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張寶成專欄】用「分散式科技」打造「21世紀文化基礎建設」:《未來藝術生態系》三冊大綱 (下)

【張寶成專欄】用「分散式科技」打造「21世紀文化基礎建設」:《未來藝術生態系》三冊大綱 (下)

【Column by Zhang Bao-Cheng】Using “Decentralised Tech” to Build “21st-Century Cultural Infrastructure”: An Outline of the 3-Volume “Future Art Ecosystems” (II)

《未來藝術生態系》最主要的功能,同時也是最令人激賞的一點,是把前瞻科藝和Web3的常見名詞、概念、技術和組織型態提綱挈領地組成一份完整文件,讓讀者發現原本四散的事物如何關聯成一個將生而未生的系統,其中包含「分隔」的多元宇宙和「互通」的公共資源,實踐者行動時心中可以有個「底」,知道自己位居何方。

前言

本文延續〈從「前瞻科藝」到「21世紀文化基礎建設」:《未來藝術生態系》三冊大綱 (上)〉的討論,從英國蛇形藝廊(Serpentine)的《未來藝術生態系》(Future Art Ecosystem)出版系列的內容解析出發,上篇討論了第一冊介紹「前瞻科藝」與第二冊轉向藝術與「元宇宙」,下篇將集中討論《未來藝術生態系》最新出版的第三冊——藝術與「分散式科技」(Decentralized Tech)。

(三)綜合整體:分散式科技的嘗試(第三冊)

20世紀文化基礎建設把藝術的生產、分配和金融等功能分開,令行動者各司其職。憑藉最新科技,21世紀文化基礎建設試圖模糊這些邊界,建立新的原則。我們從微觀到宏觀,依序看看三個方面的特色:藝術工具、自發創新和系統本體。

在藝術工具方面,具有自動記帳功能的區塊鏈,解決了傳統藝術產業重視的作品「本真性」(authenticity)和「溯源」(provenance)問題。當藝術品以非同質化代幣(non-fungible token,NFT)形式被創作和購藏時,源頭和流向一清二楚,藝術家更能憑智能合約(smart contract)在二級市場收取版稅,可謂史上頭一遭。藏家和藝術家的距離縮短了,互動成為必要:藏家因為持有作品而參與創作者及其他藏家共創的社群,而藝術家因為經營這樣的社群而趨近於一個平台。由於必須跟工程師合作,也需要專才跟粉絲互動,藝術(家)必須是全端的(full stack),前瞻科藝「網絡拓展中」的特色表露無遺。

泰卓鏈(Tezos)帳本公開記載加密作品在二級市場售出後藏家、藝術家和平台的分潤。(張寶成提供)

跨出藝術領域,在自發創新方面,許多工具的開發不是為了單一作品、藝術家和機構,而是用於且出自廣泛的社群和文化。雖然代幣在這個場域普遍發行,出現「萬物資產化」的現象,卻有助於所有權分片、群眾募資和財務分配。非同質化代幣搭配「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也創造了「使用─所有」雙軌制,調和「公共」和「市場」的對立。不只如此,工具更是治理和決策的實驗,集體資源經由「平方投票」(quadratic voting)和「分散式自治組織」(DAO,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分配。

在系統本體,即分散式科技的核心特質方面,分散式儲存的網路系統已經成為當前文化記憶的基礎建設。在這個新基建上,鏈上行動者透過代幣的持有穿梭在不同價值之間。「認同」(identities)不再唯一,而是隨著模組化、混成式、高流動性的眾多「實體」(entities)而來;晚近的「靈魂綁定代幣」試圖把力矩拉回認同端,流動性一定程度定著下來。此外,由於團隊合作越來越重要,傳統上藝術品的「靈光」(aura)不再出自單一位藝術家一時一地的創作,而是由共創者和社群成員跨域、歷時、相互連結、由下而上所共同召喚。在這樣的文化中,參與無須許可(permissionless),功能方便組合(composable),界域之間更具互通性(interoperability)。

雖然有這些突破,但分散式科技不是沒有限制。第一,跟前瞻科藝一樣,分散式科技的諸多概念和技術處於提案階段,需要大量資源挹注。可是在區塊鏈世界,經費的來去多建立在投機熱錢上,而實驗性的藝術經常服務於社群,不算真正的目標,不同社群之間又缺乏認識,更別說針對專案研發所需之經費來募資。第二,分散式科技要幫助文化基建,必須率先承認藝術是公共財;但同樣的,區塊鏈跟私人資本深深扣連,就連適合集體治理和決策的分散式自治組織,視野也不是圍繞在獲利就是侷限在小圈子內的興趣。第三,區塊鏈世界變化過速,諸多技術和組織朝生暮死,無法維繫,隨之而來的問責性(accountability)難題又涉及現實中的法律問題。眾所皆知,太多詐騙案發生在加密貨幣市場,受害者求償無門。

