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喬

322 Articles Published | Follow:
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交接儀式,梁永斐擬五大目標拼明年8月開館試營運
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交接儀式於今(18)日舉行,由文化部長李永得監交,將印璽交由新任館長梁永斐。梁永斐就代館長期間的館務,...
當不成大提琴家,轉念開創自有品牌:府城女兒胡茵菲誓登藝術珠寶帝國
現年45歲的胡茵菲(Anna Hu),是台灣府城女兒,走過運動傷害,大提琴家夢碎的低潮歲月,也曾面對父親生財寶石被劫洗的...
關於日常與異常的預言:李小鏡個展「洗」
個展「洗」的起源來自錄像作品《Shuffle》,李小鏡引用他2006年的「成果」系列的角色「Dancers」,讓兩隻穿著...
首屆「馬祖國際藝術島」以文化治理釀出永續島嶼未來
今年首屆「馬祖國際藝術島」以「島嶼釀」為策展主題,於2月12日至4月10日盛大展開。適逢戰地解除30週年,透過藝術、建築...
沒有地球,就沒有電影――映照影視產業的永續未來
2021年三月,全球經歷一整年新冠肺炎影響後,疫情間反扶搖直上、更加穩坐串流服務龍頭的Netflix公布其企業ESG永續...
綠建築作為藝術品:以荷蘭國家博物館為例的文化環保特區
在歐洲博物館界,荷蘭國家博物館(Rijksmuseum)的重要性早已無需證明。不過,較少人意識到的是,在結合哥德與文藝復...
動物神界的明星──臺灣虎爺信仰
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按《格物論》云:虎,山獸之君也。狀如貓而大如牛,黃質黑章,鋸牙鉤爪,須健而尖,舌大如掌,生倒刺...
氣候變遷與環境永續中,「藝術與科學合作」的歐洲新趨勢
我們可以在歐美藝文領域觀察到這些豐沛的、與永續環境議題相關的各種藝術家進駐計劃,以及各種藝術家與科學家的媒合計畫。但不禁...
臺北數位藝術中心 2022 年度重點計畫:聯手紐約Rhizome推動「7×7.tw」 計畫、呈現四大展覽計畫
臺北數位藝術中心(以下稱 DAC)2022 年度計畫,以藝術家個展、策畫型聯展為主、各項教育推廣專案向大眾展現數位藝術的...
男人的過去:日本「美男芬芳」巡迴展
展覽名稱原訂為「美少男的美術史」,其原因必須回歸到石見美術館於2014年舉辦的「美少女的美術史」展。在其大受好評後,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