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政策

莫使惹塵埃:深藏民間的臺灣藝術遺珍
如何在展覽熱潮的餘溫中,「臺灣美術的再發現」不再只是蒐羅遺珠之憾,而是更積極的進行調查整理,使臺灣藝術史能在更堅實的基礎...
臺北市立美術館林平館長,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
再會,林平:她近六年的文化治理是北美館的「關鍵期」
在擔任館長的期間,她時刻提醒自己要維持一個學者的思考邏輯系統,但也一定要去熟悉體制和結構,可以結盟、合作的對象在哪裡,才...
文化部政務次長彭俊亨將卸任,C-LAB經文資審議與人事動盪,董事長與執行長雙雙懸缺
文化部政務次長彭俊亨將於2月1日卸任。臺灣生活美學基金會執行長與董事長相繼離任,空總又歷經文資審查增列古蹟範圍,文化部後...
臺中市府漠視「天外天劇場」,中央政府也無力回天?
「天外天劇場」保存運動耗時將近7年,臺中市府無論是林佳龍或盧秀燕主政時期皆被判定不具文化資產價值,何以民間公民認為是冤案...
臺灣美術的珍貴資產: 從故宮改隸與整併風波談起
先拋去意識形態、轉型正義等議題,戰後隨國民政府遷臺的國立故宮博物院(簡稱故宮),對臺灣而言可謂珍貴難得的藝術資產,理應加...
對那個帶著中華走進臺灣的臺北故宮,我們可以有什麼新期待?
日籍資深媒體人野島剛在其著作《故宮九十話》中的第74話〈孫文與故宮〉內容有這麼一段節錄自1965年11月13日〈中央日報...
故宮改組,「合理」降格?
改組之議,據聞未與基層溝通協調,則故宮如何面對改組後的業務職掌與分配?即以書畫處為例:該處現由典藏科統籌提件、歸件、送修...
故宮為什麼不能是例外?
故宮是臺灣唯一的國際文化品牌。我們何嘗不希望臺灣有別的文化品牌可端上國際舞臺,不用費口舌解釋,不用花大錢宣傳,男女老幼來...
封建層級的故宮
故宮若改隸文化部,聽來是個將所有博物館總歸併於文化部管理的一回事(別忘了,自然科學博物館、各地文化中心並未納在文化部下)...
故宮就是故宮,政府須回應保護文物與專業人才之承諾
時代在變,社會在變,國立故宮博物院作為一個「國立博物館」的使命和價值不會變,也不應該變。不過,故宮博物院目前的「行政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