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史

臺靜農三碑與其衡方碑風隸書試析:趨訪董作賓、英千里墓與沈剛伯紀念亭
今年(2020)初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肆虐全球之際,臺靜農(1902-1990)溫州街25號故居險被臺大拆除...
傳統與創新:新一代匠師如何看待傳統工藝與時代潮流
近年來,隨著「文化創意產業」在台灣發展蓬勃,傳統工藝在這波文創浪潮中備受關注,例如在在每年文化部舉辦的文博會中,諸多地方...
妙手回春或弄巧成拙:文物修復的門檻與界線
專業的修復團隊,因為理解認知的角度各異,修復的結果也就會有迥異的呈現。如何讓文物在修復後「妙手回春」之餘不會有「弄巧成拙...
名山大川盡在故宮:專訪「攬勝—近現代實景山水畫展」 策展人劉宇珍
FUN暑假,漫遊SLOW,不能出國旅遊名山大川,就來故宮。在此,遍訪大江南北名勝景點,嘉興、廬山、黃山、華山、嶗山、莫干...
【藝術國家隊專題】台灣藝術國家隊緣起: 巴西聖保羅雙年展與中華民國
若在台灣提到相當於藝術國家隊的概念,很難不去想到威尼斯雙年館台灣館(Venice Biennial Taiwan Pav...
【文物醫美】全身美容大動工:《吉祥天母畫像》唐卡的病害研究
《吉祥天母畫像》軸唐卡係養心殿西暖閣仙樓佛堂掛供的38軸唐卡之一,具有很高的藝術、歷史價值。本文通過對這幅唐卡的病害進行...
【文物醫美】魏成美堂修復的匠人精神
為了搶救臺灣的文化資產,開始發展出由政府出資,委託建築師及營造廠進行設計施作的修復模式,而這樣「由上而下」的修復模式至今...
澳洲原住民視覺藝術:前看眼下疫情,後看殖民歷史
儘管有關武漢肺炎的話題幾乎全面佔據著新聞媒體版面,但澳洲原住民族藝術家的能量創造,多少還是奪回了若干發言空間。透過視覺藝...
東西文明的初會:連納碗(Lennard Cup)與16、17世紀英國外銷瓷史
第一眼見到「連納碗」(Lennard Cup)時,若非已知它所在的大英博物館第95陳列室(Gallery 95)為知名中...
【文物醫美】少女容顏,潔白重現:黃土水少女胸像修復現場
北師美術館預計將於2020年10月開展的「不朽的青春—臺灣美術再發現」,日前釋放第一波資訊,由日治時期第一位獲得帝展殊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