在亞洲的起源,最初是在不同時間各自獨立而發展的,後來因為這些區域在地理上的相互連接,並透過宗教、貿易甚至戰爭等不同脈絡的互動,而促進了更廣泛的藝術與文化交流,青銅器鑄造的技術和風格沿著這些路線傳播,同時不同的地區也發展了其獨特的鑄造方法和裝飾。正是因為這種相互影響和堅守當地個別傳統之間的相互作用,造就了非凡青銅作品的誕生。時至今日,這些傑作仍見證著繁榮交織的文化網絡。

第二展間 「起源」。攝影/王靜靈。

在第二展間中展示了來自今巴基斯坦和印度、中國,以及泰國的早期作品實例,包括印度河流域哈拉帕文明的人物以及犀牛塑像、商代的大型鏤空獸面紋鉞,以及泰國史前的臂釧和孔雀形飾件。孔雀形飾件尾巴上的雙螺旋是常見於東南亞的裝飾紋樣。在亞洲,孔雀常常與皇室聯繫在一起,其精緻的製作工藝也表明這件孔雀形飾件的所有者在當時是一位具有影響力的人物。

泰國 約公元前5至2世紀〈孔雀形飾件〉,青銅,7.2×4公分,泰國曼谷國家博物館藏。

3. 天與地(一)

神像、陪葬品都具有超自然的向度,而青銅非常適合製作宗教神像和儀式物品。這種材料具有炫目的光澤,並且由於是鑄造而成,因此幾乎可以呈現出任何想像出的形狀。在亞洲的不同地區發展了屬於他們自己的獨特鑄造技術,用青銅使他們的宗教願景得以永垂不朽。堅固耐用的青銅,使得許多神像可以承受在儀式和宗教節日期間被搬運、清洗和觸摸。如果保存完好,這種耐磨損的材質可持續使用數千年。

接下來的兩個展間主要展示亞洲不同地區為宗教信仰而製作的雕塑和藝術品。第三展間展示的雕塑為6至17世紀南亞和東南亞有關印度教的神祇,包括濕婆、象神、毗濕奴、梵天、雪山神女納爾瓦蒂與吉祥天女的化身悉多等等,以及中國漢代的青銅人馬俑;在技術上有單次實心澆鑄、分段空心鑄造、單次空心鑄造,以及不同金屬鑲嵌等不同技法。

第三展間 「天與地(一)」。攝影/王靜靈。

其中,來自巴基斯坦約6至7世紀的黃銅梵天像是一件精美絕倫的傑作。作為印度教中最重要的神靈之一,梵天是宇宙的創造者,然而祂的金屬雕像卻非常罕見。與印度東南部朱羅王朝(10至13世紀)的青銅雕像通常由單次實心澆鑄的製作方式不同,這件雕塑是單次空心鑄造的。由這件雕像近一公尺高的尺寸、製作年代,以及細緻精湛的鑄造工藝─如頭髮的處理與衣紋表面的金屬鑲嵌,都顯示這件作品極高的藝術價值。

巴基斯坦 約6至7世紀〈梵天〉,黃銅,95×53 ×24 公分,喀拉契巴基斯坦國家博物館藏。

4. 天與地(二)

佛教為亞洲最重要的宗教之一,各個分支遍布亞洲及其他地區。雖然皆源自於佛陀釋迦牟尼的教義,但在隨著時空的發展,出現了許多不同的教派,每個教派都有其獨特的視覺詞彙和藝術表現。儘管如此,不同地區的佛教藝術仍然相互聯繫,在思想和圖像學上彼此影響。這些地區的工匠們都製作了佛像,並受到遠近信徒的崇拜和使用;僧侶和商人們在亞洲各地旅行,隨身攜帶這些佛教造像,通常是青銅雕像,就像本展間中所展示的例子。本展間主要呈現來自亞洲各地區5至18世紀,包括中國、日本、印尼、泰國、西藏、蒙古和尼泊爾的佛教造像。

第四展間 「天與地(二)」。攝影/王靜靈。

其中一件製作於明代永樂年間(1403-1424)的大型菩薩像,是明代宮廷作坊所製作的漢藏風格精品。菩薩的優美姿勢賦予觀者一種優雅自在的感覺,其柔和的身體輪廓、自然的衣紋和布料懸垂感的表現、色彩豐富的鎏金,是永樂時期青銅雕塑的特色。這種風格極大地影響了15世紀以來西藏和尼泊爾地區的許多藏傳佛教造像。以上是展覽的第一部分。