要成為文化基建的可靠承擔者,相對避開上述限制,分散式科技有三個目標值得爭取。第一,持續的服務架構:不管單位之間還是單位內部,區塊鏈世界往往山頭林立,溝通成本高。唯有設立並持續發展工具、方法、數據和設備等的互通橋梁,且互通之物易用或用途直觀(affordance),組織才方便彼此整合,實踐者就算身處不同位置,也能順利取用資源,執行專案。第二,分配式所有權:由於組織和實踐者可用公共資源進行創作,這些資源和共創成果的所有權是混合的;此時,市場風險將不是由單一參與者承擔,而是被分配出去,擴大稀釋;即便參與者相互競爭,也能以促進互通、有助研發為目標,使資源挹注在最能達成目標者,公共參與和投資獲利並行。第三,模組化的前瞻科藝實踐:以互通易用的公共資源為創作養料,多方組合與混成,加上單一的作者身分(authorship)被打開,納入群眾和各方力量,所謂「藝術家」最終跨越公私,成為大量合作者互動的網絡,藏家、觀眾、評論人、策展人也側身其中──靈光誕生於社群。

「21世紀文化基礎建設」的輪廓。(張寶成歸納製表)

小結

綜觀三冊《未來藝術生態系》,不只分析了新興現狀,還包含未來建言,具有政策導向。舉例來說,我們三番兩次讀到「研發經費之必要」,但這不只是因為「需要執行費用」,還是因為21世紀文化基建迥異於「傳統型態」(Legacy Formation),藝術產業各方面的職能已經邊界模糊,行動者需要大量合作,作品和專案皆跟藝術鄰接領域深深牽連,規模之大,預算自然高漲;此外,實驗性也使經費提高,畢竟宣稱的成果可能都只是階段性的。

值得注意的是,建言對象不只是公部門,還包括私部門,原因也不只是「經費來源多多益善」,還包括前瞻科藝和分散式科技的機制本身,允許社會全體成員以大小不等的規模參與募資。第三冊稍微提及的「社會影響力債券」(social impact bond)就令人想到da0(台灣分散式組織g0v的一個新坑)過去半年多來引進Protocol Labs所推行的「Hypercerts」——以區塊鏈技術為行動者留下「影響力證明」(impact certificate),再提供一套機制使該證明得以被回溯性承購。儘管兩者不完全相同,卻都是一種結合投資和公益的新形態募資方式,而這恰恰是21世紀文化基建的重點之一。

Protocol Labs與da0結為夥伴,一起探索公領域。(圖片轉自da0推特

雖然如此,這套書既不是一篇運動宣言,也不是一本使用手冊。《未來藝術生態系》最主要的功能,同時也是最令人激賞的一點,是把前瞻科藝和Web3的常見名詞、概念、技術和組織型態提綱挈領地組成一份完整文件,讓讀者發現原本四散的事物如何關聯成一個將生而未生的系統,其中包含「分隔」的多元宇宙和「互通」的公共資源,實踐者行動時心中可以有個「底」,知道自己位居何方。

不過,全書揭櫫的「藝術和社群」、「公共參與和投資獲利」、「藝術及其鄰接產業」等二元命題的重合或許別開生面,卻不免讓人迷失方向。在這些重合的過程中,如何不偏失於一方?我們究竟還在什麼意義上談論「藝術」二字?這種高度跨域、大量合作、快速迭代,因而經費需求比以往高出許多的情況固然越來越多,但真的會成為多數嗎?

至少就筆者讀來,《未來藝術生態系》並未對分散式科技下資產、身分和組織的法理問題給出答案,反倒建議跟前Web3的環境和使用者保持連結,對之持續觀察,在許多方面採取新舊混合的模式;作為中心化權力的代表,國家力量顯然盤根錯節於我們的生活,全書敞開讀者想像力的方式因此是務實的。

最後回到全書架構。平心而論,第三冊時常就同一概念和技術的不同層面、用法或理解脈絡交互討論,沒有仔細區辨的話,很容易覺得作者在兜圈子;相較之下,第一、二冊反而按部就班,易讀好懂。若要從三冊中擇一精華閱讀,我推薦第二冊的第三章「21世紀文化基礎建設導引」(Vectors for 21st-Century Cultural Infrastructure)。這個部分承接藝術使用者體驗的討論,預告並濃縮了第三冊的問題意識。讓我們期待此後的發展,或許一年之後,蛇形藝廊還有話想說。

張寶成( 27篇 )

Volume DAO 共同創辦人,參與策劃台灣第一場泰卓鏈(Tezos)人工智慧 NFT 收藏展《機器會夢見 NFT 嗎?》。曾為音樂廠牌「旃陀羅唱片」(Kandala Records)負責人,與黃大旺共同發行的專輯「民國百年」,獲奧地利林茲電子藝術大獎「數位音樂與聲音藝術類」榮譽賞。同時為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博士,專長為歷史理論。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