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HYU
264 Articles Published
|
Follow:
如何策劃一個以生態為主題的展覽?「我們的生態:生活在地球上」策展幕後
策展人馬丁・格曼認為「傳遞想法而非運輸展品」並不新鮮,尤其雙年展中更是頻繁出現,是否以此策展還是需要根據其展覽脈絡和情狀...
高美館三十周年,跨國攜手在地,年度特展引英國泰德現代美術館「瞬間」
高雄市立美術館(高美館)今年邁入30歲,即將於2024年夏季隆重呈現年度售票特展《瞬間-穿越繪畫與攝影之旅》(Captu...
當公共藝術成為一個在地事件:「給平凡人的萬華散策」所拓展的「公共性」實踐
「給平凡人的萬華散策」嘗試將公共藝術的公共性不再只局限於硬體的想像,而允許更多關於軟性、有機、群體、集合的各種可能性變動...
【你是我的眼.藝術不在家】以土為測量尺度的故事交換──奧地利格蒙登陶瓷駐村後記
格蒙登駐村的經驗,恰好反映了我在陶瓷藝術創作中思考的議題。起初陶瓷工藝製品的目的是為了生活所需,強調嚴謹的製作與分工流程...
數位時代的無重力逆襲,《空熵:作為「化潛殖」的宇宙演化敘事》中的身體性轉向
隨著數位時代各項設施與竊取個人資訊的服務日漸擴增與張狂,《宇宙市民》與《風摧殘身》對於肉身限制與剝奪的反動都是針對死亡,...
寫給「誰」的滅絕時代?用劇場談永續,讓我們有意識地去浪費
若切割於自然之外,人類的各項活動都必然成為多餘,而在效能評估的面前藝術更首當其衝地揹負起浪費的責難,使得劇院唯有在成為蚊...
張照堂獲頒第14屆TIDF「傑出貢獻獎」、胡台麗獲「特別紀念」,《王船祭典》、《矮人祭之歌》前衛經典重現
本屆傑出貢獻獎評選委員黃建業、鍾適芳、傅可恩、吳凡、陳德齡一致認同兩位對臺灣紀錄片的影響深遠而全面,「重要性不單只是作品...
「國際合作投資方案2.0」惹議,文策院道歉,承諾建立多元溝通管道
文策院董事長蔡嘉駿,昨率領文策院院長盧俊偉及副院長胡婷俐出席說明會,針對2.0的優化重點以及策略目標再做說明,表示新政策...
憂心「國際合作投資2.0」造成信任危機,臺灣影人提三訴求,盼文策院公開對話
「國際合作投資方案2.0」讓臺灣影視產業從業人員憂心這將會對臺灣與國際合製的產業生態系帶來嚴重影響,甚至讓接下來合作的案...
「小世界」的大議題:微觀視角其實沒有比較不政治
2023年台北雙年展的「小世界」主題某種程度看似挑戰了過去雙年展常見的鉅觀議題框架,但其實仔細觀覽這次的展出內容,事實上...
文章導覽
1
...
8
9
10
11
12
...
27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特別報導
藝術新聞
藝術關鍵字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