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ng

78 Articles Published | Follow:
2025年第14屆台北雙年展發佈亮點及開幕活動,探索集體思慕與共同未來
2025年第14屆台北雙年展「地平線上的低吟」,即將於11月1日假臺北市立美術館(以下簡稱北美館)開幕。展覽由柏林漢堡車...
【潛影之地】為何藝術創作需要「恐怖」?──淺談梁廷毓作品中的靈異技術
梁廷毓的藝術創作核心在於對臺灣本土泛靈信仰的深入踏查與研究,並透過田野調查與史料轉化為錄像與展場實踐。例如《墳塚之地》、...
國美館「2025台灣美術雙年展」資訊首度曝光!公布策展人、主題「黑水」與首波藝術家名單
國立臺灣美術館「2025台灣美術雙年展」將於11月15日開展。本屆以「黑水」為題,聚焦臺灣在遷徙、殖民與離散中的晦暗歷史...
恐怖的閾值:後恐怖電影作為敘事機器(下篇)
「後恐怖」(Post-Horror)被視為當代恐怖電影的進化,但它並非追求更血腥、更驚悚的表現,而是刻意削弱傳統恐怖片的...
【潛影之地】恐怖的閾值:後恐怖電影作為敘事機器 (上篇)
究竟什麼​是​恐怖?​當我們感到恐怖時,其所指向的是何種情緒?​電影​的視聽語言又是​如何​營造​恐怖的?恐怖一詞,吸取...
【專題】潛影之地:不可言說之恐怖
每年的農曆七月,典藏 ARTouch 都會推出相關專題,2025年以「潛影之地:不可言說之恐怖」為題,不談鬼怪、血腥與驚...
「跌水」是水的墜落, 也是創作流動與生命轉折的精神地形 「大愛大美—陳持平創作個展」 展覽後記
當一位長年穿梭於產房與實驗室之間的醫學專家,選擇以畫筆為伴,將詩詞與色彩並置於畫布之上—這樣的轉換,是否僅是興趣使然,抑...
穿越哈瓦那的色彩與記憶── 亞歷杭德羅.皮涅羅.貝洛的藝術回聲
亞歷杭德羅.皮涅羅.貝洛的創作以其充滿活力的抽象畫作為核心,這些畫面深植於他對個人身分與集體記憶的探索,並由故鄉古巴的精...
奈良美智為什麼在「金瓜石」爆紅?四個理由一次搞懂,關鍵在於「心理收藏」?
日本當代藝術家奈良美智的巡迴展「跟著朦朧潮濕的一天去旅行」,來到第四站——新北市瑞芳的台電金水基地。展期自2025年6月...
【藝術防災包】我們準備好了嗎? 盤點臺灣11座美術館的防災現場與挑戰(下)
面對日益緊張的全球局勢以及更嚴峻的氣候挑戰,文化資產的防護不再是遙遠的假想題,而美術館作為文化保存的前線,在危機中如何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