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人物
藝術很重要,但不是一切:職人篇
專訪「蛆;菌」:在無聊城市開一個兔子洞
「蛆;菌」帶著那些世代共有的精神雜訊,作為創作者、空間經營者、普通人,以連結為想望,在臺中老房內做出無聊之外的選擇。
中國鑑藏家翁萬戈以102歲高齡離世,橫跨中美的收藏傳奇
2020年12月9日,中國鑑藏家翁萬戈安詳離世,享嵩壽102歲。以藝術的熱情和獨到眼光,他用精彩人生成就了橫跨中美的收藏...
藝術家含蓄的力量:社會創傷難解決,但藝術可陪伴共生
一個周末市集,藝術家含蓄開檔賣藝。看起來極像廟街占卜的格局,但他不是預測運程,而是聽故事、畫公仔。
說服觀者「沉浸」的技術,專訪陳芯宜:VR的語言─攸關「身體」
她感受到VR「實拍360」原先設定企圖提供給觀眾的即是「真實」,所謂的VR即是要提供觀眾「沉浸式的體驗」,但當觀眾無法相...
【一位編輯的臺灣藝術小史】藝術界的「老勞工」劉其偉
我自然牽起劉其偉的大手,厚實滿滿的硬繭,透著溫暖的力量,就是這大手畫出很多感動人心的畫作,寫出許多重要的譯作與著作,實實...
以「本質」開展商業畫廊機制的突圍:郭偉甫談「本事藝術」在關渡
本事藝術現階段正朝著穩固、有機的方向茁壯成長。作為畫廊主,郭偉甫堅信畫廊的使命就是確保藝術生產的動能是循環而充滿流動性的...
科技島的藝文創發:台達電步履足跡
文物與高科技的相遇,不僅讓臺灣在文物保存與研究上得以藉由科技的力量更加突破,也反映了臺灣科技島的堅強實力。提供技術支援的...
槍、玫瑰與束之高閣的歷史,Tina Keng Gallery: Masters ──盡藏華人現代藝術史
看盡藝壇、浮華世界的百態與悲喜劇,有著擁槍爭霸國際畫廊版圖的豪氣,也有著曠野玫瑰轉身後的淚水。
隔出那個可以自在泅泳的位置:鄭帛囪,創作不是為了一種目的
鄭帛囪這個名字,後來好像成為只有在那段時期在校園中生活過的人,喜歡藝術家名單中的其中一位,當其他人困惑這個從沒聽過的名字...
【一位編輯的臺灣藝術小史】林惺嶽畫國美館典藏的《木瓜觀音》趣事
林惺嶽或半蹲或站立的取景各個角度,時間彷彿停住腳步,儼然不移動。
文章導覽
1
...
21
22
23
24
25
...
41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藝術新聞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