中國 明永樂〈菩薩像〉,青銅鎏金,133×66.5×44公分,巴黎賽努奇美術館藏。

5. 飲食

展覽的第二部分以不同感官為主題,展示亞洲各地以青銅製作的日常用器。本展間呈現的是與味覺有關,盛裝飲食的青銅器皿,包括中國的商周青銅壺、爵、觚以及巴黎吉美博物館所藏迄今所見商代晚期最大的象尊孤品、越南公元前5至2世紀東山文化、印尼東爪哇14至15世紀以及當代的作品。裝飾華麗的青銅食器和飲用器不僅在視覺上令人驚嘆,而且還凸顯了所有人的身分地位,也許這就是這些器皿之所以選擇以青銅作為材質的原因之一。這些物品代表了當時青銅工藝的巔峰,是無庸至疑的傑作,而且超乎日常用器的規格。有時,它們被用來作為祭祀時的禮器,有的也作為陪葬的祭品,旨在為死者提供來世的安慰或紀念祖先。因此,必須使用不僅美觀而且耐用的材料,以確保其永恆性。

第五展間 「飲食」。攝影/王靜靈。

由日本當代藝術家畠山耕治所製作的〈八邊形體〉,是一件當代的實用器和藝術品。藝術家從製模、鑄造,乃至表面銅色皆親自處理。畠山耕治成長於高岡,此地自江戶時代(1603-1868 )早期以來就是日本的金屬鑄造中心,他鑄造各式造型簡約的青銅製品,如茶道用的水指及帶蓋的盒子等。他的作品從當代角度反思青銅的鑄造工藝和色彩,在許多方面都延續了日本青銅鑄造的傳統,體現了一脈相承的美學。

日本 畠山耕治2019年作〈八邊形體〉,青銅、金,34×37×16公分,倫敦維多利亞與亞伯特博物館藏。

6. 香氛

檀香、乳香、沉香被製成香的形式,讓芬芳氣味飄散在亞洲各地的宮殿和寺廟中。通常,這種香是在耐熱青銅製成的珍貴香爐中燃燒。這些香爐被精心製作成動植物或富有祥瑞寓意的神話生物的形狀,有時具有象徵或宗教意義,有時只是為了個人愉悅的生活享受,如在東亞文化圈中盛行的香道。佛教和印度教等不同宗教的信徒至今仍在使用形狀、大小各異的香爐,而在世俗環境中,香也可以用來淨化居家的空間。

第六展間「香氛」。攝影/王靜靈。

本展間展示的是與嗅覺有關,來自亞洲各地的香爐,包含中國、越南以及日本的作品。例如一對越南15世紀的猊形香爐,造型介於獅子和犬之間。猊(音「尼」)是越南神話中的生物,神靈的守護者,被視為祥瑞。如同焚香的煙霧一樣,人們相信它們會帶來好運,並且確保所在之處免受邪祟的影響。

越南 5世紀上半〈猊形香爐〉,青銅,各54×32×23 公分,尼斯亞洲藝術博物館藏。

7. 光與影

第七展間「光與影」。攝影/王靜靈。

長期以來,火一直與創造和毀滅聯繫在一起,並在世界各地的宗教活動中發揮重要作用。與火或光有關的物件是人類所製作最古老的文物之一,如青銅油燈因其反光的表面而備受珍視,它們曾經照亮寺廟、宮殿和居家。此部分展示的是與視覺相聯繫的燈具以及能夠映照影像的銅鏡。展出的燈具包含印度、印尼的經典作品,例如一件出自寺廟,紀年1863年,裝飾繁複的印度大型拱形油燈(276.8×200.7×7.6公分)賦予觀者華麗的視覺想像。此外,一件羅馬時代地中海沿岸鑄造的青銅燈竟自泰國出土,述說著一段路途遙遠的旅程故事。另一件來自印尼東爪哇約14至15世紀的懸掛式油燈,有著複雜多變的形狀和裝飾,燈上鑄有一隻金翅鳥(Garuḍa),也許這盞燈曾經掛在一座印度教的寺廟裡頭。這盞燈有著四個油室,每個部分都能投射各自的陰影,創造出趨近於3D的立體投影效果。

印尼東爪哇 14至15世紀〈油燈〉,青銅,32.5×19.4 ×19.8 公分,荷蘭國家博物館藏。

銅鏡可以反射光線,呈現出光線本身的外觀,這種神奇的反射經常在儀式中發揮作用。通常銅鏡中添加了高比例的錫,使得青銅具有銀色的光澤。銅鏡在鑄造後,必須採用勞力密集的拋光製程才能達成鏡面銳利、清晰的反射。展出的銅鏡包含印度哈拉帕文明、中國唐代、印尼14世紀、韓國高麗時代,以及一面中國金代13世紀銅鏡,其鏡面上有著伊朗15世紀波斯銘文和十二星座圖象。直到今天,亞洲仍持續製作銅鏡。為此,荷蘭國家博物館特別訂製了一面印度喀拉拉(Kerala)沿用傳統古法鑄造的當代銅鏡,讓觀者體驗在水銀鏡子發明以前,人們如何從銅鏡上看見自己的映像。

8. 聲響

第八展間「聲響」。攝影/王靜靈。

青銅非常適合產生聲音,無論是信號還是音樂。本展間展示的是與聽覺有關的青銅樂器。包括來自中國西周約公元前8世紀的編鐘、日本彌生時代2至3世紀的銅鐸、越南東山文化約公元前4世紀的銅鼓,以及印尼爪哇約9到10世紀的銅鐘等等。經由先進的青銅加工製作技術,這些樂器可以呈現出各種繁複的形式。工匠們用精緻的圖案裝飾這些物件,將它們昇華為藝術品。這些鐘和鼓,有的在尺寸上大得令人印象深刻,有的則可以產生多種音調,得以作為樂器使用。展出的一套周代編鐘,由八個斜懸的甬鐘和一個直懸的鏄鐘所組成,這類編鐘在鑄造上已經相當困難,更困難的是在鑄造後確保個別的鐘發出準確的音調,編鐘內的不規則痕跡,即是工匠鑄造後修正調音的痕跡,可謂是當時的「超前黑科技」!當敲擊在特定位置,每個甬鐘能發出一個半音和一個全音。

中國 〈編鐘〉,青銅,高 25.5 至 61公分,科隆東亞藝術博物館藏。

9. 武力

第九展間「武力」。攝影/王靜靈。

青銅武器、工具的製造和使用遠遠早於鐵製品,由於這種材料適合頻繁和長期地使用,以此製造的武器與工具在青銅時代是最常見的器具。青銅很容易成型,硬度高,可以磨出銳利的刃。長期以來,戰爭的勝敗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一支軍隊所擁有的青銅武器的數量,然而,實用性並非青銅武器製作時唯一考慮因素:青銅武器常常呈現出壯觀的形式,很多時候成為顯示其所有者身分地位的象徵物。第九展間展示的是與觸覺有關的青銅武器,以大方桌獨立展示一件中國西周的儀式用武器,以呼應第一展間的設計。這件造型類似戟的武器非常罕見,就筆者所知僅共有兩件存世,另一件現存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應該與這件同屬一對。

中國 西周〈儀式用武器〉,青銅,37.4×15.5×2.6 公分,巴黎吉美博物館藏。

10. 傳統的延續

第十展間 「傳統的延續」。攝影/王靜靈。

在亞洲,青銅藝術的創作至今仍是活生生的傳統,它根植於數千年以來所累積的專業知識,並且持續透過技術創新不斷豐富其內容。在最後一個展間,展出的是兩面由當代工匠所製作的透光鏡。透光鏡在中國的漢代就已出現,不過大約在11世紀時其技術便已失傳,然而透光鏡製作的技術卻在日本被保存下來。來自京都作坊的山本晃久先生,其家族自江戶時代起便致力於和鏡的製造,至今已傳承五代。他也是目前日本唯一仍繼續製作透光鏡的匠師,其所傳承的技藝成為無形文化財。本展特別委託山本先生製作兩面透光鏡,用以說明亞洲青銅四千年來綿延不斷的傳統。作為展覽的結束,鏡面所投射出的影像,賦予觀者猶如魔術般的奇幻感和視覺上的無限奇觀!

日本 山本晃久2024年作〈魔鏡.阿彌陀〉,青銅,荷蘭國家博物館藏。

本展的平面主視覺由荷蘭國寶級設計師Irma Boom操刀,以簡潔有力的黑白影像凸顯青銅表面的肌理。尤其難得的是,除編鐘外,展覽中所有的展件皆可從360度觀看。展場由設計師Aldo Bakker在不同展間以不同顏色,搭配展品表面的銅色肌理,展櫃內更以類近色系的大理石底相襯,營造出簡潔、優雅的氛圍。各自展間亦有著不同的亮度和氣氛,但都維持統一的調性與風格,呈現一場低調卻奢華的視覺饗宴!

亞洲青銅:4000年的美麗風華
荷蘭國家博物館|2024/9/26-2025/1/12


本文引用自《典藏.古美術》387期〈穿越亞洲青銅的歷史長廊 :荷蘭國家博物館「亞洲青銅:4000年的美麗風華」展場巡禮〉,作者:王靜靈。

【雜誌購買連結】

典藏官網
蝦皮

【更多古美術最新消息】

FaceBook
Instagram

王靜靈( 6篇 )

德國柏林國家博物館亞洲藝術館中國藝術研究員